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云金杆菌高效培养基优选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设计一套“正交试验-浓度加倍-生物测定”新的培养基配方优选模型,获得了理相怕高效培养基配方。采用79007号菌株和5号配方,用7吨发酵罐进行了试验,平均发酵效价达2887×10^3IU/m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苏云金杆菌发酵培养基配方优选中十分单,实用,快速瓣新作。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YIM34165,优选3种不同培养基(1号、61号和301号)进行发酵,测定其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61号培养基的发酵提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4.27%,活体平均防治效果为82.45%。  相似文献   

3.
羟苯乙酯是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提高该菌株发酵液中羟苯乙酯的产量,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了优化,进一步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后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通过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获得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产生羟苯乙酯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DL-苹果酸、蛋白胨和NaCl。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DL-苹果酸、豆饼粉和NaCl。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8 g/L、DL-苹果酸29.68 g/L、豆饼粉25.18 g/L、蛋白胨2 g/L、NaCl 13.18 g/L,pH 7.0~7.2。采用此培养基配方进行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发酵,羟苯乙酯平均产量为8.15μg/mL,较基础发酵培养基提高了286.26%。  相似文献   

4.
高产苏云金素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了苏云金杆菌高产苏云金素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在第一次正交试验筛选出的6种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对培养基成分和用量作调整后进行第二次正交试验,筛选出五种培养基配方。将这11种培养基用3个菌株继续评选,尽管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中产苏云金素的量不同,但3个菌株产苏云金素量最高,且稳定的培养基匀为M_3培养基。正交试验的最后培养条件:温度32℃、pH6.5、通气量最大,转速200rpm、接种菌龄16小时、接种量3%、培养24小时。同时,还对苏云金菌杆CT—43菌株在培养基M_3中不同发酵时间的细胞数、pH、还原糖、氨态氮和可溶性磷以及苏云金素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极长链霉菌Streptomyces longissimus SL01菌株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SL01菌株的发酵液配方进行了优化,采用离体枝条和果实病斑抑制试验检测了其配方优化效果,并测定了SL01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酸碱度和紫外光照射的稳定性。最终获得最佳发酵液的配方(质量分数)为:小米粉2%、酵母粉1%和MgSO4·7H2O 0.15%。以在28℃、初始pH 7.0、接种量2%、装液量50 mL/250 mL和转速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7 d得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最强。采用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发酵所得的SL01发酵液对苹果枝条和果实上的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86%和10.15%。所得发酵液在低于40℃、pH在6~10或紫外光照射12 h时,抑菌活性仍较为稳定。研究表明,通过培养基优化,可以显著提高SL0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采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工程菌Hrp-菌株的培养基碳、氮源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细玉米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细豆饼粉;对这四个碳氮源因子的浓度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出该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碳、氮源配方为(g/L):葡萄糖8g、细玉米面5g、细豆饼粉35g、硫酸铵2g。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使摇瓶发酵液菌量从1.34×1010cfu/ml提高至3.30×1010cfu/ml。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枯萎病生防菌地衣芽胞杆菌FJAT-4的固态发酵水平,以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成分,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对菌株FJAT-4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FJAT-4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麸皮(质量比)=7:3、K_2HPO_40.05%、MgSO_4 0.02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5℃,相对湿度45%,通气量75%,发酵周期40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菌株FJAT-4固态发酵物干重活菌体数可达2.63×10~9 cfu/g。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发酵配方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绿色木霉Tv36为农抗产生菌,比较了多种液体培养基对Tv36产生抗生代谢物能力差异。根据几种较优配方的组分与用量,经正交试验得到产抗生代谢物的最优配方OTF。Tv36用OTF发酵并过滤后,对抗生代谢物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Tv360-OTF发酵滤液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Tv36-OTF滤液10、20、50倍3种不同的稀释倍数在油菜离体叶试验中均有明显的抑制病斑扩展的效果;Tv36-OTF农抗液剂20、50倍对油菜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80.5%、68.6%,与菌核净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我国苏云金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十年进展(1990-2000)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我国苏云金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中菌株优选、培养基筛选以及发酵过程调控技术等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防治青枯病工程菌Hrp-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采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工程菌Hrp-菌株的培养基碳、氮源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细玉米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细豆饼粉;对这四个碳氮源因子的浓度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出该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碳、氮源配方为(g/L):葡萄糖8g、细玉米面5g、细豆饼粉35g、硫酸铵2g。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使摇瓶发酵液菌量从1.34×10^10cfu/ml提高至3.30×10^10cfu/ml。  相似文献   

11.
应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棘禾草螟和芦毒蛾都有较好的效果。为了兼治这两种害虫,可在棘禾草螟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及盛孵末期分别防治一次。每亩喷Bt乳剂200克或150克加敌敌畏50克。  相似文献   

