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正常发酵的水压箱中提取适量沼液,放在缸内浸种或用透气的编织等袋子将稻种装好系绳直接沉入水压箱中部浸种4~5d,然后将种子晾干、催芽,可提高秧苗素质。秧苗移栽后返青快、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比清水浸种增产10.6%。用沼液浸种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沼液浸种壮秧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绪美 《中国稻米》2004,10(1):39-39
沼液是各种有机物在沼气池中经过厌氧发酵后的一种液体有机肥料。经科研部门化验分析 ,沼液不仅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酶、矿物质 ,以及生长素、赤霉素等对作物生长代谢有调节作用的水溶性养分 ,而且这些营养成分基本上以速效养分形式存在。因此 ,沼液速效营养能力强 ,养分可利用率高。所含的生长素既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 ,又有助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正常使用沼气池中的沼液具有杀灭病原菌的能力。据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农场试验表明 ,用沼液浸种增产表1沼液浸种秧苗素质调查处理清水 (CK)恶苗灵(CK)24小时48小时72小时…  相似文献   

3.
水稻用沼液浸种可提高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发酵的水压箱中提取适量沼液,放在缸内浸种或用透气的编织等袋子将稻种装好系绳直接沉入水压箱中部浸种4—5d,然后将种子晾干、催芽.可提高秧苗素质。秧苗移栽后返青快、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比清水浸种增产10.6%。用沼液浸种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活力的新种采用沼液原液浸种比清水浸种发芽率提高4.2%,成秧率提高10.7%,且出苗快,苗壮根粗,叶色浓绿。秧苗素质明显比对照好,是一项新型的种子处理技术,且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沼液浸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沼液是沼气池中各种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余物。由于它富含营养 ,对促进作物发芽出苗具有良好效果。经 2 0 0 3年在汤阴县五陵镇水塔河村试验 ,沼液浸种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 ,具有促进壮苗早发的作用。1使用效果沼液浸种较清水浸种发芽率提高 5 %~ 1 0 % ;棉苗素质好 ,苗齐、苗壮 ,叶色深绿 ,长势好 ;经沼液浸种苗病发生轻。据调查 ,浸种后棉花苗病、病株率减少 5 %~ 1 2 %。2浸种机理2 .1营养丰富。腐熟的沼气发酵液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的水溶性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还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物。沼液中含有三大类生物活性物质 ,第一类是N、P、…  相似文献   

6.
正沼液是沼气厌氧发酵后的产物,其速效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高,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不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具有防病抗逆作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液体肥料。沼液主要用于浸种、叶面喷施、果园滴灌、水培蔬菜和饲喂猪鱼等。沼液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无机盐类,还含有厌氧发酵的生化产物,具有营养、抑菌、刺激抗逆等功效。  相似文献   

7.
使用18.3%吡唑醚菌酯·氟环唑900倍液浸种12小时后布种,可促进新植蔗早生快发,增加分蘖;拔节期再进行一次全株喷药,可促进效茎数量、茎长和茎径明显增加,甘蔗产量显著提高,亩增1.52吨,增产效果25.8%,不影响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沼渣、沼液对马铃薯增产及抗逆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胜 《中国马铃薯》2006,20(5):282-283
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优势产业,为了研究沼液沼渣对马铃薯的增产及抗逆性,经对比试验表明:沼渣、沼液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幼苗生长,延长枯萎期,提高光合效率。喷施沼液可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改善经济性状。喷施沼液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深绿,薯块大而整齐,黑胫病,晚疫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6和10.6个百分点,沼渣做基肥、沼液做叶肥在马铃薯上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1884.2 kg/667m2,增产达37.9%。  相似文献   

9.
沼液浸种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沼液浸种不仅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苗齐苗壮,而且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降低成本,增产增收,可增产3% ̄5%,增收4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永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永浩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永浩液肥水稻浸种处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5%左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每丛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另外永浩液肥浸种处理也使水稻结实率提高0.7~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