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磷肥对鲜食糯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鲜食型糯玉米广糯1号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磷肥对鲜食糯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肥区的籽粒在授粉后,生长速度较慢,授粉22d后生长速度加快,至授粉26d,籽粒的鲜重、干重、体积比对照区增加百分率达到最大。(2)施用磷肥可提高籽粒的可溶性蛋白、粗蛋白、游离氨基酸、淀粉、脂肪的含量,但对赖氨酸的含量影响不大。(3)施用磷肥的籽粒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及粗蛋白含量达到高峰后,分别以每天0.229mg/g、0.240mg/g、0.323%速度下降,而籽粒的淀粉、脂肪含量与授粉后时间长短呈正比关系。授粉后,磷肥区籽粒的淀粉、脂肪含量每天比对照区高0.244、0.051个百分点增长,授粉后38d,分别比对照区增加7.84%、14%。(4)秋播鲜食糯玉米以授粉后22~26d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收时期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审郑白糯918糯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3个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期不同对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时期不同,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粗蛋白含量随着采收时期的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降低;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是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赖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下降;钙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NPK、NP、NK3个施肥处理,研究氮与磷、钾配施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灌浆期间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没有明显改变糯玉米灌浆期间子粒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但对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影响很大。授粉后30d,子粒的可溶性蛋白、粗蛋白、赖氨酸、脂肪和淀粉的含量及积累量以NPK处理最高,子粒的含水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以NK处理最高,其中NPK处理子粒的含水量、赖氨酸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子粒主要品质成分的积累量与NP、NK处理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NK处理子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NP、NPK处理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糯玉米子粒授粉后主要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京科糯2000和农科玉368为试验材料,分析授粉后子粒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含量,子粒含水量和果皮厚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子粒含水量在灌浆初期下降迅速,授粉20d后下降缓慢;子粒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上升较快,授粉20d后上升幅度减小;脂肪含量和果皮厚度在灌浆初期上升较快,而后逐渐下降。授粉后20d子粒可溶性糖含量6.5%~8.0%,淀粉含量60%~70%,蛋白质含量8.0%~9.5%,子粒含水量达70%以上,此时为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在整个测定时期,京科糯2000的果皮厚度一直大于农科玉368的果皮厚度。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是主要鲜食玉米类型, opaque2 (o2)基因导入可增加籽粒赖氨酸含量,但同时引起籽粒皱缩、淀粉含量下降等,限制了其育种应用。为发掘优良糯玉米受体,以籽粒饱满圆型o2近等基因系(o2-NIL)糯2/wx1wx1o2o2和皱缩型黄糯2/wx1wx1o2o2为研究材料,通过对鲜食期、成熟期的百粒重和籽粒成分测定,发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可能是导致2份糯玉米o2-NILs表型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发现授粉后10~24d两糯玉米o2-NILs中6个淀粉合成基因动态表达模式不同,其中Sh1、Sh2、SSIIIa和SBEIIb差异较大。分析胚乳转录组数据,发现两糯玉米o2-NILs中24个海藻糖和糖基水解酶编码基因和48个o2胚乳修饰基因变化不同,以上结果表明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前期表达量高,后期与对照无差异,且糖代谢基因表达变化有利于淀粉合成可能是糯2/wx1wx1o2o2淀粉含量和百粒重不受o2突变影响,籽粒性状明显优于黄糯2/wx1wx1o2o2的重要原因,同时多个胚乳修饰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该结果直接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o2突变体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颖果的发育及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糯玉米颖果的发育规律,采用常规测定方法研究了糯玉米颖果的鲜重、干重变化及其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的积累动态,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淀粉粒的发育。鲜食糯玉米最适宜的采收期为授粉后25~30 d;颖果中的淀粉含量前期增加较快,授粉20 d后增加缓慢;蛋白质含量先急剧降低后缓慢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脂肪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籽粒鲜重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5**)和负相关(r=-0.961**),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5**)。角质胚乳淀粉粒排列紧密,积压呈“足球状”;粉质胚乳淀粉粒排列疏松,呈多面体状。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鲜食糯玉米采后籽粒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货架期糯玉米籽粒中几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3种熟期鲜食糯玉米籽粒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晚熟玉米下降幅度较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下降幅度达到97.3%~99.8%,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早熟玉米上升幅度最大,货架8 d时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超过了20%,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主要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货架2~4 d,其趋势在变化时间上与几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能够契合;室温货架期间,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于贮藏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和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为试材,比较研究了籽粒胚乳细胞数目、物质积累特点、激素含量变化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等方面的类型间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增殖进程早于干物质的增加进程,普、糯、爆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分别在授粉后24、18和13 d达到最大值,粒重分别在授粉后45、40和30 d达最大值;在籽粒淀粉积累全程,糯玉米总淀粉含量高于同时期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尤其是在授粉后30 d内差异最明显,普通玉米与爆裂玉米间差异不大;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类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积累速率极值大小及其出现时间的早晚两个方面,糯玉米淀粉积累速率最大值分别是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的1.61倍和1.34倍,糯玉米淀粉积累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授粉后10 d,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则在授粉后20 d。