12.
粉红螺旋聚孢霉是一种重要的植病生防真菌.本文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粉红螺旋聚孢霉67-1与枯草芽胞杆菌B006共培养发酵滤液的生物活性和生防作用.采用平板培养测定共培养发酵滤液对大豆菌核病菌菌核形成,以及甘蓝枯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6孔组织培养板测定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抑杀活性;通过平皿测定和温室盆栽试...  相似文献   

13.
几种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能大量寄生荔枝蝽卵,对荔枝蝽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荔枝和龙眼需经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荔枝和龙眼的高产高质,为使化防和生防统一协调,本文就几种果园常用的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平腹小蜂:用柞蚕卵繁殖,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供。1.2试验农药:10种生物性农药,其中尽种是B.t类杀虫剂,1种是病毒,5种是植物性杀虫剂。它们依次是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优化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并对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时间、装瓶量、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牛肉浸膏3%,CaCl 2 0.10%,KCl 0.05%;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9.0,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50 mL/250 mL三角瓶中,200 r/min,37 ℃培养48 h。优化后表征抑菌蛋白产量的抑菌圈直径增大了115.5%。  相似文献   

15.
柑橘溃疡病是重要的柑橘细菌性病害,为探明壳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潜力,本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价了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杀菌效果,以改良的纸碟法测定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效果。综合处理0.5 h、3 h和6 h的结果显示,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的杀菌强弱依次为:粘度12粘度100粘度20。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在YPG培养基中有氧发酵3 d产生发酵液原液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45 cm和3.21 cm,比0.1 g/mL氨苄青霉素的抑菌圈分别大45%和35%。可见,发酵液中存在对溃疡病菌高度有效的成分。因此,认为粘度12的壳聚糖和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具有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生菌素高产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生菌素产生菌通过菌种选育,得到4株效价较亲株提高70%的菌株。通过正交回归实验得到中生菌素高产菌株UV-7的摇瓶最佳培养条件和最佳发酵配方;明确了通气量和葡萄糖含量是影响最终产素量的主要因素。在6.6L的全自动发酵罐中优化发酵,明确了UV-7发酵过程中的代谢规律,证明了发酵代谢的终点与溶解氧和pH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对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提高菌株B1619生物发酵效率,本文通过单因子水平筛选和正交试验,对菌株B1619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配比组合为酵母膏0.25%,大豆粉2.00%,生长素0.05%,优化后生物发酵效率比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1.79%;发酵培养条件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8℃、转速180 r/min、装液量60 mL/250 mL,优化后生物发酵效率比初始培养条件提高了35.42%。经验证,优化后的生物发酵工艺获得的发酵菌液含菌量为7.13×109cfu/mL,与初始发酵工艺的发酵菌液含菌量(3.80×109 cfu/mL)相比,提高了87.83%,优化效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TCS001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可  司文  林海  林方锐  袁静  陈杰 《农药学学报》2019,21(4):444-452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TCS001是一种新型生防细菌,为了提高其生防作用,本文开展了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研究。以TCS001发酵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因变量,先从NB、BPY、YT、BP、LB和SOB 6种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筛选最佳基础培养基,再利用Plackett-Burman (PB) 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滤液抑菌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中心点,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最优发酵条件;通过活体植株喷雾法测定发酵液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进一步明确其优化效果。最终获得最佳基础培养基为NB培养基,发酵条件为:蛋白胨10.0 g,葡萄糖12.5 g,牛肉浸膏4.0 g,酵母粉1.0 g,蒸馏水1 000 mL,装液量 (体积分数) 40%,种子培养时间16 h,接种量 (体积分数) 3%,转速164 r/min,温度25 ℃,pH 7.0,发酵培养时间36 h。离体抑菌活性试验验证发现,优化培养的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最强,抑制率达90.9%;活体盆栽抑菌试验表明,优化培养的发酵液对黄瓜灰霉病的病斑抑制率为74.7%,比优化前提高了36.9%。该结果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有效的活性产物分离提取及结构鉴定等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TF-120和KT-739菌株理化特性相似、抗性互补、届者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其融合的研究,从近千个融合子中选育出一株FR-220。经鉴定,确认FR-220为农抗120高产菌株。工厂中试结果,其发酵单位可以提高一倍,由6000~8000μg/ml增加到14000~17000lμg/ml,相当于生产成本降低一半。1988-1089年田间防治瓜果蔬菜上的白粉病、炭疽病、枮萎病,试验示范面积2000亩,防效达70~90%,增产20~25%,扩大推广20万亩。  相似文献   

20.
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杀虫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硅胶柱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具有抑菌和杀虫活性的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3个杀虫活性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阿维菌素B1a、B2a和A1a。研究发现,同一菌株发酵液中可以同时产生杀虫和杀菌两类成分,与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ectinius亲缘关系差异很大的链霉菌也可以产生阿维菌素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