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研究了12种香菇对绿色木霉的抗性,根据不同品种的长势和抗性情况,将香菇品种抗霉性大致分为抗霉性较强,抗霉性中等、无抗霉性3种。抗霉性较强的品种有8911、日H-3、日S510、沈-087、908,抗霉性中等品种有241-4、82-2、121,无抗霉性品种有日G-58、7402、沈-04,闽优-4。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有利于当局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规避非适时的货币政策实施后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回顾货币政策时滞性的相关理论,探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时滞性,并提出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性的有效途径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几个抗林火树种含水量和抗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实践证明,树干的抗燃性及大于枝条,枝条的抗燃性大于枝叶,枝叶的抗燃性是抗林火树种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该树种所含物质的综合反映;同一树种含水量高低对抗燃性有一些影响,但树种间不同含水量不能衡量其树种的抗燃性。采用静风篝火法测定树种的抗燃时间,籍此来研究抗林火树种,利用树种最佳组合配置,使生态防火阻隔效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的进展,在涝渍条件下植物形态结构,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变化明显,光合作用、酶促防御系统、呼吸代谢等生理反应也有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涝性评价指标以及抗涝性品种选育研究概况以及抗涝性育种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抗涝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2倍以上,经ABA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金属离子CO  相似文献   

6.
兼业性林业是南方集体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兼业性林业对促进集体林业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兼业性林业产生的机制与发展条件,阐述了兼业性林业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制约,论证了兼业性林业在市场经济中由小块分散林地的经营转向规模经营,从兼业经营逐步转变为专业性经营,是其演进的方向,并认为林业区域专业化是其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说到生命的奥秘,最令人迷惑不解和高深莫测的,莫过于性了,而这往往又正是人们讳莫如深,羞于谈论的。但是,性恰恰又是构成地球上如此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基础。如果没有性,我们现在很可能还只是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8.
1991年特大洪灾后,作者对南京,无锡,苏州等的绿化树种,尤其是园林树种的耐涝性进行了调查。根据树木水淹后的反应将树木耐涝性分为三级,敏感,中等耐涝和耐涝,共调查树种86种(品种)获得了一些对树木耐涝性的新认识,对影响树林耐涝性的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讨论和比较运用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的可能性,估计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对森林害虫的作用,提高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种群的方法,以及保护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包括现行的方法和无效的保护策略可能被优化,所以我们应该详细研究种群生态知识,从而由短期保护为主转移至持续发展上。  相似文献   

10.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应用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在一定空间内,散布高浓度性信息素,使雌雄虫两性个体间的性信息素传递受到破坏的原理,于1997年在临邑镇五里果园,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杀防治苹果小卷叶蛾应用推广,取得了明显的诱杀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树木抗旱生理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抗旱性结构、抗旱生理及抗旱造林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抗旱性结构方面,树木靠减少叶量和叶面积、增加根系,及叶、茎、根的旱生化结构来提高抗旱能力。在抗旱性生理方面,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酶活性、根系活力及水分参数均随着树木抗旱能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通过树种选择、提前整地、覆盖造林和使用保水剂等造林措施的实施,均可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地被植物在抗性资源、耐荫性、抗旱性、耐寒性、抗热性、耐盐碱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地被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和抗性的机制、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就地被植物抗性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植物青枯病抗病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植物抗青枯病的抗病鉴定方法、抗病机制、抗病遗传、抗病育种及诱导抗病性等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抗松材线虫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松树大面积枯死威胁之后,日本在不断探索对该病的防治方法的同时,寄希望于培育抗松材线虫的松树苗木。始于1973年的抗松材线虫育种,从松树造林材料的遗传改良、国内外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抗性检测方法以及抗性育种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中从抗松材线虫育种的历史背景、抗性判定方法、树种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方面叙述了日本抗松材线虫育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害虫的抗性研究是一项全球性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其抗药性的发展,抗药性的分子机理两方面,主要对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木塑复合材料耐候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塑复合材料(WPC)的耐候性能决定了材料的户外使用寿命。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在WPC耐热氧老化、耐光氧老化、耐真菌腐朽及耐潮湿与冻融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 热氧老化与光氧老化均使得WPC发生褪色现象, 力学性能下降, 添加抗氧化剂与光稳定剂可分别改善二者对WPC的破坏作用。WPC中木粉含量较高时更易发生真菌腐朽现象, 添加化学防腐剂或其他助剂、木粉改性及涂饰可有效抑制真菌腐朽。WPC的吸水性是其热氧老化、光氧老化、真菌腐朽及冻融循环过程的催化剂。文中还总结了目前WPC耐候性能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竹重组板材热压工艺的优化,研究了热压工艺对竹重组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分析了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竹重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耐沸水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浸渍剥离率和甲醛释放量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的优化热压工艺为:①热压压力2.0MPa、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7min/mm,热压压力对竹重组板材耐酸性、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影响显著,对耐沸水性、耐碱性、耐盐性、耐磨性和浸渍剥离率等影响不显著。②热压时间对竹重组板材静曲强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试验指标影响不显著。③热压温度对竹重组板材各试验检测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接虫技术能早期鉴定树种抗虫性,缩短育种周期。1999年对网室接成虫和树干套笼接成虫2种鉴定方法进行精度比较,认为网室接成虫方法精度高,是选拔抗性品种最好方法,所选出的杨树品种抗性与自然界调查杨树抗性基本一致。利用网室接成虫抗性鉴定技术选择杨树抗性品种是可行的。2000年利用该方法对17个杨树品种进行了天牛抗性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9.
桉树无性系抗旱及抗病能力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桉树16个无性系抗旱性和抗病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Z13品系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都表现最强,Z4、Z11和Z15品系也比较强,可以结合林业生产实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抗性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麟  杨振德  赵博光  方杰 《林业科学》2005,41(1):165-173
植物抗性分为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两种类型。组成抗性是植物的一种固有特性 ,取决于植物不同的基因型 ,始终存在于植物中并发挥作用 ;诱导抗性是一种类似于免疫反应的抗性现象 ,是植物的一种表型反应 ,只有在外源损伤的情况下才得以表现。本文主要综述了自 1997年以来植物诱导抗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对诱导抗性特性的重新认识及一些新的证据 ,对诱导抗性中能量分配与植物防御效益之间的风险平衡 ,信号 (特别是植食者的取食信号 )在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一些新发现的防御机制以及植食者的适应性等。对植物诱导抗性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