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微波水提绞股蓝保健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绞股蓝叶片为受试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微波辅助水提绞股蓝主要保健成分(皂甙、多糖、黄酮)的研究,得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 30,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120 min,微波强度中高,微波时间120 s.微波水提绞股蓝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制备标准曲线,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绞股蓝皂苷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不同水平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依次减小,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提取绞股蓝皂苷的影响明显大于乙醇浓度和料液比。直观性分析表明,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2,在40℃下浸提3次,每次2 d。F检验表明,在3个乙醇浓度水平和3个料液比水平内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而温度和浸提次数各水平间的差异显著。[结论]在绞股蓝皂苷的提取过程中,不同提取条件对绞股蓝皂苷的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皂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绞股蓝叶片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设计组合,进行了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皂甙的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皂甙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溶剂pH值为8、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20 min、微波辐射强度中等、微波辐射处理时间180 s。  相似文献   

4.
微波法乙醇提取莲子酚类物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子干品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乙醇提取莲子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液料比1∶10、微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35 s、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浸提,莲子多酚提取率为7.74 mg.g-1。  相似文献   

5.
长裙竹荪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条件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裙竹荪液态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纯化方法及抑菌性,通过正交试验对多糖提取的温度、浸提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Sevage法脱除蛋白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提取温度60℃,浸提时间2 h,液料比30∶1,浸提次数2次;Sevage法脱除蛋白条件为V氯仿∶V正丁醇=1∶0.2,V样品(滤液)∶VSevage试剂=1∶0.25,脱除时间为10 min.该工艺提取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4%.试验还证明,粗多糖有抑菌作用,而纯多糖无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杏仁油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浸出法制油粕中含残油少、粕的质量高、可做为提取蛋白质的优良原料.苦杏仁中脂肪含量为35;~50;,蛋白质含量高,油粕可以作为提取优质蛋白质的原料.试验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杏仁油,通过对比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的提取率,选择了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浸提温度60 ℃,浸提时间80 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7.
核桃楸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核桃楸树叶、树皮和外果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浸提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次数等5个因素对核桃楸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树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浓度60%乙醇,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浸提液体积与样品质量比15∶1,浸提次数4次。核桃楸树皮和核桃楸外果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液浓度60%乙醇,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h,浸提液体积与样品质量比15∶1,浸提次数4次。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明  张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24-6525,6528
[目的]探讨金针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浸提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值等因素对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多糖提取条件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pH值。金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浸提pH值6.0。此条件下多糖得率1.58%。[结论]此提取工艺参数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罗志文  刘娟  张聪颖  赵永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78-13979,13982
[目的]通过试验来提取地鳖虫多糖,用于中药多糖的开发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地鳖虫多糖进行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来选择浸提条件,以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这4个因素做正交试验,用苯酚-硫酸进行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浸提温度对地鳖虫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较小。地鳖虫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0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结论]影响昆虫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要有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和料液比等。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细胞破碎越完全,多糖溶出的越多,所得多糖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0.
赵艳  周强  杨青松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705-1709
[目的]探究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云南野生红菇类食用菌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野生大红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大红菇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因素排序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丙酮∶95%乙醇∶石油醚(6∶3∶1)混合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在0.225 mg/g以上.[结论]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大红菇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赵鹏  欧莉  李稳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72-8473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绞股蓝多糖的工艺。[方法]以绞股蓝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法确定绞股蓝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3℃,液料比26ml/g,时间31min,多糖提取率为3.356%。[结论]该研究首次得到了以超声法从绞股蓝中提取多糖的工艺路线,与传统工艺比较超声法省时、节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的保健成分及其市场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是由日本引进种201甜味绞股蓝,经过种植,采用制茶工艺制成的保健茶,其神奇的保健功效使绞股蓝保健茶成为近年来福建省畅销的地产名货,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就其市场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立绞股蓝与乌蔹莓2种中药相互鉴别的特异性PCR方法,利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对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绞股蓝与乌蔹莓各9份,通过对其叶绿体DNA中trnL-F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相互鉴别的特异性引物,建立特异PCR鉴别方法,并通过加入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对2种中药进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对绞股蓝与乌蔹莓2种中药进行分子鉴别方法,并建立了荧光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DNA粗提取与鉴定试验的材料和试验条件进行探索,为该试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得到普及推广提供帮助。[方法]以鲜茼蒿叶、鲜芍药叶、鲜芹菜叶、鲜枣树叶、干枣树叶、鲜龙爪槐叶、鲜月季叶等多种常见植物叶片为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试验。[结果]在所选择的试验材料中,以鲜龙爪槐叶、鲜月季叶效果最佳;鲜芹菜叶、鲜枣树叶、干枣树叶次之;鲜茼蒿叶、鲜芍药叶亦可以。[结论]该研究提供了几种DNA粗提取与鉴定的最佳试验材料,为该试验简便高效的进行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叶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绞股蓝叶龄的增加与茎叶生长和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绞股蓝采收期应定在400叶龄以上为好。利用叶龄这一指标可以对绞股蓝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其方法简单易行,对实际生产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徽绞股蓝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产8种1变种绞股蓝属植物,种质资源仅次于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皖南山地丘陵和沿江丘陵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多态性。长江以北3个不同产地的绞股蓝酶谱较为相近,而与皖南宣城产的该种植物酶谱有较大差异。皖南山地的几个种酶带数普遍少于江北产的种群,每个种都有各自的特征酶谱。  相似文献   

17.
以甘味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恩五叶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常规硒肥、配合硒肥对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后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kg常规硒肥效果最好,硒含量达到5.865 mg/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dis L.)挥发油,运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迷迭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迷迭香剪成1 cm长的小段、料水质量比1∶15、浸泡时间3h、提取时间4h,此条件下挥发油的得率为1.870%.运用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了迷迭香鲜样和干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二者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材阴干后挥发油品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属5种植物的茎叶结构和总皂苷含量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绞股蓝属的绞股蓝、长梗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广西绞股蓝、五柱绞股蓝5种植物的茎叶结构和总皂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茎叶结构的基本特征相似,各解剖指标只有数量差异,没有种的特异性.茎表皮和皮层厚度与茎直径的比值、维管束面积与茎面积的比值以及维管束外生韧皮部面积与茎面积的比值、叶的栅海比等解剖指标均与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广西绞股蓝、绞股蓝和光叶绞股蓝的皂苷含量较高,长梗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