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月30日到7月29日设立10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影响明显,呈先升后降,然后小幅上升的趋势;随着播种期推迟,芝麻株高、始蒴高度和单株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单株产量于5月21日播种达最大值;蒴节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呈不断下降趋势;蒴果长和蒴果宽变化不明显;空稍尖长度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于第6期(6月9日播种)和第7期(6月19日播种)达最大值;播种期之间的小区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影响明显,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到7月中旬,其中5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播种期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播种期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有明显影响。株高、分枝、株粒重、千粒重等均随播种期的迟早而变化,播种期早生育期延长。沈阳地区苦荞适宜播期在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3.
针对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生产,设置了8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鹦哥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单株荚数、千粒重和产量影响较大。对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影响较小。在当地环境条件下,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3—20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温胁迫对大麦孕穗灌浆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选用4个二棱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及人工气候箱,在大麦孕穗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以常温为对照,考察了大麦完熟期株高、穗下节间长、主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胁迫对大麦株高、穗下节间长及穗长的影响程度因品种特性不同而异。高温胁迫致使参试大麦品种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使除Harrino Nijo外的其余3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株粒数均显著降低。综合比较,Harrino Nijo的耐高温性能最好,其次为扬农啤6号,917112和苏啤3号对高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期对吉林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生育期的小粒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粒大豆生育进程延后,生育期表现缩短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粒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播期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A1~A3播期间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各品种产量均在A2(5月4日)播种期最高,东农690为2 448.6 kg·hm^-2,吉林小粒豆6号为2 606.9 kg·hm^-2,九芽豆1号为3 101.2 kg·hm^-2,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早播或迟播病粒率增加,完全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降低,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小粒大豆播期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脂肪含量、总蛋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吉林地区小粒大豆适宜播期是5月4日左右,此期间播种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小粒大豆。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不同气候类型区降水量及气温资源,对5个苦荞新品种在5个县(区)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对参试品种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测定田间密度、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AMMI稳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主要性状指标和品种多年试点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密度>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主茎分枝数>千粒质量。通过对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多点产量,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较好的晋荞2号和黔黑荞5号品种。  相似文献   

7.
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黔豆12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以本地不同生态区域的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作为亲本,按系谱选育法选育出高产、广适的春大豆新品种黔豆12。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3 073.20 kg·hm-2,蛋白质含量43.76%,脂肪含量19.2%。生育期114.2 d,株高50.5 cm,主茎节数12.9个,分枝数1.95个,单株荚数36.35个,单株粒数65.05粒,单株粒重13.95 g,百粒重24.05 g。紫花,灰毛,有限结荚,株系收敛,叶片椭圆,种皮黄色,种脐褐色。中抗大豆花叶病毒,适宜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春大豆秋播各性状的测量值变小,变异率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分枝荚数>分枝数>结荚节数>株高>单株荚数>每荚粒数>主茎节数>茎粗>主茎荚数>百粒重;亲本来源不同的组别间,以及亲本来源相同的不同株系间,上述性状的变异率存在较大差异;出苗至开花日平均温度直接影响单株产量,而且还通过株高、单株荚数和粒数间接影响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0个组合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朱军(1997)提出的包括加性、显性、上位、加性×环境、显性×环境、上位×环境效应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豆株高、节数、荚数和单株粒重的加性效应,节数、荚数和粒数的显性效应,株高和节数上位效应,株高和粒重的加性环境效应,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显性×环境效应,株高、荚数、粒数和粒重的上位×环境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株高和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成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这些成对性状可以协同改良。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吉林省中部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单株叶面积、株高影响较大,4月27日和5月6日播期处理株高、单株叶面积大于其他处理;4月19日播期处理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DMA)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导致早衰;5月25日播期处理开花前和开花后DMA均小于其他处理;5月7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早播(4月19日)处理百粒重比5月7日播种低9.91%;晚播(5月25日)处理百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比5月7日播种降低11.27%和13.53%。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播期处理玉米产量、脂肪含量分别与日照时数、积温(≥1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白质含量与日照时数、积温(≥10℃)、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8、r=-0.750、r=-0.724)。5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子粒中淀粉和营养成分总含量最高,分别达72.10%和84.60%,为最佳播种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