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了高住低训对骨骼肌生长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将SD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组、高住低训组,每组6只,常氧运动组进行4周的跑台运动,低氧暴露组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低氧暴露12h,高住低训组每天运动后1h进行低氧暴露。结果发现,4周后高住低训大鼠骨骼肌质量及总蛋白含量下降,IGF-1蛋白含量下降,这表明高住低训抑制骨骼肌生长可能与运动、低氧调控骨骼肌IGF-1蛋白水平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常氧和低氧(常氧安静组、间歇常氧运动组、持续常氧运动组、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运动组和持续低氧运动组)环境中,建立肥胖造模SD大鼠暴露和水槽游泳运动方案。游泳训练持续8周,每周5d,每天定时称测大鼠24h内饲料消耗量;训练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体重、体长及内脏脂肪重,并采血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瘦素。结果表明:常氧运动后肥胖大鼠摄食量增加,而与其相对的低氧运动大鼠摄食量却减少;常氧和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均有很好的减重作用,低氧运动较常氧运动作用更加明显,而以持续低氧运动效果最佳;常氧、低氧运动和单纯低氧均引起肥胖大鼠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和胰岛素降低或呈降低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和瘦素升高或呈升高趋势;大鼠内脏脂肪积累与体重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 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 ,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 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 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 降(P < 0.05,P < 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 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为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对照,应用mATP酶法测定常氧及急、慢性低氧条件下甘肃鼢鼠肌纤维类型及不同类型肌纤维横截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甘肃鼢鼠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急、慢性低氧对甘肃鼢鼠肌纤维组成及横截面积无显著影响;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Ⅰ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Ⅱa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急、慢性低氧处理后,甘肃鼢鼠SDH、LDH活性较常氧组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低于SD大鼠(P0.05);甘肃鼢鼠Mb含量与常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高于SD大鼠(P0.05)。【结论】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的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有明显的低氧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新兵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名新兵按年龄、身高和体重配对,随机分为牛磺酸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牛磺酸组每天口服牛磺酸胶囊6.0 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6.0 g,均服14 d。于试验前后检测各组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后3 min心率、血乳酸浓度、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活力和GSH-Px活力。结果两组试验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除RBC-SOD活力外,其余各项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磺酸能对抗机体运动后的自由基损伤,提高新兵的运动能力,有助于提高战士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由于常出现低氧和高氧的情况,为了解溶解氧变化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影响,本试验检测了低溶解氧(3 mg/L)、对照组(8 mg/L)、高溶解氧(14 mg/L、20 mg/L)条件下半滑舌鳎呼吸、生理生化指标和组织结构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氧组半滑舌鳎在24h内呼吸频率显著增加,而高氧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在第七天低氧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氧组呼吸频率随溶解氧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第十四天后,低氧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高氧组呼吸频率随溶解氧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低氧组和高氧组较对照组均出现上皮细胞层增生现象,高氧组半滑舌鳎鳃组织较对照组出现较多空泡现象。低氧组肝脏组织结构异常,肝细胞广泛疏松水肿,细胞轮廓不清晰,而高氧组肝细胞轮廓清晰,胞浆红染,未见明显变性。低氧组血液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5),红细胞比积较对照组减少(P>0.05)。高氧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研究蒺藜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随机选择的40只SD大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药物组以及药物+运动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以及药物组大鼠不进行运动,其余两组大鼠均进行大强度的耐力运动,并分别在运动前以及运动后30 min以及2 h检测大鼠的血乳酸以及血糖。运动最后一天进行力竭运动,记录此两组大鼠力竭时间。运动结束后3 d后取其血,检测大鼠血液中的血浆睾酮、血红细胞以及Hb。之后处死大鼠取其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比较两组大鼠上述两肌的重量以及其蛋白浓度。结果表明:第4周时药物+运动组的大鼠体重水平与运动组相比有明显增加;在4周的耐力运动后,药物+运动组大鼠的运动时间、血浆睾酮水平、腓肠肌蛋白浓度以及30 min时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单纯运动组;药物+运动组大鼠的比目鱼肌蛋白浓度、两组肌肉的相对质量、血乳酸水平、2 h时的血糖水平、血红细胞数以及Hb含量与运动大鼠组无明显差异,药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乳酸水平、血红细胞计数以及Hb含量并无明显差异。