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测定梯度NaCl(200、400、600、800 mmol/L)处理对互花米草生长及Na+、K+、Ca2+、Cl-等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NaCl处理互花米草的植株干重、鲜重、含水量和干鲜比最大;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互花米草Na+、K+、Ca2+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Cl-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以芦笋品种 NJ978为试材,研究了 NaCl 胁迫对芦笋幼苗生长及体内 Na +,K +,Ca2+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对芦笋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 NaCl 浓度的增加而加剧,低盐胁迫下(NaCl ≤50 mmol/L ),芦笋生长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高盐胁迫(200~3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了幼苗生长。随 NaCl 浓度的增加,芦笋体内Na +含量增加,K +,Ca2+含量降低。芦笋根系对 Na +有一定的截留能力,低盐环境下(NaCl ≤100 mmol/L ),根部Na +迅速增加,而地上部 Na +增加缓慢,从而抑制了 Na +向地上部运输,并维持了地上部相对稳定的 K +,Ca2+平衡;外界 NaCl 浓度高于根系 Na +截留阈值后(100 mmol/L),大量的 Na +运输至地上部并限制了 K +,Ca2+的吸收,表现为 K +/Na +和 Ca2+/Na +迅速下降。芦笋根系对 K +,Ca2+,Na +选择吸收性(ASK ,Na ,ASCa ,Na )随盐胁迫增加而变高;根部向地上部运输 K +,Ca2+能力(TSK ,Na ,TSCa ,Na )在0~100 mmol/L NaCl 水平下逐渐升高,之后迅速下降。以上结果表明:根部对 Na +的截留和 Na +,K +,Ca2+在器官水平上的再分布是芦笋适应盐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盐地碱蓬在不同盐度和发育阶段离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生长至第二级分枝时的盐地碱蓬 (Suaedasalsa)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 ,以研究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的离子含量及植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NaCl浓度为 1 0 0mmol/L时对盐地碱蓬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植株含水量明显提高 ;NaCl浓度为 30 0mmol/L、6 0 0mmol/L时则对其生长有抑制 ,6 0 0mmol/L时植株含水量明显下降 ;植株各部位Na+ 、Cl- 含量随外界盐度升高而增大 ,但无线性关系 ;Na+ 、Cl- 主要分布于叶片中 ,其中老叶中Na+ 、Cl- 含量显著高于幼叶 (P <0 .0 5 ) ,种子含量很低 ,根和茎基部Na+ 、Cl- 含量显著低于叶片 (p <0 .0 5 ) ,各部位的K+ 、Ca2 + 、Mg2 + 含量随外界盐度升高而下降 ,不同发育阶段的幼叶以及花中NO3- 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部位 (P <0 .0 5 )。可以看出盐地碱蓬对Na+ 、K+ 、Ca2 + 、Mg2 + 、NO3- 等离子的吸收和分配表现出一定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卡拉白鱼分别在NaHCO3质量浓度为0,0.5,1,2,3,4,5 g/L的水体中饲养30 d,观察其对生长及渗透调节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度7.63~21.46 mmol/L(T0.5~T2)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较对照组均有增高趋势,其中碱度7.63 mmol/L(T0.5)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和鳃丝线粒体Na ,K -ATP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仅T2组血清Mg2 浓度较对照组升高;碱度29.64 mmol/L(T3)组虽然生长良好,但血清Mg2 、PO43-和Cl-浓度以及血清皮质醇较对照鱼差异显著(P<0.05);碱度40.78 mmol/L(T4)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组,鱼生长受到抑制,但成活率仍为100%,鳃丝线粒体Na ,K -ATP酶、血清渗透压和血清Na 、Mg2 、PO43-、Cl-、K 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碱度49.26 mmol/L(T5)组鱼于试验4 d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
周作勇  王芝英  聂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14-4715,4718
[目的]为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雏鸡随机分为感染球虫对照组(Ⅰ)、感染球虫给中药"球康"组(Ⅱ)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Ⅲ),Ⅰ、Ⅱ组鸡接种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于感染当天在Ⅱ组鸡饲料中添加2%中药"球康"微粉制剂,测定雏鸡接种球虫0、5、8 d时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及血清K+、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结果]与Ⅲ组相比,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鸡RBC总数、HGB含量和HCT均出现下降趋势;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K+显著升高,第8天有所降低;接种球虫第8天,各组血清Na+比接种第5天略有下降,Ⅰ、Ⅱ组雏鸡血清Ca2+升高;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Cl-和P3+略有降低;接种球虫后,Ⅰ、Ⅱ组雏鸡血清TP含量降低。Ⅱ组雏鸡仅血清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第5天),血清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升高或降低程度与Ⅲ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球康"通过抵抗球虫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血液理化指标的恒定。  相似文献   

6.