普通玉米的胚乳细胞数目与籽粒灌浆速率极显著正相关,糯玉米显著正相关,爆裂玉米相关不显著。在整个籽粒充实期,普通玉米籽粒的玉米素(ZR)含量都高于同时期的糯玉米和爆裂玉米,而糯玉米又高于爆裂玉米;籽粒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在3个类型间的差异规律则与ZR刚好相反。3个品质类型的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籽粒充实后期普通玉米SS活性下降最慢,而爆裂玉米下降最快;糯玉米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籽粒充实期平均活性明显高于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爆裂玉米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的籽粒充实期平均活性高于普通玉米和糯玉米。  相似文献   

9.
鲜食糯玉米鲜果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津农3和津农0802授粉后不同时期时,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授粉后21-27天收获的鲜食糯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含量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开花期干旱胁迫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开花期(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对鲜食糯玉米(吐丝后23 d采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试材, 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控制土壤含水量, 设置开花期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80%)和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60%) 2个处理, 研究干旱胁迫对鲜食糯玉米产量(鲜果穗和鲜籽粒)、籽粒组分、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开花期干旱胁迫减少籽粒数量、降低籽粒重量、缩小籽粒体积, 导致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损失。开花期干旱胁迫下鲜食期籽粒淀粉含量升高, 但对于蛋白质含量渝糯7号降低, 苏玉糯5号变化不显著。蛋白质组分中, 对球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 清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均显著降低。开花期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淀粉粒平均粒径。碘结合力2015年度显著下降, 2014年度受干旱影响不显著。开花期干旱胁迫下籽粒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在苏玉糯5号中降低, 在渝糯7号中升高。开花期干旱胁迫下两品种峰值温度降低, 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升高, 而热焓值仅渝糯7号在2014年度升高。总之, 开花期干旱降低糯玉米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 增加籽粒淀粉含量, 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粒径和支链淀粉中长链比例, 进而使籽粒回生增加, 但糊化黏度两品种表现不同(渝糯7号升高, 苏玉糯5号下降)。  相似文献   

11.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5个自选系作母本, 5个不同优势群的测验系作父本, 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 经1年2点田间试验, 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了亲本及其杂交种F1和F2籽粒的赖氨酸含量, 并用三倍体种子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模型对赖氨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除受种子、母体效应和细胞质3套遗传体系共同控制之外, 还不同程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主效应方差VG (VG=VA+VD+VC+VAm+VDm)占总遗传方差(VG+VGE)的76.3%, 其中, 种子效应方差(VA+VD)、细胞质效应方差(VC)和母体效应方差(VAm+VDm)分别占24.6%、19.7%和55.7%;赖氨酸含量以母体遗传力为主(h2m=40.98%), 其次为种子遗传力(h2o=17.86%), 而细胞质遗传力较低(h2c=14.29%)。同时发现籽粒赖氨酸含量与产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r = –0.027)。因此, 在高赖氨酸育种中, 必须重视高值亲本尤其是母本的选择以及不同优势类群间的广泛组配, 从变异广泛的基础材料中对赖氨酸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进行选择和改良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其子粒产量,且子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但子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氮、磷、钾配施或在此基础上增施微肥,不仅可以加速子粒的发育,提高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秃尖,增加单穗粒重,产量提高,而且可提高子粒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单施有机肥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火炬树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0.05、0.025 g/L)的火炬树(Rhus typhina)凋落叶和宿存果穗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种器官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均具有强烈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而且萌发进程延迟.凋落叶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强于果穗水浸提液,两者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药用植物根际土壤对轮作农作物的化感作用并探究它们间的轮作效应,采用水浸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灯盏花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测定其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灯盏花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当处理浓度为从0.16 g/mL (C)上升到0.50 g/mL (A)时,种子萌发率从62%降低到58%,发芽率化感效应指数随着浓度上升而加大,水浸提液使玉米幼苗的SOD活性和POD活性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灯盏花根际土壤含有化感物质对玉米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从而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玉米不宜与灯盏花轮作栽培。  相似文献   

