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从豆豉中筛选出高产纤溶酶的菌株,并通过平板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从6种不同豆豉样品中,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纤溶酶活性的菌株,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进行复合诱变,再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对诱变后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命名为DC-YC41,酶活达到742 IU/ml。[结论]初步判断,得到的这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张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08-6010
综述了含豆豉纤溶酶基因的枯草杆菌的筛选,酶的分离提取、酶学性质、活性测定,豆豉纤溶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动物溶栓药效试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豆豉纤溶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琼  陆云华  熊曼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75-5075,5114
豆豉纤溶酶是从中国传统风味食品豆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纤维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综述了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菌种,豆豉纤溶酶的理化性质、溶栓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由于豆豉纤溶酶与传统的溶栓剂相比,具有活性高,安全无毒,分子量小,可以通过消化直接吸收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姜琼  赵璇  马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4-14,48
以新鲜的猪血制取的猪血粉作为培养主要基质进行产纤溶酶菌株的筛选,经平板法初筛,从3个不同来源的豆豉样品中筛选出10株较高纤溶活性的菌株.通过摇瓶复筛确定1个产酶活性最高的菌株HN3,液体发酵确定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30 ℃、96 h.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豆豉纤溶酶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从芽孢杆菌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的豆豉纤溶酶基因(AY720895.2)DNA序列设计1对引物,克隆豆豉纤溶酶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L3,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豆豉纤溶酶基因。[结果]经PCR扩增可获得约1.1 kb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DNA片段包含1个108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3个氨基酸。该克隆基因与所发表的豆豉纤溶酶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结论]所克隆的豆豉溶纤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W-15菌株产生的纤溶酶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微生物中获取溶栓药物,从土壤、豆豉中获得产纤溶酶活性高的1株菌株,命名为W-15。经检测,发酵上清液中纤溶活性的蛋白酶分子质量约为36 kDa,酶的比活为1 571 UK/mg。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分离与CMC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的分离、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从常年堆积秸秆下的腐殖土、造纸废液死水下的污泥、屠宰场的新鲜牛胃和牛肠及其温热的牛粪等中大量取样,通过刚果红筛选培养基、滤纸观察培养基、滤纸失重率初筛与纤维素酶活力复筛,筛选出4株纤维素高效降解菌A1、A8、B4、C2,对A1菌和C2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发酵麦秸秆产CMC酶的提取条件及酶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1菌与C2菌2株菌产酶的最佳条件基本相似,其粗酶提取利用浓度2%的NaCl溶液、固液比为1∶15时较经济合理,pH值为5.0,50~60℃范围内CMC酶的活性及稳定性较高。[结论]纤维素酶促反应无需进行大规模搅拌。  相似文献   

8.
陆云华  张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04-7104,7107
根据已发表的豆豉纤溶酶基因DNA序列(GeneBank AY720895.2),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以筛选的来自豆豉的产纤溶酶的芽孢杆菌的总DNA为模板,扩增出了豆豉纤溶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Genetool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长1 089 bp,编码363个氨基酸,与已发表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豆豉纤溶酶基因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与所发表的序列有98%的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已发表的芽孢杆菌豆豉纤溶酶同源性为100%。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上,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
溶栓纳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从酱豆,豆豉及纳豆中分离和筛选到5株有明显纤溶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NK-5菌活性最高,被用作溶栓纳豆生产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G含量,鉴定NK-5菌株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的重要特点是产生强力纤溶酶和大量胞外粘质,后经鉴定为γ-多聚谷氨酸,用NK-5菌株试制的纳豆既有日本纳豆的感官特征和营养组成,又有很高的纤溶活性,庐酶在4度下贮存两个月后仍能保持70%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
詹萍  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46-5847
[目的]寻找产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考察培养基、生长温度、pH值、产酶时间等主要的影响因子及酶学特性对产纤维素酶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菌株B5。通过对B5菌的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7.5,产酶的最佳时间为72h;通过对其酶学特性的研究,发现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7.5,酶在pH值为7.0~8.0范围内稳定性较高。[结论]初步确定了B5菌的生长特性和酶学特性,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JSU-5产纤维素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和产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牛粪和麦秸秆堆肥中筛选出高温纤维素分解菌,对其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碳源、氮源、pH值、NaCl浓度、装液量等进行研究,并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从筛选出的分解纤维素的11株高温菌种中选出产酶活性较高的JSU-5。其高温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pH值在6左右时,产酶活性最高;培养时间为5 d时,产酶活性最高;以麦草为碳源,产酶活性最高;以黄豆饼粉为氮源,产酶活性最高;较为适合的钠盐浓度为0.2%。培养基组分中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碳源、水分和氮源。[结论]菌株JSU-5产纤维素酶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组成为麦草装量50 g/L,黄豆饼粉30 g/L,NaCl2 g/L,装液量60 ml,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50℃。该条件下所产酶活力为113.4 U/ml。  相似文献   

12.
