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茶叶》2002,28(4):208-209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O.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有2%~2.5%。在国外,天然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福建茶叶》2002,(2):21-21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经常有价无货。在自然界中,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0.6-1.5%,而在茶中的含量可达1-5%。绿茶中的含量为2.5%左右,红茶中约含有3.19%。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茶柄)中约含有2.4-2.8%。在国外,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极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茶树中生物碱以咖啡为主,其含量占干物重的2%~5%。咖啡碱味苦,与茶叶品质特别是与茶汤滋味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咖啡碱含量高茶叶品质也好,其与红茶品质相关系数达0.645。咖啡碱在茶树中的分布已有较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咖啡碱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在茶树实生苗中99%以上的咖啡碱存在于叶片中),咖啡碱的含量以幼嫩叶片中的最高,随叶片的老化而减少;茶花、茶果与  相似文献   

4.
咖啡碱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分之一,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组分.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为2%~5%.由于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神、强心活血、利尿等作用,因而作为原料或添加剂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智 《中国茶叶》2007,29(1):24-25
低咖啡碱茶是一种适合于对咖啡碱敏感的特定人群如神经衰弱者、孕妇、老人、儿童等饮用的新型茶类。它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如超临界萃取、热水浸渍等方法,将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大部分脱除,同时尽可能保留茶叶原有的有效成分和风味。目前,对低咖啡碱茶中咖啡碱含量没有统一标准,欧、美等国一般要求咖啡碱含量低于0.5%,中国、日本将咖啡碱含量低于1%的茶叶称为低咖啡碱茶:低咖啡碱茶首先是德国研发成功的,德国Halssen&Lyon公司拥有多项低咖啡碱茶生产专利,并开发出多种低咖啡碱茶产品。日本于1985年开发出热水浸渍法生产低咖啡碱茶的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低咖啡碱绿茶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应用热水浸渍原理脱茶叶咖啡碱的去除机,茶叶中咖啡碱脱除率为70%,其他有效成分则可保留90%以上,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6.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咖啡碱(又名咖啡因)是传统茶叶饮料中的主要呈味物质和生理效应成分之一。尽管目前普遍认为适量咖啡碱对健康成年人一般无害,然而,过量服用咖啡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服用,可能会导致某些人患咖啡碱病(亦称咖啡碱神经质)。该病症主要是焦燥不安、失眠、易醒、腹泻、头痛以及心悸。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平时不喝或很少喝咖啡或茶饮料的人对咖啡碱的敏感性要比嗜咖啡或嗜茶者大得多。对儿童、妇女以及某些病患者来说,茶叶中的咖啡碱成了他们望茶生畏的主要原因。为此,近年来一些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纷纷着手研制低咖啡因或脱咖啡因茶。脱咖啡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乙酸乙酯或二氧化碳提取法,这类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咖啡豆脱咖啡碱的方法除了溶剂直接提取外,还有水浸提法,其终产品的咖啡碱含量可下降95%以上。水浸提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用于成品茶叶的脱咖啡因却因茶的特殊性而难以实施。鉴此,本研究从茶叶初制工艺着手,探讨在绿茶初制过程中采用水浸提法去除一定量咖啡因的可行性,并就有关工艺条件进行多种比较试验,进而确定低咖啡因绿茶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及脂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茶中的级外条、精制茶中的下脚茶(茶梗、茶片、茶末等),价格低,生产者无利可图。虽然价格很低,但往往还是无人问津。低档茶的积压成了茶厂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低档茶的出路,我们应积极拓宽渠道,从这些低档茶中提取有效成分,应用于工业和医学,使“废弃物”能在新的领域里放射光彩。一、药理作用茶叶中含有2-5%的咖啡减。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它有消除瞌睡,振作精神,减少疲劳,解除药物毒害和利尿等功能。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干物重的20-30%,多酚类物质的药理功能是多方…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相似文献   

9.
若干处理对红茶水浸出物含量及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约含有多种生化成分。成品茶中除4%-6%水分之外的干物质中有35%-45%物质是溶于沸水的,如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茶色素、可溶性糖和芳香物质等数十种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需及平衡协调作用的营养成分,这些能溶于沸水的物质之和称为水浸出物。它们中大部分都与制茶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品质优与次是由茶叶中生化成分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嘌呤碱的薄层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含有多种嘌呤碱,以咖啡碱含量最高,约占茶叶干重的1—5%;其次是可可碱和茶碱,分别约占茶叶干重的0.05%和0.002%。由于这几种嘌呤碱在化学结构上极为相似,而其含量却差异悬殊,就使得它们的同时分离测定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色层分离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茶叶中嘌呤碱分离测定的柱层析法、液相色谱法等。作者采用薄层扫描法分离测定绿茶中的嘌呤碱,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可可茶CamelliaPtilopyhllaChang是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在进行茶树分类时发现的一个新菜种,其主要特征是内含物中咖啡碱含量较少,而可可碱含量比其他茶种高出许多。可可碱在某些药理、保健功能上都优于咖啡碱。茶叶植物含嘌呤类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三种。这些嘌呤碱的含量是决定茶叶品质因素之一。传统的饮用茶都以咖啡碱为主,并含有微量的可可碱和茶叶碱,而可可茶是以可可碱含量为主的茶叶植物。这种茶叶在其原始分布地区为当地农民所世代饮用。本文就其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可可茶的野生树…  相似文献   

