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通过对引进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后发现,引进品种在鲜草及干草产量等特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草产量最高的是安哥斯和MaxImus;鲜草产量分别为154375kg/hm2和149687.5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5969.9kg/hm2和24290.7kg/hm2。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安哥斯和MaxImus最适宜在邵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引进的22个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后发现,引进品种安哥斯1号、MaxImus、蓝天堂、牧谣、海湾这5个品种在物候期,鲜草及干草产量等特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和其他引进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适应性表现较优;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出这5个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取优质的多花黑麦草品种,对5种一年生四倍体宽叶型黑麦品种:沃土、特高、钻石T、贵草2号和杰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钻石T和杰威2个品种各次刈割产量稳定,且后期产量较其他品种产量高,分蘖多,叶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大力士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试验发现:品种PACF-8421的株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品种大卡的生育期最长,为180天左右,其株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仅次于品种PACF-8421;引进品种中大卡和PACF-8421的生育期、株高、草产量等农艺性状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大力士,均比较适应在湖南邵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松桃县引种一年生黑麦草品种4个:钻石、卓越、杰威、特高,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杰威、钻石是在松桃县境内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四川成都双流县城郊用特高(Tetragold)、杰威(Splendor)、邦德(Abundant)、旺饲(Apance)4个品种多花黑麦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4个品种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基本相同,差距在1~2天,抽穗期杰威、邦德较特高、旺饲提前;鲜草产量特高为2543.2g/m^2,杰威为3381.21g/m^2,邦德为2636.83g/m^2,旺饲为1818.33g/m^2,杰威最高。4品种比较杰威、特高可在云、贵、川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攀枝花地区“稻谷—黑麦草”轮作面积逐年扩大,多花黑麦草品种少的现状,引进8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物侯期差异不大,生育期为202~207d,年刈割4茬;农艺性状指标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绿岛、瑞奇思、特高、杰威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余品种;绿岛、特高、瑞奇思、杰威鲜草、干物质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余品种,但鲜草及干物质产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物候期、农艺性状、鲜草及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指标评定,绿岛、杰威、特高、瑞奇思最适宜作为一年生黑麦草主打品种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2008年在巍山县南诏镇鸡碧村委会小后厂村,对杰威、海湾、钻石T、特高、蓝天堂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研究。通过物候期观察、茎叶比、鲜干比、再生速度、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均适宜在巍山县生长,其中杰威表现最为优秀。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巍山县南诏镇鸡碧村委会小后厂村,对杰威、海湾、钻石T、特高、蓝天堂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研究。通过物候期观察、茎叶比、鲜干比、再生速度、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均适宜在巍山县生长,其中杰威表现最为优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在贵州省中部地区的麻江县进行了4个不同品种黑麦草(杰威、特高、钻石T、CK)的冬闲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生育期、营养成分、茎叶比、生长高度与再生速度、抗性、根系重量等基本相同,可在我省相近海拔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摘要:在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绿洲引入3种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HSR)‘明星’、‘神奇’和‘阿旺’。第1次刈割,在2个区域,HSR品种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普通’(P<0.05);第2次刈割,在陇中黄土高原HSR品种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及河西绿洲HSR品种中的‘神奇’和‘阿旺’(P<0.05)。2个区域HSR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等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量较低。在陇中黄土高原刈割增加分蘖密度、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在河西绿洲呈现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鉴定适宜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选择固原大燕麦为对照组(CK组),对引进的13个饲用燕麦品种开展草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显示,丹燕444、蒙特、青海444鲜草产量3年平均值分别比CK组显著降低21.79%、25.32%、28.08% (P<0.05);丹燕444、青海444干草产量3年平均...  相似文献   

13.
摘 要:本文以湖南省的花桥板栗2号和邵阳它栗为研究对象,从品种原产地的自然条件、品种特征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花桥板栗2号和邵阳它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特性且各有优劣,宜扬长避短,实现板栗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0个小黑麦品种的劣变种子的胚在1/2MS+2%蔗糖+0.1%麦芽糖+0.5%琼脂、pH 5.8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劣变小黑麦品种种子胚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H265Cherokee2090WhiteAT528WhileM96-3182-1AT754AT315和CherokeeDH2652090WhiteAT528WhileM 96-3182-1AT754AT315,试验材料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小黑麦材料(CK1,CK2);小黑麦品种33rd ITSN,32rd ITSN和Rhino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为0;劣变小黑麦种子进行胚培养时,诱导培养的适宜时间为27d。  相似文献   

