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鸟氨酸脱羧酶(ODC)siRNA干涉、ODC过表达、添加特异性ODC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处理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对多胺代谢相关酶类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中,ODC siRNA转染后可导致SSAT mRNA水平下降为对照组的71.78%和54.36%(P<0.01),SAMDC mRNA水平上升为对照组的1.666 6倍和3.036 6倍(P<0.01);ODC过表达造成SSAT水平为对照组的1.921 4和2.852 7倍(P<0.01),AZⅠ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1.962 1和3.073 8倍(P<0.01);利用DFMO处理体外分离的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SSAT 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1.626 7和1.773 3倍(P<0.01),SAMDC 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1.630 0和1.730 0倍(P<0.01),AZⅠ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71.00%和76.67%(P<0.01);DFMO处理后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数目(31.00±3.00和43.67±7.51)和活力(0.26±0.03和0.36±0.05)都显著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亚精胺对鼠卵巢组织多胺代谢的影响。【方法】给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亚精胺[0(对照组、0.05、0.10和0.15 mg·g~(-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胺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鼠卵巢组织中多胺含量。【结果】注射0.15 mg·g~(-1)亚精胺时,卵巢组织ODC、OAZ1、SPMS、SSAT、PAOX和SMOX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注射亚精胺组鼠卵巢组织SPDS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0.10 mg·g-1亚精胺组鼠卵巢组织中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注射亚精胺对卵巢中精胺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外源性亚精胺的腹腔注射可导致鼠卵巢组织中多胺含量以及多胺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外源性亚精胺可通过介导卵巢组织的多胺代谢来参与调控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腐胺和脯氨酸对哺乳期仔猪空肠绒毛-隐窝轴上皮细胞的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代谢、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头0日龄的刚出生的三元杂交(长白×大白×杜洛克)仔猪,随机配对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腐胺组和脯氨酸组,分别灌喂等体积的生理盐水,5 mg·kg-1体重添加剂量的腐胺和25 mg·kg-1体重添加剂量的脯氨酸,到14日龄断奶,断奶后3 d屠宰,分离空肠绒毛-隐窝轴的3个不同分化程度(绒毛顶端,绒毛中段和隐窝)的细胞,分别为F1,F2,F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1,F2,F3中的多胺浓度,RT-PCR测定多胺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以及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在绒毛顶端细胞F1中,与对照组相比,脯氨酸组的腐胺、亚精胺、精胺的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腐胺组的多胺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绒毛中段细胞F2中,除了腐胺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外,脯氨酸组和腐胺组的亚精胺、精胺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脯氨酸组的亚精胺和精胺的浓度均显著高于腐胺组(P<0.05);在隐窝底端细胞F3中,腐胺组和脯氨酸组的腐胺、亚精胺、精胺浓度与对照组的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2、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在绒毛顶端上皮细胞F1中的mRNA表达量,腐胺组显著高于脯氨酸组和对照组(P<0.05);精氨酸酶(arginase)在F2中的mRNA表达量,脯氨酸组显著高于腐胺组和对照组(P<0.05);sFRP3在绒毛中段上皮细胞F2中的mRNA表达量,脯氨酸组的显著高于腐胺组(P>0.05);sFRP4在隐窝上皮细胞F3中的mRNA表达量,腐胺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脯氨酸组(P<0.05)。【结论】添加了外源腐胺和脯氨酸,促进了哺乳期仔猪的空肠绒毛-隐窝轴上皮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多胺浓度及促进了多胺的代谢,而对未分化的隐窝细胞没显著影响,同时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空肠绒毛-隐窝轴细胞的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番茄体内多胺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为植物抗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CK),50,75,100 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影响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多胺代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及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除PAO外上升幅度随胁迫程度加重而增大。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ADC、ODC活性与Put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水分胁迫下ADC、ODC都参与番茄幼苗Put的合成代谢;PAO活性与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且极显著相关,叶片与根系中的多胺代谢显著相关。【结论】水分胁迫下番茄幼苗中多胺代谢活跃,且不同水分胁迫处理间多胺代谢差异显著,多胺代谢与番茄抗旱性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唐明  王文丽  周莹  冯轶  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23-2425
[目的]探讨豆梨(Pyrus calleryana Dcne)和杜梨(P.betulaefolia Bunge)砧木根系中多胺代谢与其耐高温胁迫的关系,对维持根系正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豆梨和杜梨实生苗为试材,比较了45℃处理下2种砧木叶片落叶率的变化,以及在30和45℃下供试材料根系内源多胺种类、形态和含量变化。[结果]豆梨达到65%落叶率的时间比杜梨早8 d;2种砧木根系中均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己二胺、亚精胺和精胺4种内源多胺;高温胁迫导致2种供试材料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腐胺、亚精胺及精胺的含量均升高,其中杜梨根系中游离态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以及结合态精胺含量显著高于豆梨。[结论]多胺代谢变化与供试材料的耐高温胁迫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低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幼虫滞育过程中体内多胺代谢的变化规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比色法和碘-淀粉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梨小食心虫体内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及鸟氨酸脱羧酶(ODC)、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幼虫在滞育过程中体内Put含量,除在滞育初期稍有减少外,一直维持较高含量;Spd含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Spm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ODC,SAMDC和PAO 3种酶活性在滞育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梨小食心虫滞育期间,滞育强度及环境温度对多胺代谢有明显影响,低温条件下,虫体内多胺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强滞育幼虫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营养液低氧胁迫对低氧耐性不同的网纹甜瓜品种幼苗叶片游离态、化合态、束缚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处理使幼苗叶片游离态、化合态、束缚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提高,但化合态和束缚态的(亚精胺+精胺)/腐胺比值却低于通气对照处理;低氧耐性较强的‘星光'品种叶片游离态、化合态,束缚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高于耐性弱的‘西域一号',表明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与网纹甜瓜幼苗低氧抗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低温解除后辣椒叶片中多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耐低温性不同的2个辣椒品种(苏椒5号、苏长红)进行低温处理,研究了低温解除后辣椒叶片中多胺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辣椒叶片中的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其中苏椒5号升幅较大,苏长红升幅较小;低温解除后,精胺和腐胺含量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水平.