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力化养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蚕茧、蚕丝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丝绸出口,每年为国家创汇仅次于石油,占第二位。蚕茧、丝绸生产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当前,国家提出要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对外贸易,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蚕茧生产乃外向型农业之一,充分利用我国良好的自然资源、农村富余劳力,  相似文献   

2.
养蚕,是我国农村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蚕丝的用途,除可供人们衣着外,在工业、医药卫生、国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功用。我国蚕茧、蚕丝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丝绸出口为国家创汇的主要商品。蚕茧、丝绸生产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提出要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对外贸易,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蚕茧生产及外向型农业之一,充分利用我国良好的自然资源。农村富余劳力,发展养蚕生产,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目前我国养蚕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化工较多,日劳运值不高。本研究,探讨将每日给桑6—4回,减少为二回的省力养蚕,取得与多回育同样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蚕蛹综合开发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夏未铭 《中国蚕业》2003,24(1):12-15
蚕丝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建国以来蚕丝产品出口创汇累计达300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全国产茧45.5万t,生丝约6万t.2001年中国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中预计到2005年,蚕茧产量达到55万t,生丝产量达6.2万t;到2015年,蚕茧产量将超过60万t,生丝年产量将达到8万t以上。通常缫制1t生丝可得1.5t干蚕蛹,蚕蛹产量非常可观。同时随着蚕丝业的进一步发展,蚕蛹的产量将会更大,因此开发利用蚕蛹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南阳蚕业发展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丝业是我市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并不断发展蚕丝生产技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为蚕区人民脱贫致富立下汗马功劳,为南阳农业、农村经济的振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蚕丝业得到迅猛发展,蚕茧、丝绸、丝毯产质量均有了很大提高.进入新世纪,即将加入WTO,为蚕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南阳蚕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1、南阳蚕业发展的机遇 1.1 茧丝绸行业隶属于大纺织,蚕丝及其制品是大纺织中独具中国特色,出口比例甚高, 在世界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传统出口商品.我国蚕丝年产量5万吨,占世界总产60%以上.蚕丝出口每年约3~4万吨,创汇30亿美元左右,占世界丝绸出口总量的60%以上. 1.2 加入WTO将对丝绸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吸引掌握着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组建跨地区的丝绸集团,充分利用茧丝绸资源,增强茧丝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出口企业的贸易环境和丝绸贸易条件.我国加入WTO有利于建立世界丝绸的自由贸易新秩序,有利于丝绸贸易额的稳步增长.受美国经济拉动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复苏,给国际和国内丝绸消费市场带来了转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1蚕丝业管理科学发展现状 1.1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蚕丝业发源于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在汉、唐时期形成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文明传播史上的一颗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蚕茧、生丝产量1996年分别占世界的70.2%、63.29%,分别达到47.1万t和4.0万t.由于蚕丝业生产主要为出口产品,据统计,1949年到1996年间,我国蚕丝创汇累计达363.5亿美元,约占我国现有外汇贮备的1200亿美元的30%,可见该产业对我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蚕丝业是一项资源可以再生、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符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产业.  相似文献   

6.
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绸为我国传统蚕业.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的考证,我国蚕业已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加速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进程,蚕丝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以此作为一种创汇富民的速效性市场农业,蚕区各地(市)县也将蚕桑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直到1994年上半年,蚕茧、丝绸仍是上升趋势,但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茧价下跌的滑坡现象;1995年全年一路下滑,到1996年形势仍未好转.这是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使国内外茧丝绸行情  相似文献   

7.
《北方蚕业》2000,21(2):53
桑蚕丝绸是我国外贸出口居世界首位的传统产业,蚕桑生产是当前国家重点开发中西部地区和建设山川秀美工程首选的生态经济产业之一.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对蚕茧干燥设备、工艺技术的要求愈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蚕茧干燥设备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蚕茧干燥设备专业科研机构尚属空白,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的成立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将促进陕西及北方地区蚕茧干燥设备与科技的进步 ,以及蚕丝业质量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栽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织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建国后,我国蚕丝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蚕丝生产和出口创汇皆在高速增长.1992年桑蚕茧产量达到64万吨,自1981年以来,平均增长8.5%;丝绸出口创汇将30加亿美元,平均增长12.3%.根据目前生产情况,其发展潜力还很大,但在蚕茧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不结茧  相似文献   

