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的质量和价格,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大青叶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中水溶性有效成分尿苷、鸟苷的含量;并进行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水溶性浸出物比较以及与大青叶配方颗粒价格的比较。结果 5种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的尿苷、鸟苷含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均存在差异,大青叶饮片以安徽、河北产地为最高;4种大青叶配方颗粒水溶性成分尿苷、鸟苷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与安徽、河北两地大青叶中药饮片中尿苷、鸟苷含量基本一致;相同剂量的配方颗粒的价格为传统中药饮片价格的1.5~2.5倍。结论 大青叶传统饮片质量以安徽、河北的为佳,与大青叶配方颗粒质量基本一致而价格较低。临床中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用药方便及经济承受能力,酌情选用大青叶传统中药饮片或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情况。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组、中药饮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中药配方颗粒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颗粒,中药饮片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饮片,对照组单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降低(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疗效相当。结论 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血浆BNP含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少,3个月内复发率低, 服用方便,临床安全性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其中中药组失访5例,西药组失访8例,最终纳入统计的有效病例为中药组35例、西药组32例和联合组40例,中药组给予单纯加减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治疗,西药组给予单纯抗菌素治疗,联合组给予加减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3组均治疗5 d,观察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及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显效率降低、联合组显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咽痛、扁桃体肿大、咳嗽、便秘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降低,联合组咽痛、扁桃体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联合组咽痛、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脓点、咳嗽、便秘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可缩短疗程,优于单纯中药或抗菌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统计学Meta分析,对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全面检索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随机试验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对使用中药复方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指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但由于入选文献质量偏低,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故需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组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甲硝唑凝胶治疗,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状积分、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红斑、丘疹脓疱、瘙痒、毛细血管扩张、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治疗玫瑰痤疮起效快,疗效好,维持疗效时间长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乌紫解毒颗粒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5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乌紫解毒颗粒口服,治疗4周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损积分、瘙痒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乌紫解毒颗粒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能降低血清TNF-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治疗(肢体锻炼+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淋巴水肿改善效果,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水肿、疼痛、肩部活动受限、乏力、食欲不振)、上肢周径、肩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淋巴水肿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上肢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同时段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可采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有利于减轻不适症状,提高肩部活动能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物白散对Survivin-RNA基因沉默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LV-RNAi 组、Survivin-RNAi-LV组、空白对照+中药组、LV-RNAi+中药组、Survivin-RNAi-LV+中药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细胞凋亡率:Survivin-RNAi-LV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LV-RNAi组(P<0.05);Survivin-RNAi-LV+中药组与空白对照+中药组、LV-RNAi+中药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Survivin-RNAi-LV+中药组高于Survivin-RNAi-L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细胞的24 h迁移率:Survivin-RNAi-LV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V-RNAi组(P<0.05);Survivin-RNAi-LV+中药组与空白对照+中药组、LV-RNAi+中药组比较,其结果明显低于后两组(P<0.05);Survivin-RNAi -LV+中药组与Survivin-RNAi-LV组比较,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沉默转染,增强了三物白散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和抑制其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宗文  袁勇  卢茜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391-1395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6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各30例,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口服治疗(0.5 mg/次,1次/日,连续治疗6个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方口服治疗(1剂/日,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含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情况。结果 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LN、PC-Ⅲ、Ⅳ-C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均升高,联合组升高程度高于单药组,CD8+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5、IL-16、TGF-β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补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临床证候,能够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以及能延缓肝纤维化,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将120名COPD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Borg评分变化情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 用力呼气容积(FEVl)、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以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对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org评分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l、FEVl/FVC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相比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情况,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2002-2013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库,针对中医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断增长,但中医执业资格占比仍有待提高,医院床位数和人员配比较低。结论 中医药人力资源是保障中医药服务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其培养的研究与规划,关系到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机制,分析临床现行的处理策略,加深对薄型子宫内膜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整理、分析最新薄型子宫内膜的中西医研究文献成果。结果 当代医学对薄型子宫内膜病因机制阐述颇多,处理策略多样,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还未形成统一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多以补肾活血为大法,显示出较好的优势。结论 学者对薄型子宫内膜病因的认知尚未形成共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效果各异。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较西医治疗,中药、针灸具有多靶点整合,整体网络调节等优点,成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肱骨近端骨折后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常规组67例,中医组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效果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中医组的平均愈合时间(6.4±1.5)周显著短于常规组的(7.1±1.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中医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优良率89.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1%(P<0.05);术后6个月中医组患者的肩关节后伸、外展上举、外旋程度、运动范围、功能及Nee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纳入严重膝关节炎首次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行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冰敷;B组行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口服塞来昔布、冰敷;C组行术前中药内服+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中药内服、冰敷。分析各组术后不同时间活动、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 3组术后24 h、48 h、72 h,B、C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48 h、72 h,B、C两组患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KSS评分结果:B、C两组KSS评分均高于A组,而C组KSS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术后2周内出现的恶心、呕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皮肤坏死感染情况。结论 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在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比较理想且未提高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骨转移癌痛是由晚期恶性肿瘤转移到骨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痛势剧烈,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西医治疗以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且显效迅速,但是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产生多种毒副反应,而中医治疗能够缓解西医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且有一定的止痛、抗肿瘤作用,临床上与西医联合使用则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增效减毒、痛瘤同治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以本校2014级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2班学员(45人)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按照部署,组织学员完成由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参与的“问诊”和“诊法+辨证”两次实训课的教学任务,再通过实训成绩考核表、课后学生的感想、带教老师看法等方式反馈信息。结果 参与师生一致认为在中医诊断实训课中引入真实病人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结论 真实病人担任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大鼠进行不同中药复方的常压耐缺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各中药复方和枸杞子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P<0.05),其中复方3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复方3在提高大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同时又能降低血液红细胞和Hb增加率,升高缺氧大鼠血液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各中药复方对缺氧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各中药复方的耐缺氧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SOD、GSH-PX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