15.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four location-years in Southwestern Quebec, Canada in 1990 and 1991,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N) application on protein, lipi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and remaining grain components concentrations of maize ( Zea mays L.) grain during kernel development. Three N fertilizers (ammonium nitrate, urea, and calcium ammonium nitrate) were compared for plants receiving pre-plant incorporated N fertilizer at 180 kg ha-1 as well as a control which received no N fertiliz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tween 20 and 30 days after pollination (DAP) protein concentration of maize kernels declined sharply, thereafter only slightly, irrespective of the treatment. At most stages and in all four location-years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raised significantly by N-application without clear difference between N-fertilizer sources. At 20 DAP seeds of N-fertilized plants contain 25.5 mg g-1 more than those without N-application (control); later on, this difference was lower (12.8 mg g-1) but remained constant over time if averaged over N-sources and location-years. At most growth stages and in most location-years the lipid concentration did not respond to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Lipid concentration followed an "N" shaped curve over the course of grain development.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grain filling and showed little effect due to N application. However, at most growth stages in the four location-years, the concentration of remaining grain components tended to decline with N application.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changes 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NSC concentration during kerne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常旭  陈健  许艳梅  徐兴友 《种子》2017,(5):11-14
在25℃的恒温培养箱中无光照条件下培养叶底珠种子,测定叶底珠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叶底珠种子的发芽率为99%,随着叶底珠种子的萌发,含水量迅速增加,淀粉含量降低,培养第4天时降至最低值,后有所升高;淀粉酶活性至第6天增至最高,6d以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粗脂肪含量在培养的0~6 d变化不大,6d以后迅速下降;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总体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选取玉米为紫色土区典型种植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量(750 kg/hm2)、常规施肥量的0.5 倍、1.5 倍、2.0 倍和2.5 倍6 个施肥水平,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试验和试验室内分析试验,分析玉米典型生育期内不同施肥量对作物产量、生长特性、淋洗液和径流中氮、磷的流失特征的影响,并基于肥料施用量与肥料中氮素和磷素的去向的试验数据,构建干热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指标和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内,施肥量为0~187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表现为前期上升快、后期下降慢的趋势。玉米生育期株高和产量均随着施肥量从较低到适中的增加而递增,且达到较高施肥处理(常规施肥量2.5倍)时株高降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径流和淋洗液中的总氮和总磷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的变化呈现出同一趋势,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流出量增加。运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玉米肥料的边际产量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得到干旱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容许施肥量为1154~1176 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莱阳潮土区长期定位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氮肥以及单施有机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残余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施肥处理下籽粒品质做出分析,得出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较1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处理显著提高5.72%和9.49%。秸秆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籽粒粗脂肪含量。WC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较2季秸秆还田(WC)处理显著提高32.53%,72.44%,表明氮肥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单施有机肥与2季秸秆还田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籽粒赖氨酸、胱氨酸、丙氨酸影响较小,对玉米籽粒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影响也较小,除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丙氨酸外,长期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其他氨基酸的影响趋势与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类似。综上所述,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施氮肥能够得到较高的产量,提高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盐碱地改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河灌区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青贮玉米‘瑞德2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河灌区重度苏打盐碱地国产DS、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 3种改良剂的秋季施用和春季施用对青贮玉米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0~20 cm)pH、EC和碱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的青贮玉米出苗率提高6.8%~72.7%,鲜草产量增加1223.2~28144.8 kg/hm2;土壤pH下降0.09~0.83,EC增加0.13~1.26 mS/cm,碱化度降低1.6%~19.8%;秋施和春施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均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出苗率与鲜草产量。由此得出,3种盐碱地改良剂秋季施用效果均优于春季施用,其中以脱硫石膏配合DS的秋季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