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秋延后黄瓜的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荆门市蔬菜主产区秋延后黄瓜大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的黄瓜新品种,进行了5个黄瓜品种的秋延后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瓜灰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花和果实,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减少广大菜农的损失,我们于2003年选用6种药剂开展了防治大棚黄瓜灰霉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瓜灰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花和果实,影响黄瓜产量的品质。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减少广大菜农的损失。我们于2005年选用6种药剂开展了防治大棚黄瓜灰霉试验,以期选出高效低毒残留量低的农药并推广应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扬州市蔬菜  相似文献   

4.
在早春大棚蔬菜栽培中,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小,致使大棚后部黄瓜受光少,光线弱,已是北方限制黄瓜生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利用反光幕来反射自然光线,增强大棚后部光照强度,促使后部植株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以提高大棚后部黄瓜产量来增加大棚整体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培育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黄瓜,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 1984年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及生产示范后,在春季大棚及温室栽培,具有明显的抗病及早熟丰产特性,生产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占全市大棚6000亩春黄瓜的20%;1988年扩大为3000亩。已成为京郊春保护地尤其是远郊区大棚春黄瓜的一个主栽良种。 一、津东黄瓜特性 1.抗病性1984~1987年在不同的试验示范点上与北京地区大棚原主栽品种长春密刺进行了抗病性对比,不同年份均一致,表现了津杂黄瓜有较强…  相似文献   

6.
黄瓜灰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花和果实,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减少菜农的损失,我们于2005年选用6种药剂开展了防治大棚黄瓜灰霉试验,以期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推广应用,现将试  相似文献   

7.
张衍栋 《蔬菜》2000,(8):31-31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探索了棚内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一、黄瓜与平菇立体间作模式 冬暖式大棚面积为667m~2,在冬暖式大棚内以后立柱为分界线,后立柱以南为黄瓜与平菇间作区,黄瓜于10月5日播种…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是大棚黄瓜、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也是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控制不力,往往引起减产甚至绝收.2004年秋季以来,我们对84%卡莱理可溶性水剂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棚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王玉堂(山东省东平县农委·东平271500)大棚黄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障害,防止根病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据试验,采用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时...  相似文献   

10.
大棚黄瓜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棚黄瓜生产中,由于多年的重茬,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其中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平均发病率在30%左右,重病棚发病率在70%~80%,为此我们经两年的试验、示范,在大棚黄瓜生产中采用嫁接技术,把黄瓜苗嫁接到抗病性强的砧木上,利用砧木根系发达,抗寒、耐热、耐湿和吸肥力强特点,使嫁接的黄瓜生长健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盼忠  徐惠云 《蔬菜》1997,(2):27-27,30
利用高温蒸腾防治大棚黄瓜病虫害试验037004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王盼忠徐惠云刘荣鑫每年的5、6月份是山西北部大棚黄瓜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黄瓜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利用药物防治,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效果不太理想。考虑利用黄瓜的耐高温限性,适时进...  相似文献   

12.
牛树贤  杨莲芝 《蔬菜》1989,(4):27-28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自1986年以来。富裕县大棚黄瓜霜霉病逐年加剧。1988年我们推广大棚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使3万平方米时大棚黄瓜霜霉病为害减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嫁接栽培不仅增强黄瓜的抗病性、抗寒性产量也大大提高,因此嫁接育苗技术已成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春大棚黄瓜生产中应用较少。因此,笔者在春大棚栽培条件下开展了本试验研究,一方面验证、示范嫁接栽培的增产效果,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京郊春大棚黄瓜高产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试验收集了生产上常用的砧木,通过嫁接成活率、产量、抗病性等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宜春大棚黄瓜栽培的砧木品种,为农民砧木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冬暖型大棚中对黄瓜品种的筛选试验,认为冬暖型大棚黄瓜最适宜品种最长春密刺。同时在冬暖型大棚中使用的嫁接栽培,反光幕,CO2施肥,微滴灌等新技术都不同程度的使产量抗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滴灌水溶肥对大棚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生产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水溶性肥料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又可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实现农作物农药化肥“双减”目标。为了给水溶性肥料在黄瓜生产上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作者开展了水溶性肥料对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棚黄瓜生产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施用妙达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和盖美高中量元素水溶性肥料较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黄瓜品质也有所提升。虽然水溶性肥料处理的成本增加了,但黄瓜利润较复合肥处理增加了3.8%。建议可在大棚黄瓜生产中推广使用水溶性肥料。  相似文献   

16.
黄瓜高温闷棚防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为了找到最佳防治方法,笔者对闷棚温度、高温持续时间进行了试验观察,以期为黄瓜大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棚黄瓜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广受欢迎的大众蔬菜,黄瓜果实含水量为94%~97%,碳水化合物1.6%~4.1%,蛋白质0.4%~1.2%,每100 g含VC 4~25 mg,还含有钙、铁、锌等矿质元素.黄瓜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能,还具有防治糖尿病,抗衰老等作用.黄瓜较耐贮运,在浙江地区春季大棚栽种黄瓜经济效益较稳定,收购价在2.5元/kg左右,以667 m2产量2 500 kg计算,产值在6 250元左右.但大棚黄瓜需实行3 a以上的轮作,为解决黄瓜轮作难的问题,平湖市于2008年在钟埭街道双桥村蔬菜种植户李进华家进行了大棚嫁接黄瓜的试验,经过3 a的试验,结果表明,嫁接黄瓜抗病性增强;适宜连作;采收期延长30 d左右;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强;产量、效益高.2008~2010年平均667 m2产量3 800 kg,产值9 500元.嫁接后每667 m2产量增加1 300 kg,产值增加3 250元,增幅达52%,增产增效显著.现将浙江地区春季大棚黄瓜嫁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春提早大棚黄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农科所蔬菜研究中心黄瓜课题组多年来进行适于保护地黄瓜品种的选育.2001年将筛选的优良品种进行了春提早大棚黄瓜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作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大棚黄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适应大棚生产发展的需要,筛选出适合大棚栽培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瓜新品种,我们开展了黄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参试的品种有901(江苏省镇江市蔬菜研究所)、236×125(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宁丰3号(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和西杂1号(陕西省西安市蔬菜所),以杨行×密刺为对照(CK),试验结果表明901的早熟性、丰产性、商品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和其他参试品种(详见表1、表2)。901每亩产量为2644.63kg,比对照增产29.69%;前期亩产量为1287.86kg,比对照增产55.18%。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是浙北地区春季大棚早熟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0.
1993~1995年笔者在长春、吉林、通化、延边、榆树等地做了典型调查,结合各地自然条件、管理水平、生产实践经验,综合多年来试验研究中掌握的春大棚黄瓜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春大棚黄瓜亩产1.5万公斤规范化管理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根据春大棚黄瓜生长发育和采食鲜瓜的特点,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苗期、初花期、结果期。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内,将春大棚黄瓜生育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吸收量等做为指标,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各个时期田间管理有章可循,不盲目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