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适宜在豫东地区设施栽培中杏的需冷量及其扣棚升温时期,【方法】2013~2014年用犹他(Utah)模型、0~7.2℃模型、≤7.2℃模型对豫东地区9个杏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若以≤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800~1300h之间;若以0~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620~900h之间,若以犹他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550~800C U。相比而言,豫东地区杏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较为适宜。【结论】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一般设施杏适宜升温时间为该品种结束休眠时间向后推迟5~7天为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27-30℃、25-27℃、23-25℃、21-23℃)日光温室甜樱桃吐绿期、初花期、盛花期的需热量值,以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分别为2318-2375 GDH℃、6098-6618 GDH℃、6521-7008 GDH℃,以有效积温模型估算分别为59-66 D℃、137-173 D℃、145-181 D℃。明确了处理温度越低,甜樱桃不同发育期所需天数越长(14d、14d、15d、16d,34d、38d、49d、49d,38d、42d、51d、54d),原因是需热量积累速度慢和低温阴、雪天气叠加所致,而后者是起主要作用。初花期前低温处理(室内0-7.2℃)可提高花期开花的整齐度。#$NL  相似文献   

3.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7.042),来自阿根廷国立罗萨里奥大学的Evangelina Maulión等人比较了估算油桃和桃开花需冷量和积累热量的方法。研究人员7年时间内共研究了63个油桃品种和118个桃品种打破休眠并开花所需的冷量和热量,比较了两种需冷量的估算方法和4种计算模型:低温小时数(CH)、低温单位数(CU)、正低温单位(PCU)和动态低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果桑温室栽培的适用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果桑品种SG01、大10和白玉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果桑品种冬芽的休眠程度、萌发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芽的休眠程度由深到浅依次为白玉王、SG01和大10,其冬芽萌发的起点温度分别为14.0℃、10.9℃和7.2℃,发育有效积温分别为135.7℃.d、137.0℃.d和154.3℃.d,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提示在果桑引种或温室栽培时应注意品种间休眠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原产梨种质资源威宁‘黄梨’(Pyrus pyrifolia cv. Huangli)的越冬休眠特性,探索其与抗氧化代谢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30年生威宁‘黄梨’为试材,在越冬休眠期的不同阶段采集一年生枝条进行室内培养,分析‘黄梨’叶芽的休眠状态;采用三种模型计算‘黄梨’的需冷量;测定‘黄梨’休眠期不同阶段叶芽内的抗氧化代谢情况,分析其与‘黄梨’休眠进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梨’叶芽打破内休眠的需冷量为1200-1426 CH(7.2℃模型)、929-1098 CH(0-7.2℃模型)和810.5-914 CU(犹他模型);‘黄梨’叶芽休眠进度与POD活性最为相关(r=0.960)且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y=45.51+1.92x, R2=0.9210),因此可以用叶芽POD的活性反映‘黄梨’叶芽的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6.
豆无网长管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豆无网长管蚜在12、15、18、21、24和27℃及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进行饲养,结果表明,豆无网长管蚜1~4龄若虫在整个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7.309 1℃,22.974 6日.度;2龄3.776 6℃,30.652 8日.度;3龄3.852 7℃,28.207 0日.度;4龄5.256 4℃,39.273 0日.度;若虫期4.874 3℃,125.848 7日.度。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酶水解物能值( EHGE)的可加性,进一步检验仿生消化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12个处理,其中处理1~4分别为玉米、大豆粕、棉籽粕、小麦麸饲粮,处理5~12为以上2种或2种以上的饲料原料按不同比例组合制备的8种饲粮。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通过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各处理的干物质消化率( DMD)和EHGE,并根据饲粮中饲料原料的比例及其DMD和EHGE分别计算饲粮的DMD和EHGE。结果表明,8个饲粮DMD实测值的平均值显著高于计算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0.15%和69.48%,P=0.0009),但从DMD的计算值对实测值的线性回归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33( P<0.05),截距与0无显著性差异(截距=1.77,P=0.4683),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截距=0.98,P=0.6474)。 DMD实测值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显著低于计算值的方差和变异系数( P=0.0002和P=0.0010)。在计算值的方差对实测值方差的线性回归,计算值变异系数对实测值变异系数的线性回归上,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208( P>0.05)和0.1157( P>0.05)。8个饲粮EHGE实测值的平均值与计算值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3.21和13.21 MJ/kg,P=0.9653)。从EHGE的计算值对实测值的线性回归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10( P<0.05),截距与0无显著性差异(截距=0.04,P=0.9419),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截距=1.00,P=0.9400)。 EHGE实测值的方差平均值与计算值的方差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P=0.6811),而实测值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与计算值的变异系数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P=0.0036)。在计算值的方差对实测值方差的线性回归,计算值变异系数对实测值变异系数的线性回归上,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000(P>0.05)和0.0805(P>0.05)。综合上述结果,仿生消化法测定玉米、大豆粕、棉籽粕、小麦麸的DMD和EHGE在饲粮中具有可加性,然而测试数据的方差与变异系数不具有可加性。  相似文献   

8.
