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在黄牛改良工作中,加大了对基层黄牛冷配站(点)的管理力度,实行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主岭市共有31个乡镇,398个村,3140屯,在此范围内,共设176个冷配站(点),有输精员176人。1999年,他们冷配改良黄牛81300头,受配率达62.5%,受胎率达86%,产仔成活率95%,累计改良多创社会效益5500万元。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黄改工作“三率”能否提高,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关键一环。为此,他们把紧紧抓住队伍建设,提…  相似文献   

2.
提高冻配受胎率是加快肉牛改良步伐,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养牛效益的关键措施。本人从2005年开始从事黄改工作,5年来共冻配母牛4150头,情期受胎率达到85%,平均受胎率达到93.5%,取得较好的成效,现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就如何提高冻配受胎率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镇原县畜牧兽医站积极培训人才,引进技术、更新设备,使黄牛受胎头数逐年增多,受胎率连年提高。全县19个黄改输精点,突破了计划任务的5700头,受配母牛6313头,超额10.7%,受胎率由1980年的41.8%增长到1984年的62.4%。  相似文献   

4.
从1974年开始采取冷配(冷冻精液配种)改良当地黄牛,六年来共配母牛9609头,平均受配率54.5%。未完成受胎率80%的指标,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1979年开始采取组群与建立输精点的办法,对提高受配率、受胎率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县母牛组群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小队为单位,母牛分散在小队配种;第二种是在小队建立中心输精点,有条件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繁殖力是指奶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它是奶牛生产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是母牛的生产力,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要提高繁殖力,关键是要提高“三率”既要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以前我国农村广泛实行母牛受配率70%,受胎率80%和产犊成活率90%以上的指标,但实际上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提高“三率”,同时,还应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育成率,缩短母牛各胎的间隔期,延长母牛的利用期。  相似文献   

6.
授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关系到黄牛总的繁殖率,是黄牛改良效果的首要问题,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提高授配率授配才能受胎和产犊。据统计,“三率”的提高对繁殖成活率的增长效果分别为128.57、112.5%、100%。显然,提高授配率是提高“三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奶牛应用冻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个犊,而即使应用人工冻配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下面就根据安达市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三率”即黄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三率”是决定繁殖力的基础,所以“三率”的高低是发展养牛生产的关键。就临沂地区黄牛繁殖技术讲,几年来没有一个较大突破,其“三率”分别在60%、65%和75%左右,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可见繁殖力低是阻碍黄牛发展的主要原因。怎样提高繁殖力?实践证明,政策是前提,营养是基础,技术是关键,计划生产很重要。为促进黄牛发展,现就如何提高“三率”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冻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个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冻配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1影响奶牛“三率”的原因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入不抵出,因此就抑制了…  相似文献   

10.
要想提高母牛冻精配种的繁殖率,达到多配、多怀、多产、多活,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提高母牛受配率1.提高母牛膘情,促进母牛发情,从而提高母牛受配率。当前,母牛的受配率之所以较低,达不到70%,其主要原因是母牛的发情率较低,有一部分母牛因长年不发情而无法参加配种。不发情的母牛多半是膘情不好,体质瘦弱的母牛,俗话说:“满膘才能满怀”就是这个道理。造成膘情差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有的群众养牛不懂技术,仍然采取比较原始的粗放饲养方式,没能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母牛的膘增差,致使母牛受配率降低。为…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发展养牛业的关健,是直接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目前我国要求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达到70%、80%、90%。我们在抓母牛繁殖工作方面,逐年有所提高,如我所一九八四年繁殖母牛45头,受配44头,受配率97.78%,受胎44头,受胎率100%,产犊32头(当年配种部份下年产犊),成活30头、犊牛成活率93.75%。比规定指标,受配率、率胎率、  相似文献   

12.
据我省奶牛基地──富裕县奶牛繁殖专题研讨会汇总的大量资料统计分析,今年该县各乡(镇)母牛受配率、准胎率、产活率分别比去年低8%、10%、5%,尤以受配率低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多年实践经验证明:母牛受配率每提高10%。繁殖成活率可提高7.2%;受胎率每提高10%、繁殖成活率可提高6.3%。显然狠抓受配率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70%的村级技术员仍处在等情阶段、对隐性发情不能及时揭露。塔哈、友谊、二道三个乡镇技术骨干反映:由于去年洪涝灾害。今春干旱少雨、饲养管理差、有50%~60%的可繁母牛在夜间排…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牛的冷配技术以来,牛的受配率、受胎率、产仔成活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内蒙古母牛繁殖率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1母牛繁殖率低的原因笔者在农村牧区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认为,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母牛繁殖率低的突出表现为受配率低、受胎率低、产仔成活率低。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三率”低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1.1基础母牛营养不良是造成母牛繁殖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措施。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三率”不高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母牛繁殖“三率”低的原因 1.1 基础母牛群营养不良。我县处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雪少寒冷干燥、夏短高温多雨伏旱。年平均气温为1.96℃。春秋沿河还低洼易涝。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黄牛生产奶牛(简称“黄改奶”)是指以本地牛或改良牛为母本,以国外引进的纯种荷斯坦种公牛为父本,通过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经过连续几代的级进杂交生产高产奶牛。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迅速扩大辽宁省奶牛存栏数量、提高鲜奶总产量及推动辽宁省奶牛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畜牧业中扩大奶牛饲养规模主要有四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有奶牛自繁;二是进口;三是胚胎移植;四是“黄改奶”。其中“黄改奶”被认为是低成本实现奶牛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的有效途径。辽宁省辽西地区经过调研确定了通过“黄改奶”大力发展奶牛工程,自2004年年初实施“黄改奶”…  相似文献   

16.
黄牛改良的效果,应当首先体现在繁殖率方面。繁殖率由授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这“三率”来体现。统称繁殖成活率。美国、加拿大繁殖成活率的全国水平达70—80%以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胡言吐莫大队1980年337头黄牛的授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5.5%、97.8%和90.6%,繁殖成活率为84.62%。这是我国黄牛改良“三率”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农村养牛中,牛的繁殖改良工作的好坏,突出表现在三率(受配率、受胎率、成活率)上。受配率较低的问题,主要是卵巢机能性疾病所致。为了提高母牛的受配、受胎率,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我站于1986年至1988年从江苏省盐城市兽  相似文献   

18.
奶牛"三率"是指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三率"不仅直接体现冻配效果的好坏,也是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经验,阐述了影响奶牛"三率"的五大因素以及提高"三率"的15项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的技术四川省红原县兽防站(624400)赵光前红原县牦牛的繁殖成活率较低,是个不小的损失。从几个主要环节来看,受配率为70%,受胎率75%,保胎率90%,犊牛成活率90%,显然是受配率和受胎率低。如果把受配率、受胎率也提高到90%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冷配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产仔成活率,应采取综合性的有效措施。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开展冷配效果 1975年开始在我县推广黄牛冷配新技术,六年来,冷配母牛头数逐年增多。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