15.
甘农1号小黑麦的田间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农1号'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为试验材料,‘石大1号'(CK1)和‘中饲1048'(CK2)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天数的土壤水分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以研究‘甘农1号'小黑麦的田间抗旱性,为其在西北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种植提供参考。于小黑麦分蘖期采用遮雨棚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在干旱胁迫第7,14,21,28,35和42 d测定土壤含水量,并采集叶片测定其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直到小黑麦地上部分萎蔫至死亡。结果表明:除品种间和品种×干旱胁迫天数交互作用间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品种间、干旱胁迫天数间和品种×天数互作间可溶性糖、脯氨酸、POD、SOD、CAT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小黑麦品种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甘农1号'CK2CK1,‘甘农1号'属于中抗旱型,CK1和CK2为干旱较敏感型。  相似文献   

16.
李佳奇  刘晓静  运向凯  韩颜隆 《草地学报》2021,29(11):2505-2512
为确定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秋播时间及适种品种,本研究选取4个紫花苜蓿品种,通过对其在不同温度(-5℃,-10℃)及播种后不同生长时间(45,60和75 d)下的生长特性及抗寒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牧801"的根重、根体积显著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P<0.05)。低温条件下,"龙牧801"与"WL343"的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紫花苜蓿的主根直径、根重和根体积与成活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模拟-10℃越冬时,"龙牧801"的抗寒综合表现最佳。在模拟-5℃和-10℃越冬条件下,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播种后生长45 d,60 d时成活率均极低;在生长75 d时在-5℃和-10℃条件下的成活率均高于55%。因此,西北地区秋播紫花苜蓿在入冬前至少保证75 d的生长时间越冬最为安全,对于某些抗寒品种如"龙牧801"可适当推迟秋播时间,但也应在入冬前60 d之前播种。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4个不同秋眠型标准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对其秋季刈割后生育期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秋眠型苜蓿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整个秋季生育期均呈现先增加达到峰值后减少的规律。FD5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它秋眠型,说明半秋眠型较适应北京气候。 4种秋眠型苜蓿叶绿素a/b含量在整个秋季生育期波动不大,且叶绿素a/b的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相似。不同秋眠型苜蓿类胡萝卜素含量为FD5>FD1>FD11>FD8。4种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吸收光谱基本相同,差别是FD1和FD5在440 nm处光密度值较FD8和FD11低。  相似文献   

18.
马红  孟捷  李宁 《草业科学》2021,(2):231-238
为明确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对磷水平的响应,以营养液水培的试验方法,分析了0(P0)、50(P1)、100(P2)、500(P3)1000(P4)和1500μmol·L?1(P5)磷水平下,6种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对磷水平的响应。结果发现,各品种总根长、根表面积均在P1处理时达到最大,新牧一号、耐盐之星、肇东、巨能Ⅱ4个品种在P2低磷水平时总根长、根表面积高于陇东、龙牧801。设定磷水平下,各品种根体积仅在P0、P1处理时存在差异性,陇东根体积在P1、P2、P3、P5处理下均小于其他品种。P1处理时新牧一号、龙牧801根系磷吸收效率高于其他4个品种,P2、P3、P4处理下肇东根系磷吸收效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P1时达到最大且同浓度磷水平时各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低磷水平下,耐盐之星、巨能Ⅱ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综合各耐低磷指标表明新牧一号、耐盐之星的耐低磷性高于其他品种是较好的磷高效品种,其次是肇东、巨能Ⅱ,而陇东、龙牧801则可归纳为磷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不同无芒雀麦苗期耐盐能力的强弱,本研究选择5份不同株型的无芒雀麦作为供试材料。根据新疆土壤盐碱成分设置中性盐(M盐):NaCl∶Na2SO4∶Na2CO3=1∶4∶0和碱性盐(A盐):NaCl∶Na2SO4∶Na2CO3=1∶1∶8两种处理,于三叶期每盆一次性浇灌2 L电导率(EC)为20 ms·cm-1的盐处理液,CK浇灌等量自来水。处理30 d后测定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对13个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除Fv/Fm和Fv/Fo外,盐胁迫显著影响其余11个指标,且5份材料间差异显著(P<0.05);5份无芒雀麦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地上生物量、根冠比、MDA和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变...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混合型乳酸菌制剂对会宁县不同品种青饲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青贮玉米的推广及其加工调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子交互设计(品种、添加剂),选择种植在会宁的14个青饲玉米品种,进行桶装青贮,每个品种分两个青贮处理,即混合型乳酸菌制剂组(Sila-Max)、空白对照组(CK),发酵60 d后分析对比各品种营养成分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蜀玉201’的WSC和Starc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利单295’的ADF、NDF、Ash含量均较低,‘宁单34号’、‘金凯3号’L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表明,品种和乳酸菌制剂会影响青饲玉米青贮品质,乳酸菌制剂能增加部分品种Starch, WSC,ESC,LA,AA含量,同时降低NH3-N含量,自然青贮下青贮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利农368’、‘利单295’,加入乳酸菌制剂后青贮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宁单34号’、‘金穗715’、‘蜀玉201’、‘豫青贮23’、‘桂青贮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