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菜籽油在许多地方是传统的食用油。尤其是"土榨"的菜籽油,更是因为保留了许多"特色风味"而受到人们的推崇。但是,改良菜籽油、转基因菜籽油还是越来越多。它们有什么样的优势,能够找到生存空间、甚至"打败"传统菜籽油吗?菜籽油的"香味"来自于有害成分各种植物油的特有"香味"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以菜籽油来说,主要是芥子油苷。芥子油苷也被叫做硫代葡萄糖苷或者硫苷,分解后会产生异硫氰酸酯、腈、氰酸盐等物。这些分解产物能干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研究小波去噪对光谱的预处理对鉴别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已收集的鲁花、金龙鱼等6种品牌的瓶装或桶装的菜籽油共计117份样品,其中转基因菜籽油样品53份、非转基因菜籽油样品64份,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的MATRIX-F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这些样品进行全谱段的光谱采集;利用小波分析对菜籽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选用db3小波对光谱进行软阈值去噪;在菜籽油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建立转基因菜籽油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对比小波去噪预处理前后转基因菜籽油鉴别的准确率,DPLS鉴别模型的准确率从96.43%提升到了100%。【结论】小波去噪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近红外光谱转基因菜籽油鉴别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双低菜籽油营养特性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油菜的迅速普及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对双低菜籽油营养特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双低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营养学家的极力推崇 ;在欧美等国 ,双低菜籽油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植物性食用油 ;在加拿大 ,双低菜籽油的消费量已占植物油消费量的 75 %以上。1 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双低菜籽油的主要特征是 :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 ,单烯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为油酸 )含量较高 ,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 )含量中等 ,而且Ω6 (或称n - 6 )和Ω3(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菜籽油供需情况的分析,表明当前菜籽油自给率仅45%左右,造成菜籽油供给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总量增加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油菜籽总产量少、菜籽油产量有限等。再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预测云南省未来人口变化,进而对云南省未来菜籽油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未来人口上限为5574万人,到2020年人口数量为4914万人,菜籽油的需求量将达到60万t,未来菜籽油的供给缺口约为自给量的2倍。最后提出保障云南省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措施建议: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理性、健康消费;充分利用省外食用油市场,建立健全食用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衡阳、郴州两市油菜籽产地加工规模、主要模式及特点、产地加工对湖南油菜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湖南农村小榨坊提质升级改造,提出加强产地加工共性技术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健康消费;示范推广菜籽油产地加工优良装备,加强小榨坊升级改造;完善湖南优质菜籽油质量标准,打造产地加工"农湘菜籽油"品牌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浓香菜籽油产品具有色泽深、香味浓的主要感官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目前缺乏菜籽油色、香、味的评判标准,感官品质指标难以量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辨识度的要求,导致菜籽油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合理选择难度较大、市场恶性竞争不断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将破坏菜籽油市场秩序,进而危害国家粮油安全。文章针对现行菜籽油相关标准中色泽、气味、滋味指标的问题,提出需进一步加强科研投入,建立并完善可量化的感官评价标准等建议,引导菜籽油市场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选择鱼油、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菜籽油作为鲫鱼饵料脂肪源,配成5种等能等氮的饵料,探究不同脂肪源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鱼油组鲫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豆油组、花生油组、亚麻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亚麻籽油组鲫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显著低于豆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鱼油组鲫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豆油组、花生油组、亚麻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研究表明,使用不同脂肪源饵料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长性能效果最好的是鱼油,最差的是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安全、高效、无毒的烤烟抑芽剂,研究了不同浓度菜籽油、茶油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抑芽率和抑芽效果均以50%菜籽油最好,10%茶油最差,菜籽油、茶油整体抑制效果优于氟节胺乳油;菜籽油的抑芽作用优于茶油,其抑芽率比茶油高24.08~24.59个百分点,抑芽效果比茶油高14.57个百分点;植物油抑芽剂的浓度越高,抑芽效果和稳定性越好,10%菜籽油即可达到与氟节胺乳油相当的抑芽效果,建议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7月中旬,由农业部主办的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装备观摩会在湖北枝江市召开。中闰农科院油料所自主研发的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颠覆了传统土榨工艺和人们对菜籽油的认识。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油料品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凤洪介绍,油料所以安全、绿色、髙产、高效、高质、低耗、智能(7D)为理念,突破了油菜籽梢选、低温绿色精炼、自动控制、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创  相似文献   

10.
以菜籽油为燃料 ,对 S195柴油机燃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动机结构不经改动的情况下 ,燃用菜籽油或菜籽油与柴油的混合油是可行的 ;发动机燃用菜籽油或混合油时 ,其排放污染下降 ,但耗油率均有所上升 ,且燃烧室和喷油嘴积炭较多 ;发动机燃用 5 0 %菜籽油与 5 0 %轻柴油的混合油 ,且供油提前角为 2 0°CA时燃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瞿胜  孙国君  许芸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27-8228
给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新疆细毛羊羯羊(体重为40kg±3.02kg)饲喂添加不同水平菜籽油的日粮,用尼龙袋法测定了芨芨草叶片在瘤胃中6、12、24、36、48、72h时的降解率;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菜籽油后对芨芨草叶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绵羊瘤胃内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菜籽油的日粮中NDF和ADF降解率分别为26.97%、26.12%;添加6%菜籽油后NDF和ADF的降解率分别为29.87%、30.56%,与未添加菜籽油日粮相比分别提高了10.75%、17.00%,在0.05水平上有差异;添加8%菜籽油与未添加菜籽油日粮相比NDF和ADF的降解率分别降低了5.38%、2.79%,但在0.05水平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7)
<正>最近,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成功研发高品质浓香菜籽油7D工艺技术装备。针对菜籽油加工产业面临品质低、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技术难题,创新团队经10多年协同攻关,基于油菜籽品质和加工特性,创新性地建立了高品质浓香菜籽油7D产地绿色高效加工技术装备与自控系统,为油菜  相似文献   