对2011-2016年云阳引种冬枣生长发育进行观察记载,分析与评价冬枣在云阳地区栽培适应性。结果表明:云阳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冬枣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冬季0-7.2℃低温基本满足冬枣植株自然休眠的需冷量,但夏季高温(>35℃)会对果实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生长期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充沛的降水量为冬枣的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冬枣萌芽期提前至3月上旬,成熟期提前至9月上旬,落叶期延后至11月中旬。果实生育期110-115天,年生长周期为240-270天,休眠期缩短。结论:冬枣可以在云阳地区海拔400-800m区域引种栽培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兔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1.73~85.8×103CFU/m3、2.71~9.66×103CFU/m3空气,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0.94~7.84×103CFU/m3、1.02~6.54×103CFU/m3空气.兔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马胃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占葡萄球菌总数的26.3%~29.6%,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对需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ndersen-6级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56.4%的需氧菌和49%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在3~6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Aerodynamic diameter,Dae)在6~0.2μm,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制备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牛PPD)国家标准品候选物4批。根据多糖、核酸和氮含量测定结果,筛选200804批制备为待检国家标准品,其检验结果为:物理性状为乳白色疏松团块,加生理盐水后在5s内溶解;无菌检验合格。200804批准检国家标准品于稀释前各样品变异系数为1.4%,冻干后各样品变异系数为4.8%。效价测定:待检国家标准品4个稀释度引起的豚鼠皮肤红肿面积与国际标准品相对应的稀释度引起的皮肤红肿面积的差值平均值都在10%以内,2者的剂量反应曲线基本平行,即待检国家标准品效价与国际标准品基本相同。200804批待检国家标准品于50℃保存21d之内效价下降程度平均值小于10%,保存28d效价下降程度平均值大于10%。其特异性和安全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甘肃天祝金强河地区高山线叶嵩草草地6—10月绿色活体的平均热值为19186.03焦/克干物质,或20797.88焦/克有机物质。立枯物+凋落物(6—11月)、活根和死根(6—10月)的平均热值均低于绿色活体。草层的最大热量现存量,地上部分是在8月,地下部分是在6月,全草层(地上+地下部分)是在10月出现,分别为6920.53,93311.89和101444.09千焦/米~2。地上、地下部分热量净积累分别为6314.85和16818.44千焦/米~2·年,而全草层的热量净积累为14842.39千焦/米~2·年。地下部分的热量现存量在各时期均远大于地上部分,它是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热量库,对能量的流转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具很大的调节作用,并且是草地耐牧性的物质基础。草地对太阳总辐射的光能转化率地上部分为0.110%,地下部分为0.303%,全草层为0.253%;地上部分对可见光生理辐射的转化率为0.224%,≥0℃—≤0℃生长季的光合效率为0.404%。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A 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兔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1.73~85.8×103CFU/m3、2.71~9.66×103CFU/m3空气,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0.94~7.84×103CFU/m3、1.02~6.54×103CFU/m3空气。兔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马胃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占葡萄球菌总数的26.3%~29.6%,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对需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 ndersen-6级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56.4%的需氧菌和49%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在3~6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A erody-nam ic d iam eter,D ae)在6~0.2μm,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发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恒温和变温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为0.274 g。较高温度有利于发草种子萌发,较低温度萌发速率较慢。25/1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可达98%,为发草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10℃下发芽率最低,为61%。发草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初次和末次统计时间分别为第7 d和15 d;25℃条件下芽长最长为2.63 cm;25/15℃条件下根长最长,达到1.29 cm;30/5℃条件下的芽长、根长最短,分别为0.31 cm和0.25 cm。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下苜蓿叶象甲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赵莉  柴颜军 《草地学报》2010,18(5):726-730
为了研究温度对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Gyllenhal)种群动态的影响,组建了其在18℃,22℃,26℃,30℃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8~30℃范围内,苜蓿叶象甲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苜蓿叶象甲的卵、幼虫、前蛹、蛹及产卵前期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2,10.47,8.60,11.91和9.53℃,有效积温分别为99.38,143.80,48.63,55.71和140.15℃·d,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480.96℃·d。实验温度条件下其生存曲线呈A型,26℃时世代存活率及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47.6%,847.7粒。苜蓿叶象甲世代存活率(S)、种群趋势指数(I)与温度(t)间均呈抛物线关系,其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5~27℃。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11):71-76