12.
在养殖业中巧用茶饲料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取速溶茶和茶叶沏泡时,人们可以提取占茶叶干重30%-40%的可溶性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茶多酚、咖啡碱、糖分、水溶性灰分、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为人所利用。而在废茶中,含有18%-20%的粗蛋白、11%-13%的粗纤维、0.5%-1%的粗脂肪、8%-9%的矿物质、60%的易提取物和含氮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很适宜将其加工制作饲料应用,且无不良反应。废茶或茶渣中的含氮化合物不能直接为家 禽、家畜所利用,必须经过发酵处理,发酵后有效氮可增加两倍。一般茶饲料的加工方法可采用如下工艺充程:茶叶废料——除表面水——烘干至含水率6%~8%——机…  相似文献   

13.
茶叶氟研究现状及降氟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茶中的主要成分如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咖啡碱等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近年来,茶叶中的氟含量问题却成了困扰着人类健康和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我国茶树氟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环境条件对茶树氟含量的影响、茶叶中氟的测定方法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低氟茶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业已证明,茶可解毒,这是千真万确的。它不但是乙醇、吗啡、烟碱等某些麻醉药物的拮抗剂,而且是某些毒害物质的沉淀剂和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剂。其主要原因,首先是茶叶中含有高达2%~5%的咖啡碱,在茶叶冲泡时,有80%左右可被热水浸出溶于茶汤,为人们所饮用。而茶叶咖啡碱既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又能对前述某些麻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发低咖啡碱茶叶新产品,以滇红集团种植资源圃经单株选育的‘可可茶’为研究对象,采摘3个品种(系)茶树鲜叶分别制成红茶和绿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茶色素等生化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儿茶素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6个茶样进行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茶样感官品质符合普通的红茶、绿茶国家标准;内含成分含量方面,所有茶样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均低于0.5%,可作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3个绿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5.8%~17.8%,3个红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0.2%~13.2%。茶色素含量方面,3个红茶样以茶褐素(5.4%~7.9%)和茶红素(6.2%~6.4%)为主;儿茶素含量方面,6个茶样的儿茶素均以EGCG、EGC为主。1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红茶,2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绿茶,3号茶树加工红茶和绿茶均可。  相似文献   

16.
茶叶对于人类,不仅是一种解渴的生理需要;而且成为一种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还是一种显示高雅和修养的文化艺术活动。茶叶被誉为“人类最文明的饮料”,许多学者专家预料: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一. 茶叶在当代饮料中的地位茶叶与咖啡、可可通常被称为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的历史比咖啡、可可悠久,饮茶的人数也多于饮咖啡、可可的人数。世界消费茶叶的国家(地区)约为160个,几乎遍及五大洲。1. 茶叶、咖啡、可可对人体的不同效应:茶叶、咖啡、可可具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咖啡、可可只刺激人体的局部身躯,咖啡主要刺激头部神经;可可主要刺…  相似文献   

17.
茶叶副产品试制速溶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副产品是茶叶初、精制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它包括毛衣、茶梗、细片末、茶灰(非地脚灰)等非直接能饮用的下脚茶。根据化学分析资料说明,这些副产品仍含有一定数量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其含量均达正品茶的50%以上,水浸出物含量达30%。我国目前年产茶叶700余万担,如果按茶叶副产品占总产量的10%计算,每年在生产中自然产生的茶叶副产品约有70余万担。因此,如何经济地利用这  相似文献   

18.
饮茶与健康     
茶自发现至今,历史相当悠久.它之所以能繁衍不绝,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上为最普遍、最受欢迎的饮料,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茶叶有多种药理功能:二是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茶叶是一种保健饮料.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C、B_1、B_2、B_6、E、K等.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元.茶叶中含量很高,特别是高山茶和幼嫩茶芽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可降解咖啡碱真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筛选出可降解咖啡碱的菌株,采用咖啡碱液体筛选培养基从不同阶段普洱茶发酵样中筛选目标菌株,结合菌落特征、分生孢子结构以及18 S r DNA序列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并将目标菌株接种至茶叶内进行单菌种发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咖啡碱、茶碱、可可碱、3-甲基黄嘌呤等嘌呤碱含量。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样中筛选出一株有效降解咖啡碱的菌株,此菌株在48 h内对咖啡碱的降解率为87.7%。经鉴定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序列相似性为99.8%。在聚多曲霉茶叶单菌种发酵中,咖啡碱含量急剧下降,在发酵结束时仅占干物质重的(0.414±0.077)%;茶碱质量分数大幅度上升,由最初的不足0.1%上升至(2.129±0.246)%,成为主要的嘌呤碱;可可碱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3-甲基黄嘌呤有大幅度增加,增幅达130%。本文首次从发酵茶叶中筛选出可降解咖啡碱的菌株,探究了微生物发酵中咖啡碱的转化产物,为低咖啡碱普洱茶的开发提供了菌种。  相似文献   

20.
吴桢  祖峰 《中国茶叶》2008,30(2):26-27
从品种筛选入手,研究探讨了高GABA、低咖啡碱荼加工技术。试验将高GABA富集工艺和脱咖啡碱工艺相结合,研究茶样GABA、咖啡碱及常规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福选9号、福云6号的GABA含量较高,达1.5mg/g以上,是适制高GABA、低咖啡碱茶的品种原料。利用热水浸渍脱除咖啡碱工艺,可有效降低茶样的咖啡碱含量,咖啡碱平均脱除率达45.5%,并能有效改善茶样的感官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