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进行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梭梭根部不同方位埋施腐熟的有机肥,可提高梭梭林的成活率,有益于梭梭林生长;接种肉苁蓉对梭梭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梭梭树旁肉苁蓉种植位置的对侧施肥,可使肉苁蓉的接种成活率最高,从而获得梭梭林生长和肉苁蓉收获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拉善盟沙生植物资源独特,质地优良,经济和药用价值高,主要有肉苁蓉、锁阳、苦豆籽等。全盟现有天然梭梭林100万hm2,肉苁蓉集中分布面积38.6万hm2,年采量150t;白刺188.3万hm2,锁阳集中分布面积122.2万hm2,年采量为500t以上;天然苦豆籽分布面积8.9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勤沙区营造了大面积梭梭人工林,但从未有过关于民勤沙区天然梭梭林的研究和报道.2007年10月新闻媒体报道,在民勤发现有数万亩天然梭梭林.为了研究梭梭在当地自然更新的机理.笔者通过设置梭梭更新样地和对照样地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梭梭自然更新的条件,一是0~35cm土壤表层0.05-0.25mm细砂粒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0~5cm表层0.05-0.25mm细砂粒含量在需要在60%以上;二是0~35cm土壤表层pH值不能超过8.6.在民勤沙区分布有大面积人工梭梭林,不缺少种源,土壤盐分也不是限制梭梭自然更新的因素.这是以往的研究从未涉及到的,这一研究结论对当地以及河西走廊沙区梭梭造林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退化梭梭林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荒漠区人工种植梭梭林寄生肉苁蓉以后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公相村人工梭梭林生态修复区作为实验样地布设点,选取成功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寄主梭梭(处理A)和未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梭梭(CK)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生物量、生长量和近地表温湿度,并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含水量、养分和含盐量分析。接种肉苁蓉的实验样地近地表温度高于未接种肉苁蓉样地,而近地表湿度则正好相反;两者不同深度土壤养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但无明显规律性;土壤含水量CK均高于处理A;接种肉苁蓉样地的梭梭树高、地径和冠幅,普遍小于未接种样地,且个体间差异较大。肉苁蓉寄生对寄主梭梭当年的生长存在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对生态修复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疆梭梭林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梭梭集中分布区(约占全国梭梭总面积68.2%)。近三十年来由于滥垦、乱樵、过牧,梭梭林严重衰退。梭梭林的天然更新效果因生态类型而异。梭梭成、过熟林隔带樵采,其迹地天然更新良好,樵采后5年伐桩萌发的幼苗总覆盖度达18.8%。在大面积强度樵采迹地和毁林垦荒后的弃耕地,人工封禁是促进梭梭天然恢复的有效途径。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沙漠、土漠、砾漠等立地上,利用冬季积雪,人工雪面撒播梭梭,是梭梭人工造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加速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肉苁蓉种子的室内愈伤组织形成,肉苁蓉种子及其寄主白梭梭种子的采集方法,肉苁蓉的人工种植试验.试验表明,从种植肉苁蓉寄主白梭梭到收获肉苁蓉1年可完成.探讨了肉苁蓉的人工种植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及根际土壤水分的关系.[方法]以人工栽植梭梭寄生接种肉苁蓉为研究对象,测试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及其根际土壤水分的变化关系以及肉苁蓉与梭梭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肉苁蓉的含水量均高于20 ~ 60 cm处根系的平均含水量以及梭梭根际土壤的含水量,导致肉苁蓉的渗透压低于寄主梭梭,使寄主体内水分源源不断的向肉苁蓉体内输送,保证所需的水分供其生长发育.[结论]在测试期内肉苁蓉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寄主梭梭同化枝,说明肉苁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来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降低渗透势进而降低了水势,以从外界继续吸水维持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荒漠化治理的不断深入,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的探讨,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梭梭的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其次,阐述了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包括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病虫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肃南县境内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生长大量梭梭等野生植被,适合肉苁蓉人工种植。该文主要从寄主梭梭苗的培育、梭梭人工栽培、肉苁蓉接种技术等三个方面来介绍肃南县明花乡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  相似文献   

