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四川省陪陵县境内,处于乌江离注入长江约一公里的江旁,有一道一千六百多米的石梁,石梁上镌刻着十四尾“鱼”形。(因刻在这石梁上,故称“石鱼”),这“石鱼”镌刻于何朝代,虽无史料可证明,但在石梁上(“石鱼”旁)却有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七三年)的题字:“二月石鱼见”,故一般称此“石鱼”为“唐代鱼”或“唐代  相似文献   

2.
上犹石鱼     
石鱼,是一种小型鱼类栉虾虎的幼鱼,头部扁平,体纤细,前部浑圆后侧扁,体长寸许,形似玉簪,色白如银,是生长于河流溪水中的淡水鱼,被称为地球冰川时期的活化石。石鱼主要产于上犹、崇义山区库溪中。它的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只能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无任何工业污染的溪水中才能繁殖生长,它是大自然的珍品,现存数量稀少。据《上犹县志》记载:石鱼,不但肉质肥嫩、鲜香可口、滋味鲜美、风味独特,是居家、宴客的上等佳肴,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之特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B、钙、磷、铁等元素,…  相似文献   

3.
徐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77-6278
书法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在明清苏州园林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以苏州园林为例,阐述了书法题刻在园林中的装饰和意境深化作用,概述了书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制、题写技巧等。  相似文献   

4.
冯邦朝  苏仕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91-18393
在了解百色学院性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地理位置和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通过建筑、植物、雕塑、园林小品和楹联题刻等景观元素进行文化内涵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工厂企业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企业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美化作用,而且也是体现企业历史、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文章主要探讨了植物、园林小品、楹联题刻等在工厂企业绿地景观中体现文化底蕴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 澳洲宝石鱼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是浙江省新昌县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从澳洲引进试养成功的淡水鱼新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由于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故称之为“宅石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与绘画、诗词歌赋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园林的美通过诗词得以精炼,诗词的内涵借园林的美得以表达。园林的文学艺术之美是园林内在美的精髓,园林中的楹联、题刻、碑帖和绘画等就是中国式园林文学艺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长江(鱼岁)phoxinus lagowskii variegatus (Gunther)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一种适应于山区峡谷河流生活的鱼类。在我国的东北、华中、西南地区均有分布。群众称为麻子鱼、木叶鱼、土鱼和石鱼。国内对长江(鱼岁)的形态、生态方面已有文献记载,但胚胎发育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一九八二年四月至七月在神农架地区所进行的胚前和胚后发育的初步观察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  相似文献   

10.
条纹鲈属鲈形目,鲈科,又称条鲈、线鲈、条纹石鱼旨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身体两侧有非常明显的沿体长分布的七八条条纹而得名.条纹鲈适宜水温4℃~36℃,适宜生长水温18℃~32℃,能耐低氧,pH值耐受范围为7~10,在淡水或半咸水条件下均可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广温性、广盐性、食性杂、易捕捞等特点,且体色鲜艳,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介绍了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探讨其发展对策,并建议该市:(1)收集与整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着重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领衔申报砖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实现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双重保护;(5)重点建设通城县麦市镇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6)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7)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8)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相似文献   

12.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联合国一项标志性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认可而备受各国和学界关注。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播理念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有鉴于此,本文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现存的受众认知不强、教育普及度不高等问题,在总结学术研究诸多进展基础上,拟建立契合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特点的三类活态保护与传承模式:多元化分众化传播模式、传受互动的传播模式、激励受众参与的传播模式,以积极回应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以期从传播视阈下,探索能成功地融合多路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而不断完善其活态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林业文化遗产的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我国农林业文化遗产传播现状分析,分析现阶段农林业文化遗产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发现对农林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林业文化遗产传播理念落后、传播理念滞后、传播模式单一被动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农林业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的转变,要实现政策驱动,需更新传播理念,加大数字化传播,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5 G网络和数字技术,加强高质量视频作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15.
陈静  安佑志 《农学学报》2016,6(12):95-100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方面,介绍了湖南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并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农业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文化产业、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了该区域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针对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运用SWOT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是一种可持续性开发。针对优势和机遇,提出了设计多样化的开发模式、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健全文化旅游市场机制的对策;针对劣势和风险,建议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形体艺术;其次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进而说明了其保护的价值;最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是全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历史久的特点。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全球价值。今后,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和永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如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开展合作、严格保护和严加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郑柳青  陈兴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81-8783
辨析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运用大量案例解剖了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性,并探讨了2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指出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