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柠条饲料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粗纤维高、适口性差、利用率低,采用物理、生物、化学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处理.结果表明:柠条经过粉碎制粒后饲喂家畜,利用率提高50%,家畜采食量增加20%~30%,质量增加15%左右;柠条添加5%玉米进行氨化处理,效果好,粗蛋白含量提高6.32%,粗纤维含量降低3.67%,木质素含量降低1.32%,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1.49%;柠条青贮后粗蛋白含量降低0.06%,粗纤维含量降低1.6%,木质素含量降低2.68%,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1.87%;添加5%尿素膨化处理,效果好,柠条粗蛋白含量提高10.53%,粗纤维含量降低1.37%,木质素含量降低3.03%,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8.69%;柠条微贮后,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粗灰分含量增加1.36%,无氮浸出物含量增加2.59%.  相似文献   

2.
在柠条膨化中。加入碳酸氢钠作助膨化剂.由于其热分解特性。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增强了密闭膨化机内的高温高压作用,使纤维得以疏松和裂解,大分子的纤维素、木质素膨化裂解为中小分子物质。显著增强了膨化加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碳酸氢钠后,助膨化效果明显,粗纤维、木质素含量显著减少,无氮浸出物含量增加。消化率也提高近1倍;助膨化效果随添加量增加而提高,但过量不仅使成本提高。而且pH值太高,易破坏家畜瘤胃微生物内环境,反而降低消化率不利于其利用。因此,经综合评定认为.以添加1.5%碳酸氢钠助膨化剂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草原区荒漠化日益加剧,天然草场面积逐年下降,饲草供给不足和利用率偏低问题成为制约荒漠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扩大饲草来源和提高饲草利用率。文章以优质粗饲料——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来源广泛的粗饲料——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 Ko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粗饲料不同加工产品的营养成分、采食率和降解率的研究,探讨可有效保存饲草营养成分、提高饲草利用率的加工方式,以解决荒漠化地区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结果表明:将苜蓿调制成干草并切短饲喂家畜比其它加工方式更加优越,可有效保存营养成分,降低饲养成本;柠条可通过微贮、膨化或制粒的方式降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其利用率,其中以微贮效果最佳,绵羊对其采食率和48 h DM降解率比鲜柠条分别提高90.11%和44.38%;苜蓿与柠条混合制粒(55)也可有效改善柠条饲用价值,绵羊对其的采食率和48 h DM降解率比单一柠条颗粒分别提高37.85%和26.18%。  相似文献   

4.
家兔对柠条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伊普吕(父系)成年兔、青年兔各18只(公母各半),采用内源指标剂法(4NHCl不溶灰分法)进行家兔消化试验.结果显示:①肉兔对饲粮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较高,达70.60%~73.75%;对柠条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达70.59%~88.76%,但随柠条比例升高消化率略有下降.②肉兔对粗纤维消化率有限,但对柠条中粗纤维消化率较高.③家兔对饲粮和柠条中粗脂肪消化率达9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可有效利用柠条中的营养物质,柠条可作为一种饲用价值较高的兔用饲料.  相似文献   

5.
韩云华  王显国  呼天明  薛建国 《草业科学》2012,29(10):1596-1603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良好的饲料作物。高粱中褐色中脉(bmr)突变可有效降低木质素含量,提高饲用价值,但bmr突变品系在提高饲用价值的同时降低了农艺性状表现。本研究从牧草品质、农艺性状和饲用价值3方面论述了国外bmr高粱研究概况,并对bmr高粱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旨在为bmr高粱在我国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发酵及其联合处理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在开花期(4月)、结实期(7月)及落叶期(11月)采集全株柠条,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按照试验内容分为3个部分:1)研究3个不同压强(0.8、1.1和1.4 MPa)下蒸汽爆破处理对柠条粉纤维组分的降解作用;2)研究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3)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每项试验内容中柠条的3个生育期均作为固定因素,所有处理仅与同期未处理柠条做比较,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每个处理柠条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及发酵底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1)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方面综合判断,结实期柠条饲用价值较高。2)与未爆破组相比,随着蒸汽爆破压强的增大,开花期与结实期柠条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仅开花期)及纤维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5),半纤维素线性降低(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先降低后升高(P<0.05)。3)与同期发酵前相比,复合菌发酵后柠条中性洗涤纤维(P<0.01)、酸性洗涤纤维(P<0.01)及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下降,其中开花期与落叶期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增加(P<0.01)。4)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进行复合菌剂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爆破压强的增大,其中开花期与结实期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P<0.001)、酸性洗涤纤维(P<0.05)、半纤维素(P<0.001)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及结实期柠条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落叶期柠条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P<0.01)。5)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蒸汽压强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0.001),而结实期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结实期及落叶期柠条发酵基质中木聚糖酶活性随着蒸汽压强增大呈线性升高趋势(P<0.001)。