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杨树伐根嫁接河北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白银市是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 ]危害的重灾区。过去 10年由于该天牛危害不得不砍伐的杨树近 4 0 0 0万株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为了扭转光肩星天牛猖獗危害的局面 ,我市在西北率先成功应用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进行防护林的更新和天牛虫源林的改造。近年来又开展了杨树伐根嫁接河北杨的试验 ,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利用杨树伐根嫁接抗旱、抗寒、抗天牛等性能优良的河北杨 ,可解决杨树蛀干天牛危害区清除虫害木后的更新及伐根不易清除的难题。在白银灌溉区嫁接的河北杨 1年生苗平均高3.8m ,平均地径 3.5cm …  相似文献   

2.
杨树人工低价林皆伐后主要更新技术有两种。一是清除伐根全面整地造林;二是保留伐根局部整地(开沟、穴状)造林,前者公顷成本为1715.25~2034.00元,后者为197.10元,后者比前者降低成本1518.00~1836.90元/hm ̄2。保留伐根开沟(穴状)整地适宜更新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而不宜更新杨树。开沟整地营造的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林分比全面整地的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都有所提高。保留伐根开沟整地方式营造的11年生落叶松林分,平均树高6.46m,平均胸径6.01cm,分别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25%和46.5%;保留伐根开沟整地营造的18年生樟子松林分子公顷蓄积量为83.68m ̄3,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39.6%。由于开沟整地方式造林不清除伐根,伐根腐烂后可比全面整地林分每公顷土壤增加有机质23112.5kg,增加孔隙量约20m ̄3,增加无机盐类652.5kg,开沟整地的林分,比全面整地林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可缩短采伐至更新、整地造林时间,并节约挖根、整地、苗木等费用,其成本为常规造林的1/7~1/10,并具有适应性强、节水、抗旱等特点。该项技术是解决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四旁树、低质杨树更新改造、杨树蛀干更新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可解决伐根不易清除的难题。可达到当年更新、当年成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生产中快速成林、减少水土流失等实际需求,解决杨树低产林改造和防护林更新的技术问题,该文详细阐述了伐根嫁接、萌芽更新和根蘖更新的技术细节,介绍了杨树幼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杨树伐根嫁接及萌蘖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伐根嫁接更新改造杨树低效林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5):47-51
杨树在我国分布广范,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灾害、品种退化、更新不及时等原因,造成杨树低效林在全国尤其是三北地区普遍存在。杨树伐根嫁接具有经济、节水、环保的优点,是杨树低效林更新的优选方法。分析伐根嫁接林地的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确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势,可带动并加快衰老低效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速度,提高林地效益。  相似文献   

6.
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光肩星天牛在阿左旗地区发生极其严重,有关部门对严重的杨树虫害木进行了砍伐。为了恢复更新造林,阿左旗森防站在巴音树贵地区试行“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的试点试验。该文对毛白杨的技术特点,更新对象的选择,伐根的处理,接穗的采集、贮藏、嫁接方法、时间以及嫁接后的管理等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速生杨树伐根嫁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伐根嫁接造林定义 通过对速生杨树或劣质杨树砍伐后的树桩进行嫁接,以达到更新造林的目的.可用于伐后更新和新品种更替,具有成林快,相对植苗再造林省时省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天牛危害树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天牛危害的杨树,成本低,成活率高,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比常规栽植菌木高15%左右,生长量大,是当年栽植新疆杨的3倍。  相似文献   

