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实现自动化原木生产是提高贮木场原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东北林区处于高纬度地区,常年低温寒冷,且目前我国尚未有适用于在低温户外作业的造材机,因此需要设计相关的造材机进行作业,提高东北林区木材资源的利用.主要根据贮木场的工作环境和效益,对链式原条造材机的锯截机构进行设计.通过计算及机械手册选取标准的零件,并运用Pro/E软件对锯截机构和关键零件进行建模,完成总体装配图.在建模的过程中介绍锯截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贮木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原条造材及原木售价的承包与计算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供林业企业工作参考。我们认为,林业局或林场确定贮木场第二年的造材出材率(指平均出材率)和原木平均售价,从而确定其总产值并承包给贮木场,可根据贮木场前一年的原条造材出材率、原木平均售价和第二年的伐区资源状况来确定。林业  相似文献   

3.
林业企业贮木场的原材设计,是原条造材前对其进行优化造材的重要工序,是最终决定原木产品价值的关键。量材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对原条量材设计理论的研究并用以指导木材生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林区70%以上的贮木场采用架杆绞盘机卸车。原条卸在造材台上呈捆状,对使用手提式移动电锯造材的工人来说,作业困难而危险,且影响造材质量。造材后的原木,需用人力搬钩(或压脚)逐根搬到选材输送机上,长时间占用造材台影响了卸车机械的效率。对原条散捆问题,虽然国外林业发达的国家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国内历年来被人们重视,并采取过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尚无成型经验可供推  相似文献   

5.
解放以来,我省根据木材生产的需要,森工企业先后恢复及建成贮木场十九处。由初期单一的原木和手工作业,逐步发展为原木与林产工业的综合性场(厂)区。生产工业上也从原木直接到楞场为原条新材,机械化作业比重上升到90%以上。但各类生产设备类型较多现对其初步评述。一、卸车在单一原木到材阶段,卸车则全部为手工作业。一九五五年开始原条生产后,在监江、大石头等贮木场架设兜卸机,随后在各场推广,一九六三年后在汪清等贮木场架设固定式缆  相似文献   

6.
原条量材设计是原条造材前对各部位的木材用途进行合理分段的一道生产工序。这道生产工序在以原木产品为主的林业企业中尤为重要,量材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木材资源能否充分利用、造材后原木售价的高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同一根原条不同的量材人员进行设计,其方案往往是不同的,经造材后的原木售价相差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或上百余元。多年来,我国的原条量材设计工作一直是靠人工进行,人工设  相似文献   

7.
李建友 《林业科技》1996,21(5):57-58
原条合理造材技术李建友(吉林省大石头林业局)原条合理造材技术是以原条为对象,重点研究原条量材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从市场对原木产品的需求出发.以企业经营年度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依据.综合考虑木材缺陷对材质的影响、木材标准、木材价格以及原木材积等四要素.通...  相似文献   

8.
原条量材是木材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原木生产中为企业创效的关键。原条量材设计,首要的是把木材设计成为有利用价值的原木,提高商品材出材率,做到次材不带优质材;其次是考虑经济材出材率,达到材尽其用。裂纹和根部心腐原条较为常见,量材设计时,应准确把握、合理设计、合理造材,使木材资源利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山场合理造材最佳组织形式的探讨丁宝林,丁洪林,杨英新近几年来,库都尔林业局每年有20%的商品材采用原木集运材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原条的合理造材在山场进行。由于山场合理造材是在伐区内分散进行,与贮木场集中合理造材相比,徙度较大,管理也跟不上。为此,库都尔...  相似文献   