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及其联合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不同收获期柠条的纤维组分含量,其中蒸汽爆破和复合菌剂联合处理的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有效评估不同处理对柠条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制剂,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和消化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科锦鸡儿(Caragana),俗名柠条,落叶灌木,旱生,饲用价值较高,是我国干旱地区很好的天然绿色粗饲料资源。本文通过对柠条草粉饲用价值评价和用作畜禽粗饲料利用的现状以及畜禽不易消化的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后提出:在柠条草粉中加入适量的生物酶制剂添加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法等措施,是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消化率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膨化大豆作为饲用,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已在高饲效饲料生产中大放异彩。而我国在膨化技术及膨化大豆的应用上正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干、湿两种膨化机加工大豆及膨化大豆在肉鸡日粮中应用的经济性作一概述和分析。1膨化大豆和豆粕的营养价值膨化大豆具有高能高蛋白的特性,因此它在配制高能高蛋白浓度饲粮时为最佳植物性蛋白饲料,尤其对配制冬季畜禽饲粮和肉鸡饲粮更有其重要作用。由表1看出,膨化大豆平均脂肪含量为18%,粗蛋白37%;而豆粕脂肪含量为1.9%,粗蛋白为44%。两者相比,膨化大豆脂肪含量高于豆粕,而蛋白低于豆粕。实…  相似文献   

9.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在复壮平茬时收获的枝条,经粉碎加工制成的柠条粉,可作为食草动物的粗饲料.柠条粉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质地坚硬、含有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导致动物采食量少、消化率和利用率低.试验研究了膨化加工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柠条中单宁、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柠条中的单宁含量由2.01%~2.96%降低至0.18%~0.27%、粗纤维含量由33.96%~39.12%降低至28.23%~33.95%、无氮浸出物含量由39.42%~42.91%增加至45.33%~48.42%,与对照组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膨化加工可明显改善柠条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肉牛粗饲料高效利用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成为肉牛养殖业的重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但由于玉米秸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玉米秸秆利用处理方式主要是干制、青贮、益生菌发酵等,不同加工方式导致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玉米秸秆利用的相关研究中多采用青贮、益生菌发酵等加工方式降低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从而使肉牛能够利用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文章综述了常规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膨化和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展望了玉米秸秆饲料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肉牛养殖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青贮的影响,以开花期柠条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蔗糖和甲酸能改善柠条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蔗糖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刈割时期和加工方式对柠条锦鸡儿饲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董宽虎  刘明祥  王聪 《草地学报》2005,13(2):121-125
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西门答尔牛,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的消化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瘤胃降解率;选用荷斯坦育成母牛54头,分别饲喂当年生花期、结实期和2年生结实期切碎、揉碎及粉碎柠条锦鸡儿,测定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干物质(DM)、有机质(OM)、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以开花期最高(P<0.05),当年生结实期显著高于2年生结实期老枝(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瘤胃降解率,当年生开花期与结实期差异不显著,但皆显著高于2年生老枝(P<0.05);OM消化率以花期揉碎处理最高(P<0.05),结实期揉碎和花期切碎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CP、NDF和ADF消化率均以花期揉碎最高,与结实期揉碎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每千克代谢体重柠条锦鸡儿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均以结实期较高;加工方式以粉碎采食量高;结实期揉碎处理的采食率、日增重最高(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精料最少,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柠条锦鸡儿DNA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赞  高洪文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5,13(2):126-129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种子为材料,利用改进的酚一氯仿法,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建立柠条锦鸡儿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首次在柠条锦鸡儿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实验过程取得成功;得到清晰的柠条锦鸡儿AFLP指纹图谱;为建立柠条锦鸡儿基因库、品种选育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兰州南北两山5类乔灌木林草地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柠条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比其他类型林地显著增加(P<0.05),其土壤化学性质明显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在所研究林草地的排序为:柠条类>柽柳类>枸杞类>红砂类>侧柏类;并且柠条林地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最多。