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学军  朱良 《广东饲料》2010,19(7):17-18
<正>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4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00万吨左右。榨油后的茶籽饼粕含有茶籽多糖和茶皂  相似文献   

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异花虫媒授粉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植物。油茶的结实率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粉昆虫,其中传粉效率较高的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等膜翅目昆虫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综述了几种油茶有效传粉蜂的生物学特性、传粉特性以及引放技术,并展望今后油茶授粉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3.
油茶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一种重要油料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油茶籽产量最高、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国家。年产油茶籽约54.98万吨,油茶籽副产品——油茶饼粕的年平均产量约为39.71万吨。经检测分析。油茶饼粕中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茶皂素、粗纤维和灰分等。茶籽蛋白质含有17种氨基酸成分.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  相似文献   

4.
茶籽饼粕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全国有油茶栽培面积约500hm^2,年产油茶籽90余万t,榨油后的茶籽饼粕60余万t。茶籽饼粕提取物中有茶皂素、茶籽多糖、鞣质(单宁)、生物碱、黄酮和植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刘晓庚等(1995)报道,提油后的茶粕一般含10%~15%的茶皂素,2%~7%的鞣质,  相似文献   

5.
蜜蜂油茶蜜中毒物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Q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木本植物。它花期长、泌蜜量大。但是油茶蜜中未知成份的毒性作用很大,使蜜蜂采食后群势下降而难以越冬,对养蜂业造成极大危害。为找出油茶蜜中引起蜜蜂中毒的毒性成份,本实验以洋槐蜜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化学分析、薄层  相似文献   

6.
油茶粕饲料在异育银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油茶(Cam 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一种重要油料植物,盛产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我国油茶林种植面积达400万hm2,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作物的80%以上,是世界上油茶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茶籽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油茶籽约54.98万吨、茶油15万余吨、油茶籽副产品——油茶饼粕的年平均产量约为39.71万吨[1]。由此可见,我国的油茶粕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对油茶籽的利用基本上仅限于榨油,对榨油后剩余茶籽饼粕的利用还很不够,大多直接作清塘剂或肥料使用。经检测分析,油茶饼粕中富含茶皂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粗纤维等成…  相似文献   

7.
不同炼苗时长带来的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不同。解决油茶芽接苗移栽到容器的时间差异,成了油茶良种繁育中非常紧迫的问题。本研究在鄂西建始开展了嫁接油茶苗容器移栽时间对比。通过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统计、方差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移栽苗木生长差异显著。揭膜移栽40天成活率较高,苗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8.
胡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李昌林,陈默君(北京农业大学草地所·北京·100094)胡枝子属(lespedezamichx)有10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东北部和大洋洲.我国有30余种,从东北到长江流域至西南山地的林缘、林远地均有分布.该属许...  相似文献   

9.
许礼和 《山东饲料》2013,(21):193+285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油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油茶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故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油茶产量的一种快速直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除虫菊花渣对生长肥育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ofliumtrev),又名白花除虫菊,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亚地区、伊朗和南斯拉夫,18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儿马第亚被发现,1876年逐渐引种到世界各地,至今有150年的栽培和使用历史。1917年引入我国,主要种植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