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慧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66-1068
[目的]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用以研究它对精原干细胞(SSCs)生长的影响。[方法]取鼠龄3~7 d的雄性ICR小鼠睾丸,采用胶原酶、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和DNA酶消化分离Sertoli细胞及SSCs,经多次差异离心贴壁及低渗处理法进行纯化,用Sertoli细胞作饲养层观察SSCs的生长情况。[结果]Sertoli细胞纯度达90%,且以Sertoli细胞作饲养层培养SSCs,与对照相比,能明显促进SSCs的增殖。[结论]四酶消化低渗处理法可获得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且Sertoli细胞能明显促进S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及具有生育能力的保障。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不仅为精子发生的研究提供材料,还有助于开发新的家畜保种方法和动物遗传修饰。为了探索猪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本研究采用胶原酶Ⅳ-胰酶两步酶法对3~7日龄大白仔猪睾丸进行消化得到单细胞悬液,利用不同时间程序的差速贴壁对精原干细胞进行纯化,选择大白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添加不同细胞因子研究精原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期得到最佳的培养体系。结果显示,通过差速贴壁得到的UCHL-1阳性生殖细胞比例最高为18.59%±0.94%;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添加试验发现精原干细胞添加20 ng·mL-1 GDNF、10 ng·mL-1 IGF和20 ng·mL-1 bFGF的增殖效果最佳;以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在DMEM/F12中添加1%FBS以及上述细胞因子组合对精原干细胞进行培养15 d后可见大量的精原干细胞集落,通过免疫荧光、AKP染色、荧光定量PCR等试验证明精原干细胞进行了大量增殖。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猪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可通过体外培养大量增殖精原干细胞,为后续精原干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成年小鼠睾丸提取液(testicularabstract,T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对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stemcells,SSCs)体外存活及增殖的作用。用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分离8d小鼠的SSCs,培养于STO细胞饲养层上,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TA、EGF和E2,观察SSCs的存活时间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添加3种因子后,SSCs的平均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虽无显著差异。但在20~40ng/mlEGF和10~100pg/mlE2组中SSCs的平均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且在较长时间段内观察到了处于明显增殖期的细胞。提示20~40ng/mlEGF和10~100pg/mlE2对小鼠SSCs的体外存活和增殖具有一定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效分离及在体外扩增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从单只成年小鼠的睾丸中经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精原干细胞,并在去除间质细胞、纯化后的支持细胞饲养层上培养与扩增,获得稳定增殖的精原干细胞系。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建系成功率,保证细胞系的单一基因型,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精原干细胞的成本。为成体基因来源的转基因动物的制作和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温度及BRL饲细胞对体外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 日龄小鼠生精上皮单细胞分别接种于BRL和STO饲养层上,于32 ℃或37 ℃培养,研究其对精原干细胞的影响。结果:在培养的第1周内,2个及4个相连的精原细胞合胞体明显增多。培养1周后,多数精原细胞经短暂的存活及分裂活动后退化消失,培养体系中仅保留下少量单个及由细胞间桥相连的双个及4个成串或成团的A型精原细胞。这些细胞在随后的培养过程中,不表现明显的分裂活动,呈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根据精原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它们极有可能就是精原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不同条件培养体系中的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不同,培养60 d时均仅有少量精原干细胞存活。结论: BRL细胞能用作饲养层促进精原干细胞存活,但对其更新性增殖没有明显作用;32~37 ℃对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影响,均可用于培养精原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提高精原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效率的技术方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动物精原干细胞培养体系,对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Spermatogonial stem cell,Isolation,Culture,Enrichment,in vitro"和"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为检索词,查阅精原干细胞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精原干细胞分离主要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法等,目前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常使用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Percoll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需模拟体内生境,通常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血清、饲养层细胞和各类生长因子等,培养条件会影响精原干细胞培养的效果。小鼠精原干细胞已建立较完善的培养体系,而人和多数大动物还缺乏完善的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EZH2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siRNA干扰EZH2在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的表达,验证干扰效率,并采用ELIS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ZH2极显著提高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1),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分子水平上,干扰EZH2后,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CAT、SOD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提高(P0.01),GPx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干扰EZH2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CAT和SOD2蛋白并促进其下游抗氧化基因GPx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动物体内唯一可以将遗传信息遗传给后代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精子的能力.对于小鼠而言,随着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逐渐建立和完善,人们不仅对精原干细胞自身的增殖和分化调节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精原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和转基因动物领域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可以通过安全的途径将小鼠精原干细胞诱导转变为和胚胎干细胞功能相似的多能性干细胞,同时也实现了通过异体移植精原干细胞的方式来制作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这些研究结果让人们看到了精原干细胞对人类再生医学和制作大型转基因动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对通过诱导精原干细胞获得的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用于制作大型转基因动物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加以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雪菊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7404)及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用不同浓度的雪菊总黄酮纯化物、粗提物及总多糖分别对细胞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通过MTT的方法得出雪菊不同提取物对7404和A549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总黄酮纯化物能增强7404和A549细胞的凋亡率。