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力  杨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76-3277,3279
[目的]优化提取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苦豆子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苦豆子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4.86 mg/g。[结论]优化的苦豆子渣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苦豆子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以苦豆子渣为原料的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青稞若叶青汁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采用比色法对青稞若叶青汁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A=15.451C-0.122 5,R2=0.991 3,线性范围是0.031 41~0.070 68mg/ml,加样回收率为98.5%~102.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性符合要求,可用于测定青稞若叶青汁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青刺果总黄酮定性分析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素琼  袁定胜  李旭廷  李金良  殷中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80-15582,15585
[目的]建立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黄酮鉴别与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从青刺果油粕中提取总黄酮,通过颜色反应和薄层层析对青刺果黄酮进行理化鉴别,并用Al(NO3)3-NaCO2络合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供试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15min内稳定。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x)与吸光度值(y)的线性回归方程式:y=-2.571×10-3+13.163x,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00%~104.00%,平均为101.16%,RSD=2.15。测得青刺果粗品中总黄酮含量为7.20%~7.30%,平均为7.25%±0.05%,RSD=0.69%;青刺果油粕中总黄酮含量为0.37%~0.38%,平均为0.38%±0.01%,RSD=1.54%;总黄酮得率为5.17%~5.25%,平均为5.20%±0.04%,RSD=0.8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青刺果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王莲萍  张莲珠  李庆杰  袁媛  赵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6-11997,12010
[目的]建立侧柏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总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02 08~0.020 8 mg/ml范围内槲皮苷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0%,RSD为1.98%(n=6);在0.13~1.3μg范围内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6%,RSD为1.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苏叶和苏梗中黄酮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苏叶和苏梗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苏叶、苏梗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7.174 3、3.850 2 mg/g,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72%、0.39%,苏叶中总黄酮含量远高于苏梗中总黄酮含量。[结论]对于研究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苏叶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登昌  陈毓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00-6901
[目的]建立香水百合花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香水百合花为材料,通过超声波提取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采用光度分析法对香水百合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A=0.012 2c-0.000 6,r2=0.999 2,线性范围是4.1~24.6μg/ml,加标回收率是99.5%~103.1%,SD=0.016%,RSD=2.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性符合要求,可用于测定香水百合花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线性范围为0~0.6 m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测定飞廉细胞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对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固液比1∶10,微波功率300 W,微波辅助回流1.0 h。[结论]以该工艺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保证了较高的黄酮含量,优化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云南13种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强蕨类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云南13种蕨类植物根状茎(根)及叶中的总黄酮,经硅胶柱层析,依次用浓度70%、80%9、0%的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精制黄酮溶液,利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所测的13种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但含量差异较大,大叶假冷蕨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0.375%,而笔管草的总黄酮含量仅为0.100%。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蕨类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大多数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淑杰  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56-18758
[目的]建立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Gray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铝盐络合显色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显色剂各组分的最佳用量,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计算鹿药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显色剂各组分用量为50 mg/ml NaNO22.0 ml,100 mg/ml Al(NO3)30.5 ml,40mg/ml NaOH15.0 ml。该测定方法在浓度为0.004-0.028 mg/ml时,芦丁光密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鹿药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以鹿药茎叶中较高,为1.8%,根茎中为0.43%,种子中含量极低;不同采收时期中,以9月中旬采收的根茎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测定鹿药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根茎中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为鹿药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品,以硝酸铝为显色剂,在500nm波长处测定冠心康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结果]芦丁对照品的线性方程为:A=12.354 C-0.001(r=0.9996),在0-0.07596m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RSD分别为1.25%、1.01%、2.61%(6h内)和2.28%,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8%。冠心康片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并能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黑果小檗果实中的总黄酮,然后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为A=0.010 74 C+0.009 214(r=0.999 2),表明芦丁在7.5~6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6%;测得黑果小檗果肉、籽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78%和1.8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落地生根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落地生根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薄层色谱法(TLC)进行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定性分析、Fenton反应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槲皮素及山柰酚的含量。[结果]UV法测得芦丁在11.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RSD为1.3%);TLC可清晰检测出懈皮素与山柰酚;HPLC测得槲皮素在37.5~1 2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山柰酚在62.5~2 000.0 ng/ml(r=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7%(n=6,RSD为1.92%)、98.68%(n=6,RSD为1.40%);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有较大抗氧化能力,并成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落地生根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和落地生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槭叶草总黄酮测定方法,并测定槭叶草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比较2种显色方法,选定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槭叶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吸光度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范围为0.000~0.024mg/ml,R=0.999 8;槭叶草总黄酮含量为11.099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适合槭叶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瑞香狼毒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喜荣  黄静  杨军  余德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60-9261
[目的]建立瑞香狼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在激发波长435 nm、发射波长490 nm条件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荧光强度与芦丁浓度在0.003 95~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9μg/L,平均回收率为99.15%;测得瑞香狼毒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310%,RSD为0.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