王芳  岳兴建  谢碧文  齐泽民  王淯  葛正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12-16814,16884
[目的]为翘嘴红鲌人工繁殖中最佳受精激活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载片法,研究了pH、葡萄糖和Na+、K+、Ca2+、Mg2+等金属离子及河水、瀑气自来水、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对翘嘴红鮊精子活力的影响,探讨翘嘴红鮊精子在不同溶液中的活力变化。[结果]翘嘴红鮊精子活力受pH和葡萄糖、Na+、K+、Mg2+、Ca2+浓度的影响。Na+是激活翘嘴红鮊精子的主要因子。Mg2+是抑制翘嘴红鮊精子活力的主要因子。4种水体中翘嘴红鮊精子活力的顺序依次为河水〉瀑气自来水〉去离子水〉蒸馏水。[结论]翘嘴红鮊人工授精的激活溶液宜采用河水配制,pH 8.5,且应含75 mmol/L Na+、0.7 mmol/L K+、3 mmol/L Ca2+和1 g/L葡萄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含量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为40~50时,血清渗透压及各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6);在0~35的盐度中,血清渗透压及离子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在0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最强,25和35盐度组的鳃丝Na+/K+–ATP酶活性比5~20和40~50盐度组的明显增强,25和35盐度组之间Na+/K+–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5~20和40~50盐度组之间也均无显著差异,在盐度5~35内,鳃丝Na+/K+–ATP酶活性随外界盐度升高呈升高趋势;回归分析得到血清等渗点为0.308 mol/kg,相对应的盐度为10.8;Na+、Cl–、K+等离子点分别为340.28、137.08和4.51 mmol/L,相对应的盐度分别为28.1、8.9和18.5。以上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幼鱼对外界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属于广盐性鱼类,其盐度的耐受范围和适宜范围分别为0.3~35和5~15。  相似文献   

8.
将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在分别含NaCl 0,2,4,6,8 g/L的水体中饲养30 d后发现,NaCl质量浓度2 g/L和4 g/L组鱼相对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生长良好;6 g/L和8 g/L组鱼相对增重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受抑制。血清渗透压随盐度升高而增高(P>0.05);NaCl 4,6,8 g/L组血的Na ,Cl-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6 g/L和8 g/L组血K 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鳃Na ,K -ATP酶活性除8 g/L组下降外,其余各组鱼均高于对照(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随NaCl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奶牛左方真胃变位模型,为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经产荷斯坦奶牛6头,随即分为2组,利用手术法制作奶牛左方真胃变位模型,并于手术前后采样测定。[结果]奶牛真胃人工变位后,瘤胃液和真胃液中的K+和Cl-浓度升高(P〈0.05),Na+浓度降低(P〈0.05);而血清中Na+浓度升高,K+,Cl-和Ca2+的浓度降低。瘤胃液中pH值和乙酸浓度降低(P〈0.05),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上升;真胃液中乙酸、丙酸的含量上升,丁酸和pH值含量下降。[结论]真胃人工变位可导致奶牛瘤胃和真胃内环境发生改变,酸度增加,发酵类型改变,进而影响奶牛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卤虫培育池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卤虫培育池生态系统,对主施鸡粪和投喂精面粉的3个不同放养密度的卤虫培育池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pH呈上升趋势;Cl-,Na++K+,HCO3-,CO32-,ALK,总氮和总磷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Cl-,Na++K+的质量浓度试验前后相差3 000 mg/L以上.SO42-的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TH,Ca2+,Mg2+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试验前后基本平衡.温度,pH,溶解氧浓度的昼夜变化明显,其昼夜差分别为10 ℃,0.5,1 mg/L.总氮质量浓度/总磷质量浓度>100.从限制性营养盐来看属于磷限制  相似文献   

11.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台田间渗水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渗水池塘的水质因子变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池塘间水质因子差异较大,但均表现出水体盐度较高、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低、K+离子含量相对较低、Ca2+离子和Na+离子含量相对较高及K+/Na+显著低于正常海水等特点。结果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台田间渗水池塘的水质条件不适合直接进行水产养殖,应对水质调整后才可做养殖之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焉耆盆地典型区域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24.8%样地呈非盐溃化土壤,7.5%为轻度盐渍化,11.9%为中度盐渍化,13.6%为重度盐渍化,42.2%为盐土.土壤盐分含量大小与HCO3-、K+与Na+含量水平的高低有关.0 ~ 10 cm土壤平均合盐量占0~ 50 cm土层平均含盐量的50.09%,即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强烈表聚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含盐量、K++Na+、CO32-与HCO3-可作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耕层土壤平均含盐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荒地、林地、旱田、菜地.不同时期耕层土壤平均含盐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春灌期、夏灌期、秋灌期.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溪红点鲑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11—12月,在室内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5.5、8.5、11.5、14.5、17.5℃)条件下,体重为(26.5±2.0)g的溪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us饥饿状态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溪红点鲑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R0=13.723t^0.9738(R^2=0.9974)、RN=0.1687t^1.0896(R^2=0.9977)、PS=0.23641n t+0.8529(R^2=0.9960);氧氮比为58.1~66.6,氧氮比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O:N=81.36t^-0.1158(R^2=0.9915),说明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饥饿状态的溪红点鲑的代谢物质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虹鳟肉质评定提供参考。[方法]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研究不同体重的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结果]体重60~9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达到峰值,为(698.47±9.75)n/mm2;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44.31±14.23)n/mm2;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10.86±15.45)n/mm2;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78.51±16.38)n/mm2;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21.22±13.27)n/mm2。体重60~9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1.13±1.93)μm;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3.67±1.49)μm,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4.92±2.33)μm,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6.38±0.94)μm,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8.22±1.38)μm。[结论]随着体重的增加,虹鳟的肌纤维密度减小、肌纤维直径增加,但其变化幅度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  相似文献   

16.