说明低温下精胺和腐胺含量的增加是植株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亚精胺含量在低温解除后下降不明显而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表明了低温下亚精胺含量的增加是低温造成伤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渗透胁迫对不同供钾水平烤烟叶片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不同供钾水平(0、5、10 mmol·L-1)烤烟叶片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各供钾水平处理烤烟叶片中3种多胺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腐胺、亚精胺含量在胁迫处理24 h达到高峰,而精胺含量在18 h达到高峰;-0.2 MPa和-0.4 MPa胁迫处理3种多胺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同供钾水平下随胁迫强度增大,3种多胺含量增加,相同胁迫强度下随供钾水平提高,多胺含量降低.在重度渗透胁迫和缺钾条件下烤烟叶片中多胺大量积累,这可能是烟草对缺钾和渗透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黄瓜种子中存在着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三种内源多胺.高活力种子在萌发初期,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逐渐增加,在12h时达到最大值、而低活力种子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呈现下降.同时,腐胺与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之比,在高活力和低活力的种子均随着种子的萌发而逐渐下降,而精胺与亚精胺含量之比在萌发初期均呈下降的趋势,但萌发12h后,高活力种子其比值即转变为迅速的增加,而低活力种子至18h后才可见比值的缓慢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RNA和DNA含量的变化模式与精胺和亚精胺含量的变化极相似.本文认为,种子萌发的能力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有关,可能取决于多胺间的相对比值.  相似文献   

11.
12.
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及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等3种多胺(Polyamines,PAs)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花后果皮PAO活性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从种子中未能检测到PAO活性;花后第2d果皮中的Spd含量最高,随后Spd和Spm含量变化大致呈“W”型,而Put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花后第2d,种子中的Put、Spd和Spm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在果皮中的含量,但在花后第2—8d迅速下降,随后降速趋缓;花后果皮和种子中3种PAs的总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花后第2~8d种子中的PAs总含量远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苹果和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PAs)的变化和外源亚精胺(Spd)对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多胺发生明显的变化,红富士苹果叶片内腐胺(Put)含量在5月29日达到高峰,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变化缓慢。而新红星苹果叶片内Put、Spd和Spm含量均在6月2日达到高峰。外源亚精胺(Spd)提高了花芽生理分化期红富士苹果叶片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内源亚精胺的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都显著高于对照。对于新红星苹果外源Spd提高了叶片内源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外源亚精胺增加(Spd+Spm)/Put的比值,对红富士苹果效果好于新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葡萄叶片中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多胺合成酶活性以及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不同盐胁迫强度对多胺类物质及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基质培养模拟盐胁迫环境,设置4个NaCl处理梯度:0 (CK)、1、2和3 g/kg。多胺和激素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多胺合成及分解酶活性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结果】 盐胁迫处理后,葡萄叶片中多胺含量和脱落酸含量较对照而言显著增加,玉米素含量显著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Put、Spm、Spd、ABA以及PAO、DAO、ADC、ODC、SAMDC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0 d及10 d后达到峰值。ZT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随胁迫强度增大而减小;进行显著性分析后,叶片中多胺含量与Put、Spm、Sp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DAO、ADC、ODC活性与Pu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AO与SAMDC活性与Spm和Spd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3种多胺经酶的合成代谢后和激素共同缓解葡萄苗所遭受到的盐胁迫,期间主要发生作用的是多胺合成酶,盐胁迫下多胺与激素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也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5.
多胺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和体液中,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增生,对维持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完整性,DNA和RNA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蛋白合成等方面都意义重大。多胺参与心肌缺血损伤的发生,多胺代谢失衡,鸟氨酸脱羧酶及精脒/精胺乙酰转移酶活性改变,腐胺生成增多而精胺、精脒减少,将导致继发性的心肌损伤,本文就多胺及多胺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意义及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含量变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研究了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中酪胺、尸胺、组胺、精胺、亚精胺、胍丁胺和腐胺7种生物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鱼酱油中的7种生物胺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较好,为88.6%~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7种生物胺的变化规律:酪胺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增加较快,腐胺次之,组胺含量增加较少,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很小。发酵30d得到的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中酪胺、腐胺、组胺、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分别为(20.75±0.84)、(8.95±0.55)、(3.37±0.27)、(0.32±0.07)、(0.14±0.02)、(0.67±0.02)、(0.69±0.03)mg/L,其与日本鱿鱼鱼酱油各种生物胺的含量比例相似。[结论]为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的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