2)由于土壤有机质等因素影响,不同林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与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剖面上具有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其中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占总量的47.86%。3)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凋落叶片的分解及养分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凋落物的分解对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刺槐、油松和柠条是豫西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时普遍采用的树种,高羊茅是该区分布广泛的建种草本植物。采用分解网袋法,对该区 4 种植物叶片凋落物一年内的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的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柠条叶的分解率分别比刺槐叶、油松和高羊茅高8.86%、19.87%和13.18%,分解规律符合Olson 指数模型,分解速率为柠条叶>刺槐叶>高羊茅叶>油松叶。2)分解过程中 4 种凋落叶片的C/N、P含量持续降低,木质素含量缓慢增加,纤维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凋落叶片分解过程中全C和全N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4 种凋落叶片的C、P元素属于直接释放模式,N元素属于富集—释放模式。3)凋落叶片的分解速率与总C含量、木质素含量和C/N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因此该地区凋落叶片的总C、木质素含量和C/N可以作为预测该地区凋落物分解的指标,凋落物叶片功能特征(比叶面积、厚度、硬度等)可能是影响其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生存状态,是限制我国西北荒漠植被恢复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随黄土高原由南向北降水减少,柠条苯丙烷生物合成是差异表达最显著的代谢途径。本研究遂以柠条苯丙烷合成途径中木质素合成酶基因CkCAD为研究对象,生信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蛋白序列比对发现柠条CkCAD与非洲相思豆、蒺藜苜蓿、大豆和花生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度均在80%以上,其中与非洲相思豆ApCAD最为相似。蛋白质偏酸性且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利用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2将柠条CkCAD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在筛选获得T3代纯合阳性植株后进行抗旱性分析。对T3代过表达CkCAD拟南芥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kCAD及其酶蛋白在拟南芥中呈稳定表达。相较于野生型拟南芥,T3代过表达CkCAD拟南芥叶脉长度和叶脉密度更大,脉岛长径、脉岛短径更短,脉岛密度更大,叶脉更为发达且木质素含量更高。同时发现干旱处理下T3代过表达植株的叶片萎蔫程度、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野生型植株,而相对含水量则高于野生型植株。从而证实干旱胁迫下柠条木质素合成酶基因CkCAD可以促进木质素合成进而提高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用气孔计测定沙漠人工植物的蒸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LI-1600气孔计测定了沙坡头试验站土壤水分平衡观测场4个样地的油蒿和柠条的蒸腾。结果表明,气孔计同步测定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钟罩形,受此影响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很大;在同一天的测定中,油蒿和柠条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化步调是一致的。将气孔计测定的蒸腾速率依次进行了单位换算、多项式拟合日变化曲线和尺度转换求得日蒸腾量,拟合的日变化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4个样地油蒿的日蒸腾量显著高于柠条的(P<0.05);柠条和油蒿混合栽植的2个样地的日蒸腾量均小于纯柠条和纯油蒿样地的日蒸腾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生物添加剂对灌木青贮中有机酸含量和pH值的影响,寻找适合灌木青贮的生物添加剂。利用上年平茬的整株华北驼绒藜、柠条锦鸡儿、尖叶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分别添加青宝Ⅱ号、采禾和纤维素酶以及无添加剂(对照)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尖叶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添加纤维素酶青贮,华北驼绒藜对照组的乳酸含量最高;柠条锦鸡儿添加纤维素酶青贮、尖叶胡枝子添加青宝Ⅱ号青贮、华北驼绒藜对照组和山竹岩黄芪添加采禾青贮的乙酸含量最低;柠条锦鸡儿、尖叶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添加纤维素酶青贮,华北驼绒藜添加采未青贮的丙酸含量最低;所有处理的丁酸含量均为0。添加纤维素酶对改善柠条锦鸡儿、尖叶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三种灌木的青贮效果最佳;添加生物添加剂对华北驼绒藜的青贮效果无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徐春华 《草业科学》2016,33(9):1809-1817
本研究对兰州北山植被优势种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光合特性和微气象环境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日变化特点,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净光合速率(Pn)与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3种植物的P_n日变化均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午间高光强、高温构成光抑制现象。2)生理因素分别与3种植物P_n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柽柳:胞间CO_2浓度(C_i)叶温(T_l)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饱和水汽压(VPD)气孔限制值(Ls),侧柏:T_rT_lVPDC_iL_sG_s,柠条:TrTlCiGsVPDLs;生理因素中C_i对柽柳P_n的影响最大,T_r对侧柏和柠条P_n的影响最大。3)环境因素分别与3种植物Pn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柽柳: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土壤温度(Ts)土壤湿度(SM)大气温度(Ta)大气CO_2浓度(Ca),侧柏:PARSMT_aT_sRHC_a,柠条:RHPARSMT_aC_aT_s;环境因素中PAR对柽柳和侧柏P_n的影响最大,RH则对柠条P_n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