高温、低盐对菲律宾蛤仔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温度(21、30℃)和盐度(7、15、32)互作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免疫能力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试验0、3、6、12、24、48、72 h时,体质量为(14.8±0.731)g蛤仔的血细胞数、血淋巴吞噬能力和渗透压,以及血清中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各指标0 h水平为对照,常温常盐组(21℃,32)蛤仔各指标在0~72 h内虽有波动,但变化并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蛤仔血细胞数有不同的变化趋势,72 h时,常温低盐组(21℃,7)蛤仔恢复初始水平,而常温中盐组(21℃,15)、高温中盐组(30℃,15)和高温常盐组(30℃,32)蛤仔血细胞数最终仍未恢复,高温低盐组(30℃,7)蛤仔虽在24 h时恢复初始水平,但在48 h时全部死亡;高温常盐组蛤仔吞噬能力先升高后降低在72 h时仍低于初始水平(P0.05),2个中盐组和常温低盐组蛤仔吞噬活性最终恢复,而高温低盐组蛤仔吞噬活性在24 h时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各试验组蛤仔LZM活性在72 h时均显著高于初始水平(P0.05);常温中盐组蛤仔AKP活性在3 h出现最大值,最终所有试验组AKP在72 h时恢复初始水平;2个中盐组和2个低盐组蛤仔渗透压均逐渐降低,而高温常盐组蛤仔渗透压逐渐升高,在72 h时均未恢复初始水平。研究表明,温度升高的同时降低盐度,将会对贝类免疫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可能是夏季滩涂贝类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程序性死亡因子6(PDCD6)基因编码1个含EF-hand结构域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应用逆转录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脑组织中克隆了PDCD6基因cDNA的全序列(GenBank No:FJ591154)。序列全长1 179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48bp,3’端非翻译区长567bp,开放性阅读框长564bp,编码187个氨基酸。电子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4种脊椎动物的多个部位或组织中均有表达。同源模建蛋白三级结构显示该蛋白具有8个主要的α螺旋结构。虹鳟PDCD6蛋白序列与斑马鱼、非洲爪蟾、人、小鼠和鸡的同源性均高于85%,表明PDCD6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氯化钠胁迫对2个中山杉(Taxodium distichum×T.mucronatum)×T.mucronatum‘Zhongshansha’无性系146号(耐盐性较强)和24号(耐盐性较弱)生长及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氯化钠胁迫下2个中山杉无性系总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降低,24号根部干质量显著降低,而146号仅在较高质量浓度(4.0,4.5 g.L-1)处理时才显著降低;146号根冠比在低质量浓度(3.5 g.L-1)氯化钠处理时,增加幅度远远大于24号。146号苗高相对生长量在氯化钠低质量浓度(3.0,3.5 g.L-1)时随盐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很大,但当氯化钠高质量浓度时却下降缓慢;而24号与之相反。氯化钠处理下,146号与24号相比,根部对K+的选择性较强,且叶片积累较少的Na+以及叶片维持较低的Na+/K+比率,是146号具有较强耐盐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溶磷菌Enterobacteria sp.EnHy-401能较好地在盐渍土壤中定植,并对小麦的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生长在经接菌处理盐渍土中的小麦,其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重增加了28.1%和14.6%,植株中对磷、钙、钾和镁的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4.4%、36.3%、31.5%、6.3%。该菌株所表现出来的对盐渍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对小麦吸收K+、Ca2+、Mg2+、P等矿质营养的促进作用以及小麦生长与矿质营养元素吸收之间高度的相关性表明,溶磷菌株Enterobacteria sp.EnHy-401对盐胁迫下小麦生长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善盐渍土中部分矿质营养的供应,增强植株对P、Ca,Mg、K等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实现,该效应受到土壤盐分和营养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Na+、K+、pH及3种单糖对湖拟鲤精子活力的单独调控和综合调控,筛选出湖拟鲤精子的适宜激活配方,为其人工繁殖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快速运动时间(FT)和寿命时间(LT)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渗透压条件下Na+、K+、pH及3种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对湖拟鲤精子活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