蒺藜提取物可明显提高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运动能力,蒺藜提取物对运动大鼠的血红细胞以及Hb含量未表现出明显影响;蒺藜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显著增加运动大鼠的血浆睾酮水平、腓肠肌蛋白浓度以及运动后的血糖水平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山药多糖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药多糖的抗应激作用及其机制。将120只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山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只小鼠每天分别以0、100、200、400 mg/kg的剂量饲喂山药多糖,试验期30 d,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运动后肝糖原、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山药多糖各剂量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运动后肝糖原含量均提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中、高剂量组均极显著提高,力竭游泳时间分别提高99.03%、199.64%,运动后肝糖原含量分别提高73.44%、154.39%;运动后山药多糖各剂量组小鼠体内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均降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中、高剂量组均极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28.44%、43.75%,血乳酸含量分别降低15.22%、24.29%。可见,山药多糖具有显著的抗应激作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斑马鱼核糖体蛋白应对低氧胁迫的生物学功能,对低氧胁迫和常氧条件下斑马鱼(Danio rerio)鳃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检测了低氧胁迫与常氧条件下斑马鱼鳃转录组中核糖体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浓度的低氧胁迫下,斑马鱼鳃组织中60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其中大亚基核糖体蛋白基因35个,小亚基核糖体蛋白基因25个。在低氧胁迫下斑马鱼鳃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的前15条通路中,均包括核糖体蛋白基因,且其中的5条通路与核糖体蛋白组装合成相关。在富集到“translation”GO通路中,富集到44个核糖体蛋白基因。另外,利用前期筛选出的低氧条件下斑马鱼鳃中显著低表达的2个miRNAs,针对低氧下表达量显著上调的60个核糖体蛋白基因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表明:斑马鱼miR-455-3p可以同时靶向核糖体蛋白基因rpl13和rplp1来调控斑马鱼对低氧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鱿鱼M UCIN型糖蛋白的抗疲劳作用,分别以不同剂量的鱿鱼M UCIN型糖蛋白经口给予昆明小鼠连续灌胃4周,研究鱿鱼MUCIN型糖蛋白对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LC)、血糖(GLU)、血乳酸(LD)含量和血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等反映疲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增加运动后小鼠LC的储备量和GLU含量,增强LDH的活性,降低LD的含量,减少乳酸在肌肉及血液中的堆积,延缓疲劳的发生。说明鱿鱼M UCIN型糖蛋白对小鼠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飞  章生根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08-17610
选择1日龄爱拔益加(AA)商品肉鸡135只,随机分成3组(A、B、C),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洛克沙生和750 mg/kg 10%金霉素;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大蒜素,研究大蒜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大蒜素组在21、42日龄都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21日龄料重比(P<0.05),但42日龄料重比降低不明显,采食量在42日龄明显增加(P<0.01);与B组相比.21日龄大蒜素组也能显著提高肉鸡体重(P<0.01)、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在42日龄大蒜素组也使肉鸡体重、日增重增加,料重比下降(P>0.05);与A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大蒜素后肉鸡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提高(P<0.05),但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有所下降(P>0.05);与B组相比,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效价也有所增加(P>0.05).这说明大蒜素具有促进肉鸡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在繁殖周期中组分的变化规律,测定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中皮质醇、免疫球蛋白M、总蛋白、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体表黏液中皮质醇、免疫球蛋白M、总蛋白、乳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均受亲鱼性别和繁殖时期显著影响,且繁殖时期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幼鱼平游期,5种组分含量在雌雄亲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七彩神仙鱼开始"喂奶"后其体表黏液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雄鱼会分泌更多的营养与免疫组分来满足幼鱼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 600 m速度赛,试验马以(11.75±0.87)m/s的平均速度完成比赛。赛前安稳状态下和赛后即刻测定心率和呼吸频率,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采集血浆的质谱,采用非靶向性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代谢物。【结果】与赛前心率(39.80±0.40)bpm、呼吸频率(14.00±1.80)bpm相比,3 600 m速度赛赛后即刻试验马心率(80.80±7.70)bpm、呼吸频率(78.80±3.90)bpm显著升高(P<0.05)。与赛前相比,试验马赛后即刻部分血浆代谢物产生显著变化,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五糖和葡萄糖醛酸间转化、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鞘脂代谢等生化代谢途径(P<0.05)。【结论】伊犁马3 600 m速度赛前、赛后血浆样本的LC/MS代谢谱存在差异,差异代谢物...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施氮增产10.5%~22.9%。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氮(N)量为180.3 kg·ha-1。不同施氮水平较不施氮均能明显增加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1%~13.3%(平均10.6%)、22.1%~39.1%(平均29.9%)和25.0%~40.7%(平均35.0%),其中施氮175 kg·ha-1时蛋白质含量最高(10.75%),施氮125 k  相似文献   

16.