基于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3AB/2C,研制快速鉴别口蹄疫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的ELISA检测试剂盒。诱导表达3AB/2C蛋白,His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3AB/2C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标准化ELISA操作规程和试剂盒组分,组装ELISA试剂盒,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重复性、血清交叉反应、保存期等性能评价;分离临床牛血清进行应用性检测,评价ELISA试剂盒适用性。结果获得了大小约51 ku可溶性表达3AB/2C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确定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3.25μg/m L,血清稀释度1∶80,封闭液为2%乳清蛋白,封闭条件为37℃1 h 4℃10 h;试剂盒敏感性97.5%、特异性98.3%,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40%~6.71%和5.20%~8.44%;与3种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分别为98.90%、98.02%和96.72%;试剂盒4℃条件下保存期可达12个月;1 457份临床样品检测,FMDV感染阳性率6.41%~30.35%。本研究研制的鉴别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可靠、稳定性好,能有效鉴别FMDV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可为FMD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的青海省草地类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红梅  马玉寿 《草业科学》2009,26(12):24-29
分析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71-2006年的>0 ℃年积温平均值和年降水量平均值,以及各站的海拔高度和纬度值,建立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的估算方程。在GIS环境下,根据年积温和年降水的估算方程,以及青海省高程资料,插值出分辨率为4 km×4 km的各个格点的年积温和年降水量值,然后根据湿润度公式计算出每个格点的湿润度值,最后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类的检索图,确定各个格点的草地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天然草地共有18类,其中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的面积最大,约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不同日龄雏鸡舍的小气候环境模型,根据育雏鸡舍的结构特性、鸡舍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雏鸡生长环境等参数,通过机理建模的方法,应用能量平衡物理规律,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育雏鸡舍小气候坏境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育雏舍热量微分方程,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求解含湿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密闭式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输出值与实测值的温度平均误差为1.3℃,温度最大误差为3℃,最小相对误差为0.57%,最大相对误差为10.39%;湿度平均误差为1.91%,湿度最大误差为13.16%,最小相对误差为0.61%,最大相对误差为22.24%。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输出的温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63 4、0.974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5℃、2.61%。研究表明:构建的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的理论输出值与试验测得的数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为进一步环境调控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参考作物蒸散发(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计算模型在三江源高寒草原区的适用性,优选出适宜于气象资料模拟的ET0模型。【方法】基于2020-2021年微气象站及称重式蒸渗仪自动观测连续数据,分析高寒草原实际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季节变化趋势,并以实测ET为标准,对FAO 56 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Mcloud、Mahringer、Dalton、DeBruinKeijman 6种常用ET0估算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以此推演2009-2019年最适ET0变化趋势。【结果】1)季节尺度上,1-8月ET呈上升趋势,8月呈现最高值(3.93 mm/d),9-12月逐渐下降,ET年累积量达到339.66 mm,生长季ET占全年ET的70.49%;2)ET估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PM拟合效果最好(RMSE=0.85 mm/d;MBE=0.49 mm/d;PE=53.17%),...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技术的甘南牧区草地植被状况多年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遥感技术的草地植被监测是区域植被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热点,为了能够更好地监测甘南牧区多年的草地动态变化,本研究以甘南牧区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探讨了其在甘南草地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及其精度,并以草地植被盖度、草地面积和草地地上生物量为主要监测指标,对2001-2012年间甘南草地的变化做全面连续的研究,从草地的生态和资源属性两方面说明甘南草地的变化状况,期望为甘南牧区生态保护和畜牧生产提供帮助。结果表明,1)在运用MODIS数据对地表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时,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植被覆盖度的模拟较垂直植被指数PVI更准确,其精度可达88.14%。2)盖度分级结果显示,植被盖度最大和最小分别为2010年的76.63%和2002年的73.21%,12年间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为1.25%,年际变化很小;3)对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2年平均草地面积占甘南州土地总面积的85.47%左右,且草地面积的年际变化较小。4)在高寒地区,垂直植被指数PVI的指数模型较NDVI能够更好地估算甘南州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估产精度可达70.48%,且能很好地模拟整个生长季的生物量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菠萝蜜幼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制定异速生长模型。采用整株收获法分析 100株菠萝蜜幼苗生物量分配格局,利用易测因子基径(D)、株高(H) 及其组合(D2H、DbHc和D3/H)作为自变量拟合了菠萝蜜幼苗叶、茎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菠萝蜜幼苗叶、茎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数依次为34.04%、43.09%、77.13%、22.87%,变异系数依次为10.64%、14.41%、5.97%、20.12%;根冠比平均值为30.10%,变异系数为26.04%。菠萝蜜幼各构件生物量均以W=aDbHc建立的模型拟合最佳,叶、茎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模型方程依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