9.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一种商品性生产,它很大程度上受着消费,销售的制约。国内外产销市场的变化,都会对我国蚕桑生产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发挥我国蚕茧生产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有计划的发展生产,现从国内外丝绸产销动态、发展趋势及我国蚕茧生产的发展战略等方面。对我国的蚕丝生产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一丝绸是我国主要的传统出口商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便有大规模丝绸商品运销世界各国。一九二一年曾出口生丝9500吨,占全国出口总金额的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蚕丝生产与贸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国达  张纯 《中国蚕业》2001,22(1):61-62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的中南部,国土面积514万km2,人口约5500万.泰国的蚕丝业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自70年代以来泰国蚕丝业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技术援助下得到较快发展,1991年生产蚕茧11284t,生产生丝1611.8t,创历史最高记录.近年来受世界丝绸市场供过于求,茧丝价格下跌的影响,蚕丝业生产规模有所缩小,1997年泰国生产蚕茧7273t,生产生丝1045.9t,是继我国、印度、乌兹别克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茧丝生产国.  相似文献   

11.
关于稳定发展蚕丝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09,40(2):57-58
1蚕丝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茧丝绸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茧丝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蚕丝产品75%以上用于出口。浙江省是我国蚕茧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大省,近年来,桑园面积保持在7.33万hm^2以上。蚕茧年产量维持在7.5~9.5万t,蚕桑产值在20—25亿元,蚕桑产业位居全国领先,桑园面积约占全国9%,居第5位;  相似文献   

12.
蚕茧生产是我县农村商品生产中的骨干项目、生丝出口是我县创汇的拳头产品。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广大群众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建国以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蚕茧生产得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蚕茧生产发展很快、年发种10万余张、产茧量达到2500吨、为丝绸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调整期的我国蚕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华 《蚕学通讯》2005,25(3):23-26
1 我国蚕业生产进入了调整期 我国蚕丝业经过1978~1995年的快速发展,蚕茧产量大幅度地增加,1994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67.4万t,是1978年的17.3万t的3.89倍.1996年后,我国蚕茧产量急剧下降,从1995年的65.6万t下降到1996年的40.3万t.此后,我国蚕茧产量一直维持在40万t的生产水平.我国50多年来蚕茧产量的变化见图1,从中不难看出:从1995年起,我国蚕业生产已经渐渐进入调整期,我国蚕业生产进入调整期,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蚕茧、生丝的生产和进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农业,被称作是米和茧的农业。养蚕不仅是日本农业的重要支柱,而且生丝及其成品也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通过生丝的出口,使日本获得必需的重工业及化工产品。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日本失去了美国这个最大的出口市场。战后的蚕丝业以内销为中心,有了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5.
郑新忠 《蚕学通讯》2001,21(3):41-43
当前 ,蚕丝业已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重要骨干项目。蚕茧商品在我区农村多经项目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居第三位。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 ,蚕丝产业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垄断或数量优势的行业 ,仍将是中国的一项优势产业。据可靠资料表明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纺织产业 (包括蚕丝业 ) ,在我国仍将具有支柱性作用。加入WTO后 ,纺织包括蚕丝绸是受惠最多的产业。机遇大于挑战。进入新的世纪 ,区委、区府决定继续坚持把蚕丝业作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目前 ,蚕茧深…  相似文献   

16.
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与达县丝绸公司合作,遵照省科委开展高产农业百千万工程的要求,确定达县石桥镇作为实施优质蚕茧开发的基点.在1995年丝绸行业极度疲软.茧价低下蚕农收入减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蚕茧质量为中心,以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依靠党的政策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地工作,克服  相似文献   

17.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蚕桑生产存在问题原因和对策陆连华(江苏省射阳县财贸办)一、问题蚕桑生产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骨干项目,蚕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的70%,蚕丝产量占60%,茧丝绸产品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左右局势的主要品种,占世界茧丝贸易总量的90%。据调查,当前农民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蚕丝生产国与出口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蚕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是我国目前单项商品创汇率仅次于石油的一项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蚕茧生产发展迅速,1983年的蚕  相似文献   

20.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对合理利用资源与劳力,增加社队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出口换取外汇,为“四化”积累资金,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当年种桑,当年养蚕,采叶养蚕时间一年长达八个月,又有丰富的柞树和木薯资源,对发展桑蚕、柞蚕、木薯蚕生产,条件十分有利.养蚕投资少,收益快,可充分利用农村附带劳动力,是农村一项很好的副业生产,受到广大社员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