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湿度大,四季如春,适宜寄生虫幼虫及螺、蚊、蝇、蜱等中间宿主的繁殖生长,有的奶牛场饲养环境和管理差,粪便处理不当,使得奶牛寄生虫种类多,发病率较高,据杨建发等(2011)报道,对大理州、昆明市、德宏州、保山市和香格里拉县荷斯坦牛、奶水牛和牦牛开展寄生虫调查,弓形虫抗体阳性率11.8%,吸虫检出率63.7%,线虫检出率27.7%,皮肤疥螨也很普遍。感染寄生虫的奶牛,消耗饲料营养,降低奶牛营养吸收效率,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性病变,影响生长、发育、繁殖,降低生产性能,严重时还可造成死亡,有的还可能散播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网胃壁上引起的疾病,对奶牛业的影响较大。本文简要介绍奶牛前后盘吸虫病及其防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体内寄生虫病症之一,牛前后盘吸虫病亦称作同盘吸虫病,其主要是由于牛瘤胃中寄生前后盘吸虫所引发的一种病症。牛前后盘吸虫病一般表现为慢性症状,急性暴发现象相对较少,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病牛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户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针对牛前后盘吸虫病的临床诊断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上接 2 0 0 3年第 7期 30页 )3 前后盘吸虫病该病是由前后盘科、前后盘属的鹿前后盘吸虫 (Param phistomumcervi)的成虫或幼虫寄生于奶牛瘤胃和胆囊壁上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当大量童虫移行或成虫寄生在瘤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 ,可引起严重的疾患 ,甚至发生死亡。3.1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多雨年份的夏秋季节 ,一般资料认为成虫对奶牛的危害轻微。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成虫对奶牛的危害也较严重 ,当大量虫体寄生时 ,患畜表现为体质消瘦、下颌水肿、贫血等慢性肝片吸虫病的症状 ;童虫对动物的危害更加严重。患牛表现为顽固性下痢 ,粪便…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牛血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牛胎毛滴虫病等吸虫病和牛胎毛滴虫病的病原特点、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前后盘吸虫病的调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牛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一般抗吸虫药物的废奶期为25~60天,如果进行不必要的驱虫,不仅浪费药物、人力和物力,更严重的是废弃牛奶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发生滥用药物带来的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奶牛寄生虫病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前后盘吸虫病是奶牛的常见寄生虫病[1~5],四川省洪雅区域是我国西南区云集奶牛量最大的地区,奶牛的前后盘吸虫病感染程度等有关情况仍不清楚。治疗前后盘吸虫病的药物非常有限,其特效药物硫双二氯酚[6、7]的毒性较大[8、9],如果用该药防治奶牛前后盘…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奶牛主要寄生虫病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哈尔滨市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发现前后盘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东毕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牛皮蝇蛆病等为哈市奶牛的主要寄生虫病。对奶牛这些主要寄生虫的症状、诊断方法、流行规律、感染率等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奶牛的疾病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技术概述1.家畜寄生虫病诊断监测新技术:采用科学设计和激光显微刻制等技术,建立"虫卵计数板"的制作及操作程序规范,该技术可用于定量检测几乎所有通过粪便排虫卵的寄生虫。2.前后盘吸虫病防治技术:我国奶牛的前后盘吸虫有22个种,隶属2科6属,通过研究前后盘吸虫的繁殖特性,奶牛前后盘吸虫病流行特点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8.
对西南地区奶牛集聚量最大的洪雅区域内奶牛前后盘吸虫虫种进行了调查,经剖检或药物驱虫后采集虫体,制成玻片标本鉴定,结果该区域内寄生于奶牛的前后盘吸虫有10个种,分布于2科4属。为研究该区域内奶牛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动态,将一批约1000头奶牛投入该区域,按当地奶牛场饲养模式饲养,分别于2003年3、10月份和2004年3、6、8、10月份对该群奶牛抽样检测其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率及病情程度,感染率分别为10.0%、35.7%、82.0%、80.0%、84.0%、86.0%,EPG均值分别为79、160、175、175、177、180,结果分析表明在该区域饲养1年后,该群奶牛的前后盘吸虫病的感染率增加了72.0个百分点,但病情程度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奶牛聚集量最大的洪雅区域奶牛前后盘吸虫病感染率高达85.81%,EPG均值达655,感染非常严重[1],严重降低了奶牛的饲料转化、产奶量及奶质等。一般治疗牛羊的前后盘吸虫病的特效药物为硫双二氯酚(别丁)[2,3],剂量为60~80 m g/kg体重,但是该剂量对奶牛的疗效及副作用仍不明  相似文献   

