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麝又名獐子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麝香近年来一直被列为紧缺动物药材之一。人工养麝 ,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 ,又为社会创造了财富。1 麝的特征习性我国麝有 3种 :马麝、原麝和林麝。马麝个体较大 ,但不产麝香。人工养麝 ,以林麝为主。年体重一般在 4~ 9公斤 ,体长约 70~ 80厘米。成年雄麝有一对上犬齿露出口外 ,腹下生殖器开口处有一香腺囊 ,用以分泌和贮存麝香。成年雌麝犬齿不露出口 ,无香腺囊。麝的饲养场地要求通风干燥 ,环境安静。一般以每 8平方米养 1只麝为宜 ,围栏砖墙要 2米以上。麝的觅食、排泄和反刍等活动较有规律。排泄后…  相似文献   

2.
麝又名香獐,是一种山区森林中的野生药用珍贵动物,经济价值很高.雄性麝腺囊的分泌物——麝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麝香为原料的中成药就有300余种,在日用化学工业上,麝香也是一种名贵的定香剂.过去人们为了获取麝香,一直采用猎捕杀麝的方法,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使我国野生麝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野麝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改变麝香货源奇缺的状况,人工养麝得到大力的扶持和提倡,我国自1958年以来,先后在四川、陕西和安徽等省建立了专业人工饲养场,现在已发展到10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结果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麝香 资源有限,货源不足,价格高涨。主产地是我国,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每年的收购量仅有900~1200公斤,麝是野生动物,近年来进行人工驯养。每只雄麝每年能产湿香20克(干香约10  相似文献   

5.
麝鼠是小型经济毛皮动物,雄麝生殖系统中具麝香腺,其分泌物含有麝香酮,麝香酮是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麝鼠繁殖期麝香腺的形态学、组织学、将有助于阐明麝香的分泌机理,为合理采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麝资源的兴衰及拯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是雄麝香腺的分泌物,世界四大动物名香之一,为祖国医药珍贵的急救特效药物。因此,身价百倍。然而,高价的刺激,却导致麝资源的衰退。我国是世界上麝资源丰富的国家,麝香产量在世界上约占90%以上。苏联南部有少量原麝;喜马拉雅印度一侧,仅有2000头  相似文献   

7.
麝又名獐子,属鹿科动物,经济价值很高。雄性麝腺囊的分泌物一麝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麝香为原料配制的中成药就有300余种,在日用化学工业上,麝香也是一种名贵的定香剂。近年来,由于野麝的过量捕杀,麝香供应缺口越来越大,国家收购价已由原来的每公斤数千元提高到两万多元,市场价格则更高。麝为草食动物,食量小,饲养成本低,作为一项新兴的养殖业,不但可在饲养场进行专业化饲养,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一、形态及生活习性麝体长70~90厘米,体重10~15公  相似文献   

8.
麝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单个麝的麝香分泌量非常少,严重制约着麝香产业的发展和经济价值,本文从雄麝年龄、饲料营养、中药、激素方面就如何提高麝的泌香量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麝香的分泌量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我写作的《麝的养殖技术与麝香收购市场》一文在《当代畜牧》2 0 0 1年第 6期发表后 ,接到了大量的读者来电、来信 ,对麝养殖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兴趣 ,因来电、来信太多 ,无法一一回复。为答谢广大读者的厚爱 ,现就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答复如下 ,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磋商。1 山西读者武墨林来信问 :麝是珍贵的食草药用动物 ,其发展前景如何 ?答 :麝为哺乳纲草食反刍动物 ,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珍贵野生动物。首先麝是珍贵的药用动物 ,其雄麝香囊中的分泌物称麝香 ,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其次 ,麝香除药用外 ,又是日用化学工业的名贵定香…  相似文献   

10.
麝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动物药材之一。它以芳香开窍,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著称。但这种药仅来自雄麝的香囊,产量甚低、历来就是市场上紧缺的药物。为寻找与麝香有相同功效的代用品,发现有一种小灵猫雌雄均产灵猫香,其性能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非但可做香料工业的定型  相似文献   