10.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漠鑫公司沙雅县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基地为例,对2011年开始投入生产以来的基地建设、寄主培育、种子采收、人工接种、肉苁蓉采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建议对于肉苁蓉规模化生产建设,基地一定要选择事宜梭梭、肉苁蓉种植生长的沙地区域,且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灌溉条件。要形成从梭梭种子采收、梭梭育苗、梭梭灌溉植苗造林到肉苁蓉种子采收、人工接种肉苁蓉、再到产品采收完整的生产链。当肉苁蓉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要尽可能的寻求肉苁蓉衍生产品及深加的工企业开发合作。  相似文献   

11.
梭梭是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抗旱、耐盐碱、抗风沙的优良防风固沙林、薪炭林和饲料林树种。共有二种,即梭梭柴和白梭梭,二者皆系旱生抗风沙植物。其中梭梭柴生态幅度较宽,可在沙质、砾质、土质和盐土荒漠生长,分布较广;而白梭梭生态幅度较窄,天然分布仅限于准噶尔盆地的沙质荒漠。因此,应分别采种育苗,分别造林。解放以来,梭梭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减少,不少地区生态条件恶化,向沙漠化发展,影响沙漠前沿绿洲的安全。因此,保护,恢复和发展梭梭林是十分必要的。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有:封育,人工造林(包括直播、植苗、径流造林、灌溉造林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林龄梭梭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不同林龄(3、6、11、16 a)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恢复样地为对照(CK),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样地不同层间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密度、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量)与化学性质(全盐量、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分析梭梭林龄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在20~40 cm土层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优于0~20 cm和40~60 cm;(2) 4种林龄梭梭各层间土壤全盐量和pH值均以16 a含量最高,表明梭梭具有聚盐效应;(3)土壤各层养分(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化量随梭梭林龄增大而增加,且在16 a土壤养分积累量达到最大;(4)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梭梭对土壤改良效果由高到低为16 a、11 a、6 a、3 a、CK。  相似文献   

13.
肉苁蓉俗称大芸,具有抗衰老、补肾壮阳、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适宜肉苁蓉生长,在克拉玛依市周边种植的肉苁蓉主要以梭梭肉苁蓉为主。本文从梭梭栽培、肉苁蓉种植调制、肉苁蓉人工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晾晒等方面对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梭梭和肉苁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梭梭基径粗、株高、冠幅、肉苁蓉直径、花序长、蒴果数、有效果数、单蒴果重和单株种子产量与梭梭树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3以上.2)随着梭梭树龄增长,与对照相比,单株肉苁蓉种子产量提高了2~5倍.直径<0.5 mm的种子所占比例下降,直径为0.5~0.7 mm种子所占比例提高.3)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所寄生的肉苁蓉直径和花序长可达21.72 mm和30.8 cm以上,并且蒴果数、有效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分别可达143个、128个和11.810 g以上.5年生及以上的梭梭可作为寄主培育肉苁蓉留种植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深度对产量影响试验,提出且末县的河东治沙工程中,在混交的防沙治沙林中的红柳上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最佳深度,来大面积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  相似文献   

16.
以艾丁湖北部寄生肉苁蓉的1年生、3年生和未寄生肉苁蓉的5年生梭梭林为样本,以原生荒漠为对照,在整个生长季内测定梭梭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年生和3年生梭梭林比5年生梭梭林降低风速更明显,且植被盖度也较大,土壤含水量增加也较为明显,可有效地实现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1年生和3年生梭梭林寄生肉苁蓉加强了水肥管理有关。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每年经济收益增加了86 175~94 119元/hm~2。  相似文献   

17.
北疆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伟本  李特林 《农技服务》2010,27(5):602-602,631
总结了北疆地区近几年人工栽培肉苁蓉的生产实践,详述了北疆地区在梭梭、柽柳根部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栽培管理、病虫鼠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为北疆荒漠地区发展沙产业,人工种植肉苁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接种率低,接种后出土年限长的实际,试验采用多种接种方法,通过试验与观测,初步筛选出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并确定出民勤地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最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选取吐鲁番市高昌区荒漠生境中5年生梭梭林、3年生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及原生荒漠作为样地,基于野外观测、调查、取样和室内数据分析,进行生态恢复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较5年生人工梭梭林和原生荒漠能够明显降低风速和气温,增加相对湿度,提高植被的盖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有效地实现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寄生药用植物,为促进河西荒漠地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目前金塔县鼎新镇正在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但仍存在接种存活率不高、产量不均、接种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河西地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