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带农业科学》2010,(10):F0002-F0002,F00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种苗组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隶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海南省最早从事种苗组培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企业。已在海南省主要香蕉种植区设立香蕉组培袋装苗生产基地15~18个,基地面积约11hm2。到2007年,中心香蕉组培苗海南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成为海南省香蕉种苗供应最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剑麻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剑麻组培苗的移栽及袋装苗培育技术,探讨改革传统的珠芽苗或钻心苗经密植到疏植再到大田种植的育苗技术,改为培育重1-2kg或苗高达40-50cm的组培袋苗直接上大田种植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海南香蕉组培苗袋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南香蕉组培苗袋苗培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并指出,提高香蕉组培苗袋苗培育生产效益的最根本有效的途径,在于改进育苗技术,提高袋苗的质量、成活率、出圃率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4.
《热带农业科学》2010,(12):F0002-F00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种苗组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隶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海南省最早从事种苗组培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企业。已在海南省主要香蕉种植区设立香蕉组培袋装苗生产基地15~18个,  相似文献   

5.
香蕉组培苗培育出来后不能直接移栽于大田中,只能对组培苗进行逐步炼苗,使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种由瓶移入大田的炼苗过程称为香蕉组培苗的假植.假植是阻碍香蕉发展的技术难题.现将香蕉组培苗假植技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马铃薯组织培养苗(组培苗),由于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整齐一致,高产、优质,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马铃薯主要生产国都采用这一技术.为了长期保持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需生产无病毒基础种,组培苗的培育则是种薯生产的基础.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院从2002年开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在多年研究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蕉组培苗假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为提高香蕉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要进行1万亩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等特点.香蕉组培苗在移植大田时,应进行组培苗的假植,培育至组培苗有18张小叶时,再移植到大田种植,才能保证种植苗的成活率,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其假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珍稀濒危药材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铁皮石斛茎段为试材,比较植物激素浓度配比、人工光源、炼苗驯化方法等对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影响,摸索出一套可进行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优选出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最适条件。结果 (1)组培各阶段最佳培养基:原球茎诱导:MS+BA 2.5 mg/L+IBA0.2 mg/L;原球茎分化:MS+BA1.5 mg/L+NAA1.2 mg/L+5%香蕉汁;壮苗生根:MS+NAA 0.15 mg/L+5%香蕉汁、MS+NAA 0.20 mg/L+7.5%香蕉汁、MS+NAA 0.25 mg/L+10%香蕉汁(分阶段补加);(2)人工光源:组培特定光谱节能灯;(3)炼苗方法:水培驯化炼苗。结论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种苗组培育苗周期,解决了从组培苗到大量栽培的技术,该方法简便易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香蕉组培苗玻璃化现象成因之一——培养基pH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尤其在农业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香蕉组培苗生产是目前最成功的组织培养产业之一,而组培过程中出现的玻璃化(过度含水化)、褐变和菌类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1]。二十多年来,人们虽然对组培苗玻璃化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并得出影响玻璃苗的因素有激素水平、琼脂或卡拉胶用量、温度、光照等,但到目前尚未找到克服措施。本试验是通过测定培养基pH值,对香蕉玻璃苗进行研究,探讨香蕉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成因和找出初步解决措施。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巴西、8818香蕉品种。1.2方法首先选取香蕉玻璃苗并将其分为好苗、中…  相似文献   

10.
玉簪属植物工厂化组培育苗关键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玉簪植物工厂化组培苗培育苗的关键环节,加快其快繁技术的发展,基于玉簪属植物离体快繁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规模化组培快繁生产实际,阐述并总结了玉簪属植物组培快繁中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玉簪属植物组培苗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香蕉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健康、优质香蕉组培苗一、二级苗的培育技术,以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国际著名的切花品种。四季开花,品种花色多,适应性强。近几年随市场需求增大,国内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非洲菊广泛采用组培快繁技术生产种苗,组培苗通过无土栽培养护培育成商品苗,供花农种植。为了提高组培苗的养护技术和保证种苗生产质量,笔者对不同配比的基质、补充养分和基质重复使用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红掌组培苗两种生根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掌组培中组培苗两种生根法(传统的瓶内生根与瓶外直接生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长势和移栽成活率及苗的质量;瓶外直接生根则有利于降低红掌组培的生产成本,提高组培苗的产量和缩短苗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5.
由于香蕉组培苗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带病毒,高产优质,生长成熟期一致,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种苗90%以上是组培苗。近年来,在技术研究上,以提高香蕉组培苗的有效繁殖率和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较深入地研究了光照、气体环境特别是容器中的CO2对分化苗的增殖、生长和苗质的影响,采用了促进组培苗从异养向光养转化的培养技术,提高了移栽成活率和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目前植物常规茎尖组织培养的技术繁琐、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使植物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为农业栽培生产提供优质生产用苗,采用对比试验法,在植物茎尖组培的初代接种、试管苗驯化和培养基配制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和廉价替代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组培技术相比,植物茎尖组培新技术有简化工作程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1栽培技术 在育苗方面,香蕉组培苗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全球香蕉产业的发展。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香蕉组织培养基质配方的改进和激素、光温调控,以建立高效组培体系,提高组培繁殖遗传稳定性。在人工种子合成方面。印度的NRBC曾利用体细胞胚微胶囊包埋技术合成香蕉人工种子。并对其萌发及贮藏的适宜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香蕉组培苗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工厂化大量繁殖出高纯度无病毒优良种苗 ,它与吸芽苗相比有许多优点 :一是繁殖系数高。香蕉组培苗能以工厂化的方式生产 ,满足大规模生产对良种的需求 ,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更新换代。二是纯度高 ,不带病毒。香蕉组培苗是采用健康无病毒的吸芽苗分离后脱毒培养而成 ,从而保证了种苗本身不带病毒 ,使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等毁灭性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三是速生高产。香蕉组培苗的繁殖材料选用了优良品种 ,因而种苗本身具备了优良的遗传基础 ,定植后在水肥充足的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香蕉组培苗二级苗的假植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在假植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进入了新的调整巩固、整体提升的阶段,主要体现在,香蕉种苗组织培养技术和高产稳产技术广泛应用,加工采收技术明显提高,香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由于香蕉组培苗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带病毒、高产优质、生长成熟一致、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香蕉种苗90%以上是组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