13.
以菜籽油为原料,首先合成环氧菜籽油,再由合成的环氧菜籽油与正丁醇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制备高羟值菜籽油多元醇。研究了水用量、正丁醇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羟值和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水用量为50g,正丁醇用量为1mo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0min时,菜籽油多元醇的羟值相对较高。最后,对高羟值产物进行了红外(IR)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经0.4、0.7、1.0 MPa等3种压力及维压1、3 min的蒸汽爆破预处理后,采用低温压榨法分离菜籽饼及油,分别测定其多酚得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探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维压时间下提高爆破压力或相同的压力下延长维压时间,制备的菜籽油颜色逐渐加深;经蒸汽爆破处理后菜籽饼多酚得率为7.12~8.42 g/(100 g),菜籽油多酚得率显著提高,1.0 MPa下维压3 min时,菜籽油多酚得率最高,为0.56 g/(100 g);菜籽饼中生成了2,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canolol)、儿茶素、咖啡酸等物质,其中canolol的转化生成量最大,且一部分迁移到菜籽油中,0.7 MPa下维压3 min时,菜籽饼和油中canolol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2 120.00、4680.00 mg/kg;DPPH、ABTS和FRAP法测定的菜籽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但菜籽饼的抗氧化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多酚得率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蒸汽爆破可作为提高菜籽油中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一种有效预处理技术,蒸汽压力0.7 MPa、维压3 min可作为一个较优的汽爆条件用于油菜籽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从市场收集到57个品牌食用菜籽油,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每个油的脂肪酸含量,比较了不同制油方法和不同精炼等级所获得菜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浸出法处理对脂肪酸的损失较小,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脂肪酸含量均比压榨法高,而芥酸的含量则低于压榨法。菜籽油的精炼等级越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越高,而亚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含量则越低,芥酸含量下降的最为明显,一级菜籽油芥酸含量低于1%。本结果为改进菜籽油加工工艺和提高菜籽油营养保健功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油茶籽油与菜籽油亲水性不同的特点,通过震荡观察法观察纯油茶籽油、纯菜籽油以及混合标准油(油茶籽油中掺入5%菜籽油)与水混合震荡后所呈现的特征现象,以期鉴别油茶籽油中是否掺有菜籽油,并与电子鼻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需使用水、亚甲基蓝及试管等廉价材料即可在16 min内完成对油茶籽油是否掺伪的鉴别,其灵敏度可满足人们日常检测的需要;另外,此法对商品油掺杂鉴定的结果与电子鼻法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正>基本情况简介四川省汇强油脂有限公司是二00三年初由现任公司董事长唐中全、总经理黄晓琴和副总经理谢应德等人出资组建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新厂区位于工业园区马家坝,占地面积53.08亩,拥有日榨菜籽180吨、浸出菜枯100吨和日精炼一、二级菜籽油50吨,四级菜籽油80吨(日本引进)及灌装生产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10,(4):74-75
<正>2010年3月,菜籽油期货价格宽幅振荡,西南地区干旱因素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菜籽油市场也存在不少利多因素,2010年油菜籽进口量会显著下降。目前正值油菜生长关键期,旱情已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几种植物油(大豆磷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鱼油对日本沼虾抗氧化机能及肝胰腺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在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6%鱼油、大豆磷脂、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饲养雌性日本沼虾(0.63~0.75 g)40 d。结果表明,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除鱼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磷脂组肝胰腺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和菜籽油组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和花生油组,大豆磷脂组、豆油组和菜油组肝胰腺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和花生油组。肝胰腺和卵巢均检测到了饲料中未检测到的C20∶2n-6,鱼油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油组肝胰腺和卵巢EPA(C20∶5n-3)含量和n-3/n-6的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n-6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卵巢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豆油组肝胰腺n-6 PUFA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花生油组卵巢DHA(C22∶6n-3)含量和n-3/n-6的值仅次于鱼油组,且均高于其他各组;菜籽油组肝胰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鱼油应用于日本沼虾饲料中。  相似文献   

20.
周婕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4):1132-1138
【目的】研究国际与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非对称性传导关系,为合理应对食用植物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07—2020年度食用植物油月度价格数据,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考察国际与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非对称性传导关系。【结果】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国际与国内价格具有非对称协整关系,在长期国际花生油价格变动的9.7%、大豆油价格变动的33.0%会传导至国内,而短期内菜籽油和大豆油的国际价格会迅速传导至国内;当国际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下跌时,国内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每月分别纠正17.8%、22.4%的偏差,而当菜籽油和大豆油价格上涨时,国内菜籽油和大豆油价格每月分别纠正12.0%、10.6%的偏差;食用植物油价格传导具有非对称性,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或上升时,国内不同食用植物油价格调整偏差的时间差异很大。【建议】为应对食用植物油价格波动的风险,政府应降低食用植物油进口集中度,适当分散和开拓进口来源;建立完善的食用植物油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培育食用植物油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