10.
肖生灵 《森林工程》1995,11(4):61-64
本文将俄罗斯目前应用于森工采运作业的典型机械设备及类型多样的采运生产工艺方案做了较祥细的介绍。指出,俄罗斯大约有30%的采伐量是用伐木归堆机、伐木集材机进行生产的,打枝向打枝造材机发展,山上装车发展装载机和翻背式装车机,运材发展带自装设施的运材汽车,贮木场向造材选材自动化发展。在工艺方案中除伐倒木、原条和原木生产外,还强调采伐剩余物的削片生产工艺。今后俄罗斯森工采运将进一步向均衡生产,全盘机械化、自动化和全树利用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速生杨木单板,生产弯曲胶合异型家具构件.通过对其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探讨以速生杨木单板为原料制造弯曲胶合异型家具构件的可能性,并对影响构件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木异型家具构件产品的性能.超过了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可用于替代高档硬质实木使用,提升了杨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结构用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毛竹为材料,采用竹材纤维可控分离技术,在去除竹青和竹黄后,制造竹材单板层积材,并测定板材的性能.结果表明:以去青黄竹材压制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未处理竹材;慈竹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毛竹;随着密度的增大,30 mm厚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力学强度提高,可达到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和风电叶片材料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龚仁梅  杨玲 《林产工业》2003,30(6):19-21
通过对比性试验和研究,提出用汽蒸法替代蒸煮法处理俄罗斯产进口山毛榉的新工艺。采用此工艺干燥处理后 的山毛榉,颜色鲜艳,干燥周期短,开裂和变形小,适用于木材加工业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
北美规格材目测分等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测分等方法是北美一种很重要的锯材分等体系, 即依据目测分等规则通过肉眼观测方式测定木材的缺陷状况进而确定规格材的材质等级。因此, 对木材缺陷与材质等级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分等规则的正确应用, 是对规格材进行科学、正确分等的基本要求。合理地依据目测分等规则划分规格材等级, 不仅可以使规格材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且有利于规格材产品使用性能的充分、合理发挥。经过目测分等的规格材具有客观的力学性质以及外观质量等级, 可以为其作为结构用材使用时提供科学的依据。直到今天, 目测分等方法依然是北美进行规格材分等的主要分等方法和基础。文中介绍了北美目测分等方法的发展、原理、意义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目测分等标准, 并对中国目测分等标准与北美目测分等规则进行了比较, 希望对完善我国的目测分等规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NS(一种化学药剂)改性落叶松材和素材在相同干燥基准下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Ns改性对落叶松材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改性可显著改善落叶松材的干燥性能,40mm厚板材平均干燥速度可提高48%以上,各项干燥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完全可满足家具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草方格铺设装置设计中,草的输送方案设计是最大的难点。在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上设计该推草机构,满足散草输送过程中间歇性送草的使用要求。通过将Pro/E建立的推草机构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中,完成对该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其位移和速度等参数曲线,并在PostProcessor中得到推草板的运动轨迹,从而在理论上验证推草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解决了散草输送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下锯法对落叶松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毛板下锯法(SDR技术)和四面下锯法,进行兴安落叶松规格材锯解加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面下锯法加工规格材的出材率较高,且高等级规格材的得率亦高.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下锯法加工规格材的优缺点,为规格材的工业化锯解加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结构人造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型结构人造板的研发现状,重点介绍了胶合层积木、单板层积材等主要结构人造板的工艺过程、基本性能和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Near-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coupled wi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multiple traits of sawn lumber. The effects of the lumber conveying speed (LCS) and measurement resolution of spectra (MRS) on the calibrations were examined. NIR spectra ranging from 1300 to 2300 nm were acquired at LCSs of 10, 20, and 30 m/min and at MRSs of 2, 4, and 16 nm. Prediction models of bending strength (F b), 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bending tests (E b),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E fr), and wood density (DEN) were developed using partial least-squares (PLS) analysis. LCS and MRS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calibration performance for any wood property.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lso showed no clear differences for any of the condi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mport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models are not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se measurement conditions. PLS2 analysis results, when presented graphically, allowed easy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e.g., bending strength and stiffness were mainly related to polysaccharides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NIR spectroscopy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online grading of sawn lumber, despite the harsh measurem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