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2012年6月下旬以后,东北、华北地区降雨频繁、温度适中,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粘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为害。8月初,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地三代幼虫相继暴发,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近20年罕见。对玉米、谷子、水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粘虫危害,保证人畜安全,针对我市粘虫的发生特点,深入探究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资》2012,(32):3
<正>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是近十年最重本报讯据新华社消息,截至8月14日,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是近十年最重的。今年入夏以来,气候极端异常,病虫害偏重发生,特别是粘虫在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暴发危害。截  相似文献   

3.
2012年受异常气候条件影响,三代粘虫在辽宁省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阜新、沈阳、昌图、铁岭、锦州等地部分地块暴发为害。面对三代粘虫虫灾的严峻形势,辽宁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上下联动,把三代粘虫防控工作作为防灾减灾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地做好虫灾防治工作,将粮食产量损失降到最低。据统计,全省三代粘虫发生面积达64.3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13.9万hm2,防治面积60.9万hm2,防治处置率在95%以上,严重受灾田块损失率在5%以下,全省挽回粮食产量10亿kg以上,为保障全省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粘虫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7月中下旬以来,庆安县降雨频繁、温度适中,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粘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为害。8月上旬,三代幼虫相继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密度高为近10年罕见,对玉米、大豆、水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正>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出现二代粘虫成虫,华北、东北地区诱蛾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黄淮地区大部高于上年,结合二代粘虫幼虫发生情况和未来气象因素,预计三代粘虫在总体偏轻发生,华北、东北发生程度轻于前几年,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情况,发生面积为1500万亩,黄淮等地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会有集中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广南县境内二代粘虫暴发,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密度高为2000年以来之罕见,对广南县的甘蔗、玉米、水稻等大春作物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粘虫发生与防治情况1.1发生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二代粘虫全县发生面积3 400hm2,其中甘蔗2 466 hm2、玉米800 hm2、水稻133.3hm2;虫口密度:甘蔗平均505头/百株,最高1899  相似文献   

7.
粘虫是大理州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上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气候、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品种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等变化,粘虫在大理州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粘虫可以在大理州越冬;危害大理州粮食作物的主要是二代粘虫;粘虫发生区域从中低海拔地区逐步扩展到中高海拔地区,发生范围扩大,且有加重发生趋势;粘虫危害玉米的面积和程度均呈上升趋势,高密度集中危害情况突出。通过今年的越冬调查,清楚地表明粘虫可以在本地越冬,这对指导本地的粘虫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2,(32):21
<正>7月中下旬以来,东北、华北地区降雨频繁、温度适中,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粘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为害。8月上旬,内蒙古通辽和赤峰,河北廊坊、唐山、保定、沧州、秦皇岛,北京,天津,山西晋中等地三代幼虫相继暴发,面积之  相似文献   

9.
粘虫是一种全国大区迁飞性的突发性重大害虫,我省虫源主要来自江淮麦区。由于6月下旬二代粘虫在我省发生范围较广,田间残虫数量较大,同时部分二代成虫受天气条件影响未能及时回迁南方,以致滞留我省产卵将孵化出三代幼虫进行危害。且三代粘虫又有集中、隐蔽、暴发、成群迁移危害的特点,主要取食玉米、小麦、谷子、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如防治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甚至大面积绝产。且近期气温升高,降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粘虫发育为害。为及时有效控制三代粘虫的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必须做好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2年滦县三代粘虫为害的严峻形势,回顾了三代粘虫的发生特点并分析了发生原因,总结了应急防控三代粘虫采取的有效措施、取得的防控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应急防控三代粘虫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迁飞性害虫粘虫在天津市的发生特点,探究粘虫发生程度与气候、田间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自2012年开始在全市各主要虫情监测点开展了关于粘虫成虫、幼虫及成虫发育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粘虫一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迁入本市,并在小麦田产卵,第2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苗期玉米;二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进入卵盛期,3代幼虫为害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综合分析表明,导致粘虫暴发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虫源充足。各代粘虫成虫量显著高于历年均值,同时迁入成虫集中产卵;二是气候适宜。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阶段气候湿润、温度适中;三是食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完全满足了各代幼虫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12.
锦州地区是我省粘虫重要发生区之一,本地区所属各县均普遍发生。根据几年来的实验和发生调查,粘虫在本地区一年可以完成三个世代,但造成为害的是以二代为主,第三代常间歇性猖獗发生。由于年度不同,虫口密度和发生面积有很大差异。在大发生年不仅虫口密  相似文献   

13.
粘虫又称夜盗虫,也叫行军虫,是危害粮食作物和牧草,具有迁飞性、群集性、爆发性和杂食性的特点。因为今年南方江淮一代麦田区粘虫发生较重,加上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使阜新市二代粘虫发生偏重,发生面积在35万亩左右,而且残虫量大,残留幼虫均在当地化蛹羽化,使三代粘虫的虫源基数较大。据全市区、县植保站及各乡镇测报点监测,7月16日~7月27日三代粘虫出现较明显蛾峰:阜蒙县平安地测报点7月19日六个杨树枝把诱蛾179  相似文献   

14.
粘虫在白城市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近年来罕见,根据它的发生特点,及时加强虫情监测、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将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正>粘虫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市一年发生两代,由于其食性杂,危害作物普遍,已成为我市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8月14日统计,全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辽宁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00万亩,凌海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2万亩,虫口密度超过大发生指标,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1、粘虫的发生规律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又称东方粘虫、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五彩虫、麦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除新  相似文献   

16.
粘虫在旅大地区一年发生三代,某些年份少数粘虫可以完成四代。第一代幼虫力害小麥及谷子幼苗,一般发生較輕,二代幼虫发生较重,为害谷子及玉米苗;三代幼虫常猖撅发生,为害谷叶、谷穗、玉米、高粱及水稻,往往造成严重損失;四代幼虫一般发生在杂草地及果园森林中,为害很輕。粘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春季成虫基数、空气湿度和天敌数量,在粘虫开始繁殖以后,温度不是影响粘虫猖撅的主要因素。春季可用测蛾器誘蛾和小谷草把誘卵进行短期测报,夏季可用田間查卵并結合空气湿度和天敌数量,分析第二、三代幼虫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虫、行军虫、剃枝虫。俗名五彩虫、麦蚕等。喜食禾谷类作物,尤其喜食玉米。在我国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布全国。近年来随着我县玉米种植面积的加大,粘虫在玉米田危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2011年二代玉米粘虫在我县大发生,虫田率90%以上,发生严重田块整块田玉米苗齐地面被吃光,造成毁种重种,近几年有不同程度发生,由于气候的原因2015、2016年三代玉米粘虫在我县发  相似文献   

18.
粘虫是危害葫芦岛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每年因粘虫危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率在15%左右。葫芦岛地区同省内各地相比较粘虫虫源相同、发生世代相同,不同的是葫芦岛地区二、三代粘虫均为主要危害世代,而沈阳地区则以二代粘虫为主、三代偶有发生,朝阳地区主要是以三代粘虫为主、二代基本不危害。通过研究表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葫芦岛市的气候条件及作物构成共同影响的结果,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粘虫具有暴食、迁飞和集中危害的特点,主要危害玉米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2012年三代粘虫在天津市大发生,对天津市玉米产量造成一定损失.今年我国南方一代粘虫量较高,天津市各区县要高度重视二三代粘虫发生危害,发现虫害及时组织防治.具体防治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粘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局部地区和天津市均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情况。在大港地区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3代粘虫危害高峰期,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虫害,经过近2年的田间调查,对3代粘虫在大港地区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地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