[结论]雪菊不同提取物对2种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获得5~7日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的单细胞悬液,比较差速贴壁法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对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纯化效果,并利用MTT法检测不同生长因子及添加浓度对SSCs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日龄小鼠和7日龄小鼠的睾丸细胞总数存在较大差异(P<0.05),但SSCs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与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相比,差速贴壁法获得了较高的SSCs数量和纯化率,其纯化率平均85.06%;MTT法检测结果表明LIF因子的添加对SSCs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20 ng/mL GDNF+20 ng/mLbFGF+103 U/mL LIF的组合添加是昆明小鼠SSCs的体外培养增殖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李越鲲  周旋  刘兰英  闫亚美  曹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74-14175,14239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枸杞多糖(LBP)进行分离,以得到分子量<1万(LBP1)、1万~3万(LBP2)、3万~5万(LBP3)、>5万(LBP4)的多糖,并对LBP及这4种小分子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多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粗多糖,其中LBP2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显著高于LBP。[结论]为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枸杞多糖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鸡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禽类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培养系统。[方法]以25日龄广西土鸡为试材,通过睾丸石蜡切片和HE染色,了解SSCs发育情况,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生精上皮细胞,比较不同温度、接种密度对鸡SSCs体外培养的影响,并对SSCs的集落进行染色鉴定。[结果]结果显表明,25日龄时SSCs已经形成,但还未分化。37℃适宜作为鸡SSCs的培养温度,5×105个/ml适宜作为鸡SSCs原代混合培养的接种密度。经碱性磷酸酶和糖原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鸡SSCs仍保持未分化的特性。[结论]该研究为禽类SSCs体外培养的基础资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精原干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在睾丸微环境中既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又具有定向分化潜能,是自然状态下出生后,动物体内在整个生命期间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将基因传递至子代的唯一成体干细胞。精原干细胞在建立转基因动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转基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了精原干细胞的来源、形成、类型及分化,同时对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膜上,既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又具有定向分化潜能,是自然状态下出生后动物体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将基因传递至子代的惟一成体干细胞。根据国内外最新相关进展,系统评述了牛SSCs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冷冻保存、体外培养、永生细胞系的建立及移植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15.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Using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 are a type of adult stem cell found in male mammals. These cells have the capacity for self renewal and are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 the niche of testis. They are also the only adult stem cells in a normal postnatal body that undergo self-renewal throughout life, transferring genetic information to the offspring. Since a technique for transplanting SSCs was first described by Brinster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94,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becom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adult SSCs to generate transgenic animals. In this minireview, we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rea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cluding the source, type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SCs, and the application on transgenic animal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trategy of SSCs delivery including seminiferous tubule injection and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枸杞花药培养的诱导率。[方法]以宁杞1号、大麻叶、0207、蒙杞1号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对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考察不同激素组合、活性炭、甘露醇预处理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宁杞1号是比较容易诱导的基因型,0207是较难诱导的基因型;2,4-D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培养基中NAA为0.1mg/L、6-BA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达3.5%;添加活性炭可明显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活性炭为0.1mg/L、NAA为0.1mg/L、6-BA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可提高6倍;一定浓度的甘露醇预处理可提高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结论]材料基因型和培养基激素配比是影响枸杞花药培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牛胎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取3~5月龄牛胎儿肺脏,得到MSCs。通过控制胰酶消化时间,去除难消化的上皮样贴壁细胞,获得纯化的牛肺MSCs,研究其形态、增殖情况及体外诱导分化潜能。[结果]牛胎肺MSCs可在体外扩增培养,传至24代以上,表达CD29、CIM4和CDl66,不表达CDM、CIM5和BOL-DR,并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结论]从牛胎肺中可以分离出MSCs,可以在体外培养,并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8.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 are unique stem cells in adult body that can transmit genetic informa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hey have self-renewal potential and can continuously support spermatogenesis throughout life of a male animal. However, the SSC population is extremely small,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SSCs is challenging, especially for livestock animals.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CDH1(cadherin-1, also known as E-cadherin) can be expressed in undifferentiated SSCs of mouse and rats, but it has not been verified in sheep. Here, CDH1 was found as a novel surface marker for sheep SSCs. In this paper, sheep antiCDH1 polyclonal antibodies were prepared and its activity was checked. Using the obtained antibodie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we confirmed that CDH1 can be expressed by SSCs in sheep testis.  相似文献   

19.
精原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可  朱宝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04-10007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指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以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形成精母细胞,最终形成精子的一类成体干细胞。鉴于SSCs独具的生物学特性,其在于细胞生物学、医学、畜牧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其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对研究精子的发生机制、重建不育个体的生精功能等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哺乳动物SSCs的形态特性,增殖分化特性及其调控因素,以及SSCs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