武思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08-11009
[目的]筛选贵州当地的产酱香细菌,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从豆豉样品中分离菌株,制作种子液接种于黄豆培养基,发酵完成后,通过感官判定选取产酱香效果较好的菌株保存。选取发酵时间、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作为培养条件,利用正交试验对这3个因素对菌株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到产酱香菌株GX-16,培养时间对其生长活力影响最大,培养温度其次,培养基起始pH影响最小;GX-16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以LB液体培养基作为种子液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为7.5,培养温度为35℃,在15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24h。[结论]从贵州大方、黔西采取的豆豉样品中分离到产酱香菌株GX一16,为贵州产酱香细菌种质资源和产品开发及政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并鉴定纳豆芽胞杆菌.[方法]筛选芽胞杆菌,显微镜观察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鉴定,测定其生长曲线及产纳豆激酶的酶活力.[结果]筛选到一株产纳豆激酶的纳豆芽胞杆菌ZD023.该菌最高酶活力可以达263.38 IU/ml.[结论]筛选到一株产纳豆激酶的纳豆芽胞杆菌ZD023,为下一步开发成具有溶栓功能的食品或药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76-1577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0U/ml,比出发菌株(0.3369U/m1)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 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伟霞  李福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30-1331,1334
[目的]探讨海洋真菌HZ-0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和部分性质。[方法]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1株几丁质酶高产真菌HZ-01,以该菌株为材料,进行不同碳源、氮源以及温度对菌株发酵产生几丁质酶的影响试验,研究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将粗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后,取样测定几丁质酶活力,分析几丁质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海洋真菌HZ-0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源为几丁质,蛋白胨为最佳氮源;以1.0%的几丁质作为碳源,0.1%的蛋白胨作为氮源,温度为30℃时,其产生的几丁质酶活力最高,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该酶活力下降;该酶的酸碱稳定性较差,只在pH值6~8具有较高活性。[结论]该研究为规模化生产几丁质酶初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筛选出絮凝活性高且稳定的菌株,通过计算絮凝率评价其发酵液的絮凝活性,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所选出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分离出1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茵株MC3的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舳.8%。培养72h和84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80.8%和81.2%。以玉米粉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2%和87.8%,而葡萄糖的絮凝效果更稳定。pH值6时,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为81.O%。菌株MC3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用葡萄糖替代查氏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液初始pH值6,接种量为10%,在该条件下培养60h和72h后菌株MC3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9%和92.0%。f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具有拮抗常见病原菌活性、消化酶活性且具有安全性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内源性益生菌。[方法]从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经过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1 220株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对筛选的13株细菌进行了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共筛选出13株抑菌活性强、产酶能力强且产酶种类多的菌株,最终确定了2株候选益生菌。菌株的16 S rDNA分子鉴定及Biolog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细菌3号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WW2,JN993998.1)相似性达到98%,细菌6号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 ZJGS0109,KC748440.1)相似性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