10.
<正>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amphistoma-tidae)的前后盘吸虫引起的,常见于牛、羊.猪、免发生本病还较少见.现将笔者在实际中遇到的一例獭兔前后盘吸虫病的诊疗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为害不大,多量幼虫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可造成严重的病变,甚至导致死亡。据资料报道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多见;黑龙江省前后盘吸虫病原体为鹿前后盘吸虫,经普查证实牛的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2.
前后盘吸虫病是我市耕牛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前后盘科腹袋属、菲策属及卡妙属等多种前后盘吸虫引起。现将牛前后盘吸虫病35例的症状,综述于后。在35例中,除槐林乡汪庄1头病牛于临诊时死亡,剖检见瘤胃内有大量成虫外,其  相似文献   

13.
前后盘吸虫病是宁蒗县常见的牛寄生虫病之一,从前后盘吸虫病的病原体生活史、牛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治疗、治疗后效果观察,同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牛前后盘吸虫病、球虫病、绦虫病、胃肠线虫病等牛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牛胃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牛、羊吸虫病在齐齐哈尔地区危害较为严重,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肝片形吸虫、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和东毕吸虫等。虫体呈叶片状、圆柱状、细线状。吸虫依次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胆囊、胰腺、瘤胃、肝门脉分枝和肠系膜静脉中。患病的牛、羊和带虫的家畜是吸虫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所辖区、县的饲料、饲草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奶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现奶牛存栏23.6万头,其中泌乳奶牛15.4万头,而且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疾病问题,特别是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可使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量下降,并可影响奶牛生长、发育、受孕、产犊率等生产性能,甚至可致死亡。几年来,通过对这些区县部分奶牛场及个体养殖户奶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发现对奶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前后盘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东毕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和牛皮蝇蛆病。本文就这些寄生虫病的流行和控制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肝片吸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牛的一种慢性寄生虫侵袭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ramphistoma-tidae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猪发生前后盘吸虫童虫病实属少见,我们在1988年门诊中遇到一起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988年9月23日,本县袁桥乡八村五组王某,饲养一头母猪产仔12头,仔猪20日龄时,母猪开始发情,因奶水不足而给仔猪补料,主要以玉米粉、大麦、少  相似文献   

19.
我市某养牛户存栏10头,有8头牛出现排稀便、消瘦症状,严重降低了奶牛的饲料转化、产奶量及奶质等。我亲自去牛圈内采来牛粪便进行检验,结果检出了牛前后盘吸虫,马上给牛群全群用硫双二氯酚(别丁)进行治疗,牛3d就恢复了健康。现将检验和治疗详纽睛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庆市奶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虫病是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 ,可使奶牛的产乳量、产犊率等生产性能下降 ,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在大庆 ,对奶牛危害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肝片吸虫病、东毕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毛圆线虫病、贝诺孢子虫病及泰勒虫病〔1〕,现就这几种寄生虫病进行论述 ,供基层兽医和养牛户参考。1 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 (Fasciola)的肝片形吸虫(F .hepatica)寄生于奶牛的肝脏、胆管、胆囊中所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引起奶牛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 ,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尤其对犊牛危害更为严重 ,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