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插秧机的使用 1.前期准备 ①用手转动分插轮,检查分插轮、秧爪排、滚轮、秧箱滑轮等各运动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②向滑道、滚轮、秧箱滑轮、送秧器支点、秧门支承座、偏心轮、曲柄销、万向节等部位注入机油。向分插轮轴承、秧爪排轴承和张紧度带轮轴承加注黄油。向主传动  相似文献   

2.
新型水稻移植机械摆秧机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型水稻移植机械摆秧机,适宜于移植规格化的带土毯状秧苗。这种摆秧机,通过有序化的摆秧,并使秧的根须不入土,从而达到浅栽的目的,增加了水稻的有效分蘖,对提高水稻产量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摆秧机与目前使...  相似文献   

3.
专利摘要     
玉米播种机这种玉米播种机,包括机架、铲麦茬犁、种箱、锋式开沟器、种箱链轮、地轮链轮及地轮。铲麦茬犁安装在机架的前部,种箱及烨式开沟器安装在机架的中部,地轮安装在机架后部,种箱与烨式开沟器相接,地轮由其链轮通过链条与种箱链轮相连接。该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可靠,它能够一次同时完成铲除麦茬及播种玉米的工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授权公告号CN2248444Y)插秧机这种插秧机,由机架、传动机构。送秧机构、分秧机构、插秧机构构成。其特点在于支杆为一长杆,支杆的中部与传动轴连接,在支杆的两端各设有夹秧…  相似文献   

4.
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送秧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对送秧装置提出的稳定、精准、快速的送秧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送秧装置。此装置减小了移栽机构在取秧过程中秧箱横向移动的距离,提高了高速工作时纵向送秧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新型横向移箱装置和纵向送秧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纵向送秧驱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求得一组可行的设计参数。加工了试验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其横向移箱装置较传统移箱方式,在移栽机构取苗过程中秧箱横向移动距离减少了37%;其纵向送秧单次误差控制在±2 mm以内,且未出现累积误差。研究提出的送秧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移栽速度在200~250次/min的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上。  相似文献   

5.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6.
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对送秧机构的齿距、齿高、转速、曲柄、摇杆等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理论分析和台架实验表明,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排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惠南镇是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城镇,经济、地理、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均适宜发展农机化,水稻是惠南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0639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郊区各村都有插秧机进行机插,当时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能控制自如,靠人工坐在秧拖板上摆秧,勾秧率、伤秧率高.  相似文献   

8.
应引进推广水稻抛(摆)秧机械桂林地区农机局潘绍山,李益民目前,我区水稻插秧仍是手工劳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经济效益差。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应引进推广水稻抛(摆)秧机械,使水稻插秧逐步向机械迈进。一、农民希望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插秧。随着农业...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研制钵育秧抛秧机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利用四周的窝眼固定钵育秧盘的固定方式以解决水稻钵育秧盘太软使其难以在钵育秧抛秧机上固定的问题,利用管式防风漏秧器以解决钵育秧苗的落秧秧苗受风的影响较大而导致漏插率和直立度误差的问题,利用滑板式仿形开沟器以解决栽植深度不够的问题。钵育秧水稻抛秧机的优化设计对加快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步伐,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及增加我国水稻种植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李太云同志设计、延吉市农机化枝术推广培训中心(电话: 0433-2813982)研制的2ZBP-96 型水稻简塑盘钵苗抛秧行栽机,于 2005年11月通过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主要结构及性能特点: 1.配套使用独特形状的简易塑料钵苗盘,这种简塑盘同时满足钵育苗农艺要求和整排起秧、送秧的机具要求。 2.采用秧爪从钵块底部抓取秧苗的取秧方式,在工作过程中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箱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纵、横向送秧的工作,对插秧机的取秧量和工作可靠性有直接影响。随着机械插秧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对移箱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研究了国内外移箱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出了移箱机构设计和制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述2ZB-8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的结构、工作流程及振动排秧机构使钵苗分散、自动成链、排列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2ZB-8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工作性能,表明电源电压、苗高对C各影响大,该摆秧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3.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4.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5.
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和开发的2BYLS-320型水稻秧盘联合播种机日前投入批量生产。该机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具有播种精度高、均匀性好和生产率高等特点。适用于插秧、抛秧、摆秧等多种机械化作业的育秧。该机由种子箱、土箱、电动机、减速器和输送带等组成。电动机通过传动链带动播种轮、铺土轮转动,带动输送带平行移动输送秧盘。种子在使用前要经过选种、除芒、消毒、浸种、催芽和晾晒等工序。秋季备土,经过风干后过筛,使用前应掺入适量的附加肥料和添加剂。操作时选用 320 x 600(mm)的秧盘,从输送带的一端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良好的插秧质量,插秧机的秧爪、送秧器和移箱器等有关部件都要调整好。 1.根据秧苗的情况选用秧爪:秧爪有12mm和14mm宽度的两种,一般采用12mm小秧爪,配18mm小秧门,如秧苗粗长或要求秧穴苗数多,应用14mm大秧爪,配22mm大秧门。 2.基本调节:为提高取秧的均匀度,应对  相似文献   

17.
水稻插秧试验装置可以为水稻插秧机各主要部件技术参数优化设计、成熟产品的性能测试,给可靠性试验提供技术平台。该试验装置在久保田四行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保留移箱机构、秧苗箱、秧苗箱滑道、分插机构等核心部件,做出相应改造实现分插机构转数、秧苗箱横向移箱次数、纵向送秧量、秧门宽度、相对秧门分插机构位置、秧苗箱倾斜角度和高度的调节。设计基于PLC可编程序的控制系统,按水稻插秧试验要求开发管理和控制软件,转速、扭矩、功率等数据可自动采集、显示存储,并按标准格式打印。  相似文献   

18.
水稻插秧机投入插秧作业前必须进行保养维护。液压部分检查液压油是否充足,运动件是否灵活,液压仿形的中浮板动作是否灵敏;插植部分检查插植传动箱、插植臂、导轨、侧边链条箱是否加注润滑油,插植臂是否运转灵活,秧针与秧门间隙是否正确,纵向取苗量调整是否正常,纵向送秧及送秧星轮转动是否活动正常等;行驶部分检查变速杆调节是否可靠,行走轮运转是否正常,左右转向拉线是否注油。经维护保养后可进入田间作业,作业中若出现故障应现场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水稻机插秧初学者来说,当遇到机插秧作业质量问题时,一定要从简单处着手,从简便易行方法开始,首先看秧苗是否达到机插秧苗的要求,再看本田准备是否符合要求,最后从插秧机调整操作、使用维护不当方面认真分析原因,从而解决水稻机插秧作业中易出现的漏穴、漂秧、折根、断根、带秧、倒秧、推秧、送秧不畅、送秧不均、陷车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棘轮齿轮式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的可行性,分析了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棘轮齿轮式机构的传动特性,针对高速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送秧机构需满足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性好、作业中没有积累误差、振动和噪声小的特点,设计棘轮齿轮式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对其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几何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采用CAD/CAE软件建立虚拟模型。对该机构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传动形式的纵向送秧机构能够满足高速回转式钵苗移栽机的工作要求,为研发高速回转式钵苗移栽机纵向送秧机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