11.
林麝尿石症     
林·麝·尿·石·症王洪永蔡永华(四川养麝研究所,都江堰611830)张化贤沙国润(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林麝是我国名贵药用经济动物。某林麝饲养场从60年代建场以来,每年均有尿石症发生,成为4~6月龄雄麝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将1992~19...  相似文献   

12.
<正> 麝香,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药材中的珍品和高级香料。麝,通称香獐子,因麝香的珍贵而久负盛名。麝香的来源,原来只能靠狩猎“杀麝取香”。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行野麝变人工饲养,改“杀麝取香”为“活麝取香,不仅加强了自然保护,而且麝香的来源有了很大的增加。麝香在医药卫生和香料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每0.5公斤麝香售价高达2万元人民币,因此,也是养殖户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泌香期雄麝皮质醇和睾酮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麝香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6头雄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雄麝泌香期粪便中的皮质醇和睾酮含量,并对其与麝香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泌香期三个阶段,皮质醇和睾酮含量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皮质醇、睾酮含量与麝香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粪便样品来研究圈养林麝类固醇激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开展以粪便类固醇激素为核心的多种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麝的繁殖和提高仔麝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养麝和活麝取香获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麝的繁殖和提高仔麝的成活率,是扩大麝群,增加麝的数量和麝香产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都在开展养麝生产活动,现将我们在养麝生产中麝的繁殖和提高仔麝成活率所采取的措施以原麝(Maschus moschiferus)为例做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麝,又名香獐子,动物学分类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小型鹿类。雄麝分泌的麝香是珍贵药材,高级香料和工业原料。麝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经报批,不可猎捕、饲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粗放式管理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与麝香品质的关系,2008--2010年间对山西省宝鸡市凤县一养麝场泌香期雄麝饲料调整前后麝香的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后泌香期雄麝饲料主要营养成分为粗蛋白22.5%、粗脂肪4.8%、粗纤维9.1%、灰分5.7%、无氮浸出物56.7%,Ca:P为1:1,饲喂调整饲料后,麝香的麝香酮含量为3.2%(标准〉12.0%)、总灰分为4.2%(标准≤6.5%)、含水量为51.4%(标准≤35。0%),麝香性状符合中国药典中的麝香标准指标,表明调整后饲料营养水平符合泌香期雄麝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7.
麝,又名香獐子,动物学分类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小型鹿类.雄麝分泌的麝香是珍贵药材,高级香料和工业原料.麝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经报批,不可猎捕、饲养.  相似文献   

18.
项平 《野生动物》1995,(4):13-15
浅谈家庭养麝项平(安徽省霍山县磨子潭医药站)雄麝特有的麝香腺囊所分泌的麝香,是医药、香料及日用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相当紧缺。而解决麝香来源和提高麝香产量的根本方法不外乎有:一要加强野麝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措施,确保野麝得以...  相似文献   

19.
麝的标记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的标记可用于同种个体间传递信息,具有识别、警报、显示领域、吸引异性等功能。麝是一种独居性的小型鹿类动物。通常以粪尿、腓腺、尾腺和香腺进行标记。 粪尿标记 麝的尿液和粪粒中都含有外激素,有标记作用。雌雄麝都有较为固定的排粪场所。每次排粪后用前肢扒土或枯叶掩埋粪便,其生物学意义在于,掩盖粪堆可延长粪堆信息激素的作用时间。在野外,对一成年马麝观察发现,在其活动的道路上有固定的粪便堆,一共6堆。但在饲养条件下,我们对雌麝群进行观察,看到有几只雌麝共用同一粪堆排粪的现象。同时,还发现,雌麝群中优势个体在…  相似文献   

20.
麝,又名“香獐”,俗称“獐子”,鹿科动物。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均有分布。现多为人工养殖。其雄麝所产麝香,性味温辛,有开窍、通络、辟秽、散瘀的医疗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病。不仅是常用贵重中药之一,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