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平县地处辽宁北部,北接内蒙科尔沁沙地,十年九旱,人均地表水占有量仅为514 m3,占辽宁平均水占有量的2/3,占全国平均水占有量的1/5,年平均降水量513 mm左右,降水利用率仅为51%.主要农作物是玉米,产量受春旱、风沙等灾害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2.
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中南部 ,是山西省主要粮棉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5 5 6 7mm ,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 88 6%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60 6m3 ,为全国人均占有水平 2 5 3 4m3 的 2 3 9% ;全区有耕地面积 43万hm2 (64 5 1万亩 ) ,平均占有量 43 95m3 /hm2 (2 93m3 /亩 ) ,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 16 7%。雨水资源的不足及其与农作物需水时空分布上的错位 ,使得农业灌溉用水严重短缺。1 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临汾地区在节水工程建设上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 ,渠道防渗 ,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从 6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 ,从砌石、混凝土预制板 (槽…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镇供水促进经济发展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85.8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不含黄河客水)311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水资源十分贫乏,制约了我省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河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前景及工程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命脉。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7万 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3。由于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5%左右,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的源泉,国民经济的命脉。工农业和人们生活都离不开水,但是我国水资源人均年占有量仅为270m~3。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1/4,排到世界第88位。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方相继发生水资源危机,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水荒的办法不外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而节流是根本的木的措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量的80%,可见节约农业用水为当务之急. 为了节约用水,我们推荐的NETAFIM滴灌设备是现代化节录型农业的最理想设施.滴灌  相似文献   

6.
1.高精度土地整平技术是实现节水农业的关键措施水是生命之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25%左右的贫水国家,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5%,又由于农业作业手段落后,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70%以上。农业用水浪费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传统  相似文献   

7.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世界上,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 3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而占面积60%以上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最低限1 000m3.  相似文献   

8.
1 我国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只有8%的淡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9%,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0.45亿hm2,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47%,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3%,据统计,我国用水量的70%是农业灌溉用水,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宁夏是全国水资源较为缺乏的省区之一,人均占有量仅228m3,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12,每亩耕地占有量也只有66m3,是全国平均值的1/27,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引黄灌区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耕地质量和农田环境问题以及粮饲争地争水等问题,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联合宁夏农科院合作,承担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基于节水高效绿色栽培模式的智能化作业机械引进与改制》,基于卫星定位技术、北斗导航技术、传感器与精量播种监测等技术,研发了一台饲草免耕播种机,在不回收滴灌带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7万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500m~3,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接我国耕地,可垦荒地和应灌溉草场面积计算,每亩年均占有水量不足800m~3。水资源如此短缺,但浪费又很惊人,不少灌区尤其是北方灌区,一般灌水量偏大,由于渠道渗漏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自流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到0.4,井灌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200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张,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经过水利工程引蓄的 5000多亿m3的水量,有60%左右是在输水、配水和  相似文献   

12.
1 我国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只有8%的淡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9%,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0.45亿hm~2,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47%,旱区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微灌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膨胀,水资源危机波及全球,全世界有耕地14亿hm~2,灌溉面积仅占17%,节水灌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人均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受旱面积达0.13亿hm~2~0.2亿hm~2,每年农业缺水高达300亿m~3,1996年,我国受旱减产粮食260亿kg,另外我国水分布极为不均,北方及西北地区水的形势更为严峻,为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方针。我国现代微灌始于1974年引进墨西哥滴灌设备,80年代形成体系,近年来发展迅猛。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  相似文献   

14.
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 ,属江淮丘陵地区 ,全市地表水资源不足 ,地下水资源量少 ,较为贫乏 ,是全省缺水地区之一。境内江淮分水岭两侧是全市主要缺水地区 ,覆盖于合肥市的肥东、长丰、肥西三县的 45个乡镇 ,土地面积 33.69万hm2 ,耕地面积 2 1.439万hm2 ,人口 12 1.8万人。以农业为主 ,农业中种植业所占比重为 70 % ,作物播种主要有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其中水田 14 .970万hm2 ,旱地 6.469万hm2 。合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964mm ,单位面积年产水量 2 5 .9万m3,仅为全省平均水平 47.2万m3的 5 4.9% ,人均占有量仅有 473m3,仅为全省占有量 …  相似文献   

15.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 基本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3 mm,蒸发量达2 013 mm.年均引黄水量近20亿m3.但是全市引黄灌区各类总干渠、干渠砌护仅为12%,各类支、斗、农渠砌护率只有17%,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4,水土流失面积达12 87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25.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  相似文献   

17.
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漳河灌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5.9%与59.8%,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紧张。在灌区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占社会总供水量的85.0%左右,且水的利用率不高浪费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亿m3,农业用水占70%以上。每hm2耕地占有量仅126m3,为世界平均耕地占有量的4/5,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严重的国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为了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撰此文以飨读者。目前适合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有:1渠道防渗技术由于渠道渗漏,输水环节水的损失在20%~40%。渠道衬砌防渗技术可使输水损失降至8%以下。目前主要有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混凝土U形渠槽等。经防渗处理后,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  相似文献   

19.
以汉江干流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计算2008-2015年水足迹参数,实现水足迹的时空分析;从PSR视角,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灰靶模型评价2015年汉江干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度。结果表明:①2008-2015年汉江干流水足迹呈缓慢增长态势,增长率24.28亿m~3/a;农业水足迹占比最大,平均为87.78%。②水足迹经济效益仅武汉市最高,为62.72元/m~3,其余各市集中在9~22.72元/m~3;水资源压力指数仅汉中、安康和十堰三市较小。③2015年汉江干流各市综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多集中在中、差等级,仅上游的汉中和安康市为优等级;就准则层而言,均表现为上游的可持续性优于中下游,其中,响应层的可持续性最佳,压力层的可持续性最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多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 ,通过广大科技、生产和应用人员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如何发展 ,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笔者浅见如下。1 进一步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约为 2 .8万亿m3,人均占有量仅 2 2 0 0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 4,平均每公顷占有量仅 12 0 0 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 2。进入 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达2 0 0 0万hm2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