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吉县常发性害虫有以下几种,即地下害虫、玉米螟、草地螟、粘虫、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等。这些害虫危害极其严重,大发生时造成粮食减产,文章介绍了这些害虫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大豆、玉米、向日葵、马铃薯、甜菜和苜蓿等,2005年在阿勒泰地区的几个县市大爆发,危害严重。论述了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粘虫的防治     
粘虫Mythimna a(Walker),是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最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大发生时也为害大豆等其他科作物,是一种暴食性的害虫.为害严重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4.
玉米粘虫是玉米最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为害程度相当大。一年一般可发生三代,常以第二代为害夏玉米为主。均以幼虫破坏性取食玉米叶片,发生严重时,短时间内吃光所有叶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阐述玉米粘虫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粘虫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将造成粮食减产、绝收,影响农民收入。了解粘虫生活习性,掌握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从管理上制定应对措施,技术上提出防治对策,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为各地防治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嫩枝上吸取汁液为害,作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卷缩,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结荚稀少,百粒重降低,是大豆生长期的重要害虫;如不及时防治,常导致植株死亡,一般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7.
草地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是农田常见的一种间歇性爆发成灾的害虫,具有迁飞性、为害隐蔽性、爆发性和广食性等特点。尤其对幼苗期作物为害十分严重。为了了解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我们于2005~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姚井东 《现代农业》2008,(12):14-14
草地螟俗称甜菜网螟、二粘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北方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害虫,幼虫食性极杂,为害最严重的作物是甜菜、豆类及玉米、高粱、谷子等。大发生食料缺乏时.亦为害向日葵、瓜类、蔬菜、果树及榆树叶等。1999年赤峰市中北部8个旗县区重发生,对当年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山西省临猗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直接影响玉米的安全生产。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为害性较大的世界性玉米害虫,在我国主要以亚洲玉米螟为害为主,常造成玉米品质下降和严重减产。玉米螟是本县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防治最难、为害损失最重的害虫,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减产3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来玉米螟在本县的发生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粘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世界性禾谷类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小麦、谷子、玉米、水稻、糜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禾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因此消灭粘虫为害,对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粘虫又名东方粘虫,俗称行军虫、五彩虫等,隶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突发性、暴食性的特点,能在短时间之内吃光作物叶片,是一种对农作物造成严重为害的害虫。根据它的发生特点,及时加强虫情监测、强化组织领导,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可以把粘虫的为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陕西草坪主要食叶害虫的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粘虫、斜纹夜蛾、草地螟、淡剑袭夜蛾是在陕西严重危害草坪的食叶害虫.本文介绍了这4种害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分析了其发生危害的成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草地螟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曾在1953~1959年,1978~1982年,1995~1999年三次暴发成灾,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1997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代草地螟幼虫的发生尤为严重。草地螟主要为害亚麻、大豆、油莱、甜菜、蔬菜等数10种主栽农作物。由于草地螟发生的数量大、面积广、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因此在防治上多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文章综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地草地螟的发生为害情况,总结当地防治经验,提出草地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草地螟幼虫转移为害,虫口密度大,曾在宁武、朔州阻碍了火车的正常运行.进入21世纪后,草地螟的为害又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15.
正宁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大秋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hm^2,占全县粮田面积30%。粘虫(Leucania Separata)为偶发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等大秋作物,一般年份零星发生,产量损失不大,大发生年份减产10%~35%,严重地块绝收。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粘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玉米粘虫的生物特性、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玉米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粘虫是我区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沿淮怀远、五河、固镇等县的湖洼地发生尤为严重,对小麦均衡增产威胁很大。常年因粘虫为害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  相似文献   

18.
草地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草地螟是北温带干旱少雨气候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区是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草地螟食性及杂,嗜好甜菜与豆科植物,对麻类、马铃薯、瓜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均能危害。草地螟和粘虫一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同属迁飞性害虫。而草地螟能够在黑龙江越冬,本地虫源是翌年发生的虫源来源之一,但经过  相似文献   

19.
百合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百合的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虫害也严重影响百合的收获量。为害百合的害虫主要有灰种蝇、茶黄螨、葱蓟马、桃蚜、野蛞蝓等,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灰种蝇,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因此,必须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解放后,曾在1953~1959年、1978~1982年、1995~1999年三次暴发成灾,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其中1997年张家口第一代草地螟幼虫的发生尤为严重。在冀西北草地螟主要为害亚麻、大豆、油菜(籽)、甜菜、蔬菜等数10种主栽农作物。由于草地螟发生数量大,面积广,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因此在防治上多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当地草地螟危害情况和防治经验,本文提出了综合防治草地螟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