9.
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调查研究表明:萌芽数量及幼树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而增大,伐桩上萌条分布在0-8c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2cm内,靠坡下方多于坡上方,每伐桩平均萌条7.7cm株;萌条有效株生长量,在距地面2.1-4.0cm范围内,以4-6株丛生的生长快,根蘖幼树主要发生在0-7cm深土层中直径0.71-1.40cm粗的水平母根上,伐桩四周0.51-1.50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现有杨树人工林 4 .1万hm2 ,其中成熟林和过熟林约有0 .4万hm2 。这些杨树成熟林和过熟林干梢、枯梢现象和各种病虫害严重 ,处于负生长状态 ,已经不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研究改造这些杨树人工林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了探索一条优质高效的杨树更新造林新途径 ,创建一套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技术模式 ,于1997年引进河北农业大学在杂交杨伐根上嫁接毛白杨更新造林的新方法 ,在大兴县和顺义共青林场做了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技术推广试验。通过试验 ,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95 %以上。一年生苗胸径 3.5cm ,平均树高 4 .3m。试验证…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至2001年,青海省平安县林业局在天牛虫害木采伐迹地更新和杨树低产林分改造项目中,探索出了在杨树伐根上嫁接毛白杨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1.嫁接时间:四月中下旬。 2.整修伐根:将冬季采伐的旧伐根用锯再截一次,露出新鲜伐根断面,再用修枝剪或嫁接刀在此断面边缘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密接部位斜削成一个小平面,保持接口干净新鲜,形成层部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美旱杨伐根嫁接三倍体毛白杨引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伐根嫁接的三倍体毛白杨成活率达88%;1年生幼树生长量大于小美旱杨扦插苗,嫁接5a后平均树高9.18m,胸径9.52m,均高于同龄的小美旱杨,且表现出了耐寒抗旱的特性。伐根嫁新方法更新三倍体毛白杨比植苗更新节省造林资金70%-80%。  相似文献   

13.
对林龄27年的杉木人工林实行片伐后进行萌芽更新与实生苗补植相结合的更新造林试验,采用全面清理林地、全垦细致整地、补植实生苗及松土除草与选留健壮萌芽等技术措施,4年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第4年萌芽更新幼苗平均高为2.97m,比杉木速丰林第4年平均高生长量指标增长0.47m,比第4年补植的实生苗平均高增长0.94m;与同年营造世行贷款杉木速丰林投入造林成本相比,每公顷可降低44.34%。这将为大规模开展杉木人工林基地片伐更新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伐根嫁接原理出发,详细论述了辽宁彰武地区杨树伐根嫁接及后期管理技术,并分析了伐根嫁接技术的优势。通过采取伐根嫁接技术,在最大程度保护现有生态植被的基础上实现林分更新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嫁接法改造杨树低产林刘婉荣嫁接法改造杨树低产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利用青杨派和黑杨派杨树伐根嫁接河北毛白杨的一项造林技术。该技术对于因病虫危害等原因导致的杨树低产林进行改造很有实用价值。-、嫁接技术截伐根选用直径3厘米以上的伐根作砧木。一般冬季采伐春...  相似文献   

16.
采伐迹地伐根清理机整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伐剩余物中,伐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伐区的伐根蓄积量很大,用途广(伐根可用于硫酸盐纸浆生产、微生物工业和制造木塑料等),将伐根取出利用经济效益极为可观.伐根清除后的林地易于人工更新造林,可有效利用林地,并可清除繁殖在伐根上损害树木的病虫害和真菌.在我国原始林区和人工林中,伐根清理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所以,伐根清理是高效利用伐区剩余物和伐区边地更新造林的关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清理采伐迹地上的伐根,使采伐剩余物得以充分利用,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工更新造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树伐根嫁接是杨树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及虫毁林等林分更新改造中一项切实可行的应用技术。在有关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杨树伐根嫁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旨在为今后有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利用杨树伐根嫁接亲合力强、可再生的特点,将伐根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9.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技术是北京市林业科技推广站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几年来,在全市应用推广该项技术更新造林面积上千亩。该项技术经有关专家验收,获得了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白杨派品种对嫁接亲合力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最强的是白杨的741,敏感性最低的是河北毛白杨;选用生长健壮的种条作接穗,伐根生长旺盛,直径在10cm以上,嫁接时间掌握在4月份,且边平茬边嫁接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