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存在不足,而拓展大学语文“第二课堂“能对大学语文教学起到重要辅助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本文就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的造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合理定位,并深入开展课程自身的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改革新途径,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平地位,创新教学改革新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过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培养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综合素质,并与科技素质教育相融通的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突出情感、道德、责任感和价值观教育对人文素质培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突出应用性,注重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有别于中学的语文课.针对理工医农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文学素养为己任.无论是在教科书的编排,还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无不体现这一特点.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尽可能地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眼光来引导学生评判人物和作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深切地体会到:引导学生去学,远比强迫学生去学效果好.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很好的作用,以下便是笔者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目的是为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在这一类院校中,语文课是基础课,它的存在就好像是点缀一样,近些年更是提出了“一切都要为专业服务”的口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备受冷落,学校不重视、学生不知学,直接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的下滑.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从教育的作用、大学语文的讲授内容以及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法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提高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应成为每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运用大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完成审美情操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播。本文主要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对大学生爱国情感、人格精神、审美情趣的培养,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孙雪梅 《河南农业》2015,(16):25-25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专业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好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要求走与专业结合的道路,所以在每个不同的专业也应有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文化。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语言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人才,属于定向性的培养,学生学成毕业后就可以就业,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在人文修养的提高与人文素质的锤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给专业素质和专业实用技能的培养造成了影响。因此,要注重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指社会中的人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素质,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而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人文素质的提高对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又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体育教学日益受到关注,事实证明,体育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体育专业课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因子,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高校体育教师要极力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体育学科优势,强化人文精神培养,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声。主要措施包括:教师要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强化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文性、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状,同时肩负着提升大学生语文素质、个人素养的重任,因此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遇到一定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复到语文使用的本源——阅读,或能够帮助大学语文教育者和学生找寻到一条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本文认为,在图式理论的指引下,通过阅读积累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提升语文基础能力与语文素养,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达到"以语文育人"的重要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沟通能力、文化内涵、学习方法、情感体会等,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人文素养的含义,并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强化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做好这方面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出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为农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学院极其重视人文素质培养,但人文课程学时数较低,毕业生对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满意度不高,师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整体水平认可度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调整人文素质类课程的选课方法和授课方式着手;注重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的科研能力及专业水平,并鼓励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团队、学生积极参与到人文环境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引导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导引与建构,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施帅  姚悦  张伟 《河南农业》2014,(12):4-5
部分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目标的培养,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养成,而忽视对学生意志、情感和价值观等内在素养的培育,忽视了"做人"素质的培养。通过对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求对现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突破,构建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带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外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通识教育逐渐为学者所重视与研究。改变传统专业课程教育理念,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品格的培养,是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信息化翻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人文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探讨该模式下人文通识教育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加强教学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育人文精神、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从执教者的角度来说,要想打破大学语文课程山重水复的尴尬处境,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执教者要奉行“大语文”教学观,立足文化视角进行教学,深入挖掘课程的文化品质,以“文”化人,就能激活教学内容,从而唤醒师生的创造激情.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人文社科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学术界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体现于学科功能、教学实践等方面。本文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集中在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化的,必须将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原理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对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实践精神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