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黄鳝苗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鳝苗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探讨江苏省金湖县水产局李明锋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黄鳝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野生资源日见匮乏,天然捕捉的黄鳝越来越少,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工养殖黄鳝越来越迫切。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黄鳝苗种繁育及生...  相似文献   

2.
1.乱购苗种.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购买的所谓"特大黄鳝"苗种或其他所谓的"优质"苗种,大多为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鳝苗,这些苗种因商贩长时间、高密度贮存及反复转运,多数已患上发烧病,用于养殖时死亡率可达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切记要认真考察辨别.  相似文献   

3.
试验中共催产条斑星鲽雌亲鱼38尾,获产35尾,共采受精卵2 380 mL;共孵化仔鱼18.8万尾,孵化率达43.8%;完成变态13.9万尾,变态成活率74.5%;培育成5 cm以上苗种10.5万尾,苗种培养成活率75.5%.该研究结果为比较鲆鲽鱼类早期发育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揭示作为冷温性鱼类,条斑星鲽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规律,从而为该鱼种进一步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 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三角鲂规模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7~2001年催产三角鲂亲鱼12批,平均催产率92.0%、受精率95.2%、孵化率86.1%,繁育出水花苗1.58亿尾。生产推广夏花鱼种1880万尾,苗种培育成活率72.2%的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生产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要想黄颡鱼苗种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必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1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只有体质好、无病无伤的苗种,才能有较强的抵抗力,才可适应复杂的长途运输环境和运输前后的操作过程。体质好的苗种,应该体色鲜艳,躯体饱满匀称、无损伤,规格整齐,游动能力强,应激反应迅速。2苗种在运前要停食锻炼刚孵出的苗种,最好在苗种开口吃食前起运。如果苗种孵出时间过长,而苗种的规格又不是很大,此时起运,苗种的运输成活率会降低。运输3cm以上的苗种,在起运前的1~2d,必须进行拉网锻炼,使苗种预先排出肠内部分粪便和减少体表的黏液,使其体质结实,习惯密集环境,以适应长途运输,并可避免运输途中黄颡鱼粪便和黏液对水质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一)淡水常规鱼类养殖 1.苗种培育和放养.7-8月份是常规鱼类苗种培育和放养的重要时期,应做好夏仡和鱼种培育工作.苗种放养前应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放养时必须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浸浴消毒.从外地购进苗种,必须进行病害检测检疫.  相似文献   

8.
我国鱼类苗种培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苗种培育是鱼类生长的基础,是健康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论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鱼类苗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鱼类苗种培育的思路,希望能够对中国鱼类苗种培育的研究有所借鉴,有助于促进中国现代渔业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龙虾苗种繁育中,由于龙虾的产卵、孵化、抱仔不是同步,因而个体之间的规格存在一定的差别,给幼虾培育带来了困难。为了提高幼虾培育的成活率,对幼虾进行单独的培育,提高培育效果和幼虾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胭脂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性情温和,形体独特,颜色艳美,是国际观赏鱼市场上的珍品.胭脂鱼易于饲养,人们已逐渐了解其生物学习性及养殖技术,并人工培育苗种.因其资源短缺,苗种稀少,其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良好是显然的(须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才能进行人工饲养、运输和销售).  相似文献   

11.
要想黄颡鱼苗种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必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 1 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相似文献   

12.
野生黄鳝苗种的挑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大小: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时间在5~6个月,增重2~8倍,一般在3倍左右居多。而年底只有规格在100克以上的个体才有较高的价格。所以4~5月份放养的苗种尾重应在30克以上,而且随时间推迟,选养苗种也需随之增大,当年才能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本地水蛭苗种缺乏的难题,笔者对宽体金线蛭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收购野生亲蛭53.68万只,产茧800.1 kg,繁殖蛭苗2 043.84万只,孵化率83%。网箱育苗面积3 400 m2,幼蛭放养密度约6 000只/m~2,经过1个月的培育,养成幼蛭1 600.61万只,培育成活率78.3%,平均规格3 300只/kg。本试验通过引进野生亲本,大棚内产卵,室内控温控湿孵化,科学放养,微流水网箱培育技术,成功提高了蛭苗成活率,为本地苗种供应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海珍品消费的日渐火爆,海参养殖业也日趋升温。海参养殖具有投入高、周期相对较长、风险也比较大的特点。在海参养殖中,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海参成功养殖的开始,因此,养海参首先要提高参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武汉打造水产苗种产业链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了组建水产苗种联社、水产苗种产业链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建设水产苗种产业链的具体内容、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角鲂,俗名鳊,学名平胸鲂。它是一种野生的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等水系。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印饔形。它与团头鲂、鳊鱼的明显区别在于其唇厚且突出,富有角质。其体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有香味,可称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近期因销量剧增、野生资源锐减,成鱼售价稳中上扬,人工养殖三角鲂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现将三角鲂苗种培育及网箱养成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笔者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进行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推广,实验面积1hm2,投入大规格纯野生黄颡鱼苗种,每公顷投入3.75万尾,成活率达80%,产量达3600kg,上市规格基本为0.150kg,市场价格达30元/kg,投入产出比是1:1.9。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苗种生产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水产苗种质量的提高,确保渔民权益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市发[2006]2号)的部署,结合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的实施,我部决定,2006年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各类水产苗种生产主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立档案记录。对已取得生产许可证但因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督促其加强整改;对给养殖生产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给予撤消生产许可证等处罚;对符合苗种生产条件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  相似文献   

19.
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产实践,介绍缢蛏苗种中间暂养技术及注意事项,并对生产收益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猪场盈利的核心是多生、少死、快长,其中少死和快长即提高成活率和加快增重,科学的新生仔猪饲养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产房仔猪成活率,并且可为以后各阶段猪快速增重打下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