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中鱼油对大黄鱼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中鱼油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肌肉和肝脏总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以鱼油含量6%组(A组)为对照组,菜籽油替代16.67%(B组)、33.33%(C组)、50.00%(D组)、66.67%(E组)及混合植物油(棕榈油∶紫苏油∶菜籽油=3.6∶2.5∶1)替代66.67%(F组)鱼油为实验组,共6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大黄鱼幼鱼[初重(0.65±0.11)g]50 d。结果表明,植物油处理组(B、C、D、E和F组)的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D组和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各处理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植物油替代鱼油显著影响肌肉粗蛋白含量,A组的粗蛋白含量最低(58.9%±0.41%);各组粗灰分无显著性差异;植物油替代鱼油不影响肌肉与肝脏的总脂肪含量,但显著影响肌肉与肝脏的脂肪酸组成。随着菜籽油替代水平的提高,肌肉中18∶3n3以及肝脏中18∶1,18∶2n6,18∶3n3的绝对含量显著提高,而EPA和DHA绝对含量均显著下降。与相同水平的菜籽油替代组相比,混合植物油替代组肌肉中EPA、DHA以及肝脏中18∶3n3的绝对含量显著升高,而肝脏中EPA和DHA的绝对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66.67%的菜籽油或者植物混合油替代鱼油饲养大黄鱼幼鱼6周不影响其生长但降低鱼体的脂肪酸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富硒鹅肥肝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富硒鹅肥肝对大鼠高脂血症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体重为150—18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喂养5 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肥胖模型组、鹅肥肝组(低、中、高剂量)和富硒鹅肥肝组(低、中、高剂量),共8组,每组9只;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每天按20 g?kg-1BW灌注蒸馏水;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10、20、30 g?kg-1BW灌注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灌胃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它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后,测定大鼠的成长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肾周脂(P<0.05);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肾周脂、睾丸周脂、睾丸周脂率、体脂肪和体脂率(P<0.05)。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的体长显著低于鹅肥肝低剂量组(P<0.05)。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脂(TG)的含量(P<0.05),鹅肥肝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P<0.05)以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值(P<0.01),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的含量以及AI的值(P<0.05)。富硒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的含量(P<0.05)和AI的值(P<0.01);富硒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的水平(P<0.05)和AI的值(P<0.01)。与鹅肥肝低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极显著的降低大鼠的AI值(P<0.01)。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LA的活性(P<0.05);鹅肥肝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HL和LA的活性(P<0.05)。富硒鹅肥肝低、中剂量组可以显著的提高LPL和LA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LP的含量(P<0.05);富硒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LA、LPL和HL的活性(P<0.05)。与鹅肥肝低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低剂量组能显著的提高LPL和LA的活性(P<0.05)。与鹅肥肝中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LPL(P<0.05)和LA的活性(P<0.01)。与鹅肥肝高剂量组相比,富硒鹅肥肝高剂量组能显著的提高LPL的活性(P<0.05)。与肥胖模型组相比,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以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修复效果最佳。【结论】鹅肥肝和富硒鹅肥肝均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肝脏组织具有明显的修复功能;富硒鹅肥肝的修复效果优于鹅肥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谷饲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奶公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90头体重197 kg左右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低粗、中和高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试验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相同,精粗比(干物质基础)均为90﹕10。预试期10 d,正试期193 d。【结果】(1)试验Ⅲ组的眼肌面积比试验Ⅰ组提高了6.69%(P<0.05),各试验处理对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及胴体产肉率无影响(P>0.05)。(2)试验Ⅲ组失水率比试验Ⅰ组显著降低了9.01%(P<0.05);剪切力及蒸煮损失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肉pH、肉色、色度及色相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4)试验Ⅲ组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分别比试验Ⅰ、Ⅱ组降低了14.58%(P<0.01)和9.68%(P<0.05),且试验Ⅲ组的棕榈酸(C16:0)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分别比Ⅰ组增加了14.16%和17.42%(P<0.01),油酸(C18:1n9c)含量分别试验Ⅰ组提高了28.89%和30.19%(P<0.01);试验Ⅱ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M/S)显著高于Ⅰ组(P<0.05),试验Ⅲ组M/S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能够提高荷斯坦奶公牛眼肌面积,增加背最长肌MUFA含量,降低SFA含量,对奶公牛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饥饿对日本囊对虾补偿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和再投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1-6 d的过程中,日本囊对虾体重、脂肪含量均有所下降,而水分、灰分含量却有所增加,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束时各饥饿处理组体重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虾体的生化组成均接近或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各饥饿处理组虾的生长率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各饥饿处理组虾的摄食率在6 d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后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而食物转化率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日本囊对虾继饥饿后再恢复饱食出现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摄食率的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糖蜜(0%、5%、10%)和稻草、麸皮、米糠复合添加物对新鲜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糖蜜明显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降低了铵态氮和总氮的比值以及饲料的pH值,添加5%糖蜜组、10%糖蜜组的各项指标与不加糖蜜组(0%)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糖蜜后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也均下降,但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5%、10%糖蜜组之间的平均乳酸含量、平均pH值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添加糖蜜后,同麸皮、米糠相比,添加稻草极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1);不加糖蜜时不同的添加物则无显著差异,水分含量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农副产品添加量大时,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