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最为重要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以及生态安全的屏障,其农牧业的发展承担了保障农牧民的收入、粮食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但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缺乏关注,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文章就内蒙古的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梁冬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296-4297,4355
为了加强对于内蒙古荒漠区林业碳汇研究现状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荒漠林业碳汇功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循环中的作用,该文对内蒙古荒漠区林业碳汇功能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价,探讨了荒漠林业在林业碳汇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进一步发挥荒漠林业碳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哈达图露天矿区地质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治理总体规划。即在规划期限内通过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矿区生态恢复治理与矿区景观规划设计3个阶段的规划,打造一处集草原文化、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公园,充分展现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文化风情,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对同类生态恢复治理项目与矿山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闫志辉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32-232,236
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1978-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数据,在分析内蒙古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财政投入不足、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下,生态脆弱成为制约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内蒙古应立足发展实际,发挥资源和地区优势,加大财政投入,以科技为先导转变生产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保护生态,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最终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实现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从2005年开始申报沼气项目至今,沼气建设成效显著,显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东胜区沼气建设现状及其带来的效益,为进一步开展沼气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促使该地尽早实现全区农村沼气化,走上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的生态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 国的生态安全。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关键的生态区位,决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本文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归纳梳理,找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的措施,对促进内蒙古生态文明制度的实 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武川县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定量评价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行土地利用方式,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处于该地区中部的内蒙古武川县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武川县生态足迹1.29hm^2/人,生态承载力0.95hm^2/人,生态赤字0.34hm^2/人;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提出武川县应通过控制人口,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种方法来减小其生态赤字,促进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移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民移入地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由此,移民点的选择就成为生态移民工程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目前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移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生态移民点的建设能够遵循生态学原则、宏观视野原则、保证土地的有效供给的原则、能够使移民生产方式创新的原则、生态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原则,移民积极参与决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人口居住地区的居民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入手,系统阐述了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内蒙古生态移民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及其经营方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了原始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的特点,认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产业化的最佳选择。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季节性生态畜牧业、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工厂化生态畜牧业、现代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现代绿色养畜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概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畜牧业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类型;依据生态畜牧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应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现代绿色生态养畜经营方式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天然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刈割青贮+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孙波  罗艳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132-137
为了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畜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带布局与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生态畜牧业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目前畜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述生态观光畜牧业示范区规划的理念和策略原则,认为生态观光畜牧业示范园区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畜牧业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合理整合景观资源,以期为生态畜牧业观光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中卫香山地区植被少、生态环境恶劣,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中卫香山南台山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指出其发展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发展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肖羌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215-7216,7219
基于青海省农牧区推动土地流转以大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概述了湟源县现有的饲草用地流转方式,分析了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指出生态畜牧业只有在土地合理、有序、规范的流转过程中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现代生态畜牧业的概念与特征,对新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赤峰市生态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子,提出了大力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发展是实现赤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综述贵州省牧草育种工作进展的同时,分析了牧草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贵州省牧草育种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贵州省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建植、冬闲田土种草养畜及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草种,促进和推动贵州省草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