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丁贺  杨培权  张允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87-11588
以小麦秸秆焚烧对小麦幼苗的影响为例,从理论上证明了焚烧秸秆的危害,指出秸秆的综合利用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又避免了露天燃烧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碳排放强度,根据2009—2017年湖北省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估算了主要农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湖北省2009—2017年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32.65×106t;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平均为7.01×106t,约占作物秸秆总量的21.47%,其中水稻秸秆露天焚烧量占到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的49.37%;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每年分别为0.72×106t和9.74×106t;排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为2.96×106t,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分别为1.47×106、0.50×106、0.52×106和0.48×106t。  相似文献   

3.
鉴于目前缺乏政府对正在进行秸秆焚烧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估算中国农村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量,为解析污染源并进行多中心治理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根据1996—2015年中国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利用草谷比、秸秆焚烧比例、污染物排放因子等综合估算秸秆露天焚烧的污染排放量。结果表明:1996—2003年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产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开始回升,呈上升态势;大豆产量则呈时高时低态势,2004年产量最高,2005年后总体呈下降态势;污染排放量与秸秆焚烧量变化趋势一致,秸秆焚烧的污染物排放会引起大气污染,造成土壤生态破坏。鉴于此,本文探寻中国农村秸秆焚烧多中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每年到水稻、玉米和小麦收割的时候,农户通常会焚烧这些作物的秸秆来清理农田,为一轮播种做准备。由于焚烧秸秆时间集中在夏秋两季,并且秸秆数量庞大,通常会造成那一段时间空气的严重污染。为改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现状,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秸秆焚烧治理政策。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露天焚烧情况,再在湖北省秸秆焚烧治理政策内容和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在现有管理政策上还需完善改进的内容,以期为湖北省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管理提供参考。一、湖北省秸秆资源量与焚烧情况  相似文献   

5.
如今,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剩余量逐年增多,秸秆综合利用相对滞后,露天焚烧秸秆比较普遍。露天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加剧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及公共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对巴东县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及综合利用对策及保障措施进行论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2014年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焚烧比例和排放因子,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河南省秸秆焚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的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4年河南省秸秆露天焚烧共排放:CO_21 210.45万t、CO 51.74万t、CH_43.27万t、NMVOCs 7.19万t、NH_30.59万t、BC 0.42万t、OC 2.47万t、SO_20.55万t、NO_X3.13万t、PM_(2.5)7.48万t。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露天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贡献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8%~67%和17%~36%。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驻马店、周口、南阳和商丘四个地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峰期集中在6月和10月,这两个月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对全年总排放量的分担率分别为37.1%~65.7%和11.3%~37%。  相似文献   

7.
秸秆露天焚烧成了久拖未解的环境公害,引起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秸秆出路,秸秆最佳出路在于发展秸秆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年产生秸秆4000多万吨。近年来,每年秋冬交替季节,秸秆露天焚烧现象还经常发生,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省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建立了吉林省重点区域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联席会议和吉林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  相似文献   

9.
<正>鹿泉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6年,被确定为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按照统筹规划,强化扶持,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拓展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多种利用方式,加快构建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弃置问题,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产增收、生态环境改善。一、取得的工作成效1、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以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主,全区共利用秸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稻麦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凤  吉春明  吕敏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42-2045
稻麦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是解决当前秸秆露天焚烧与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以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扬州市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综述了扬州市稻麦秸秆基质化生产食用菌的现状和优势,分析了该市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工作,以期为拓宽稻麦秸秆的利用渠道,提高稻麦秸秆利用率,杜绝露天焚烧,推广稻麦秸秆就近就地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谷草比,估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中国1999-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发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4.9×...  相似文献   

12.
王集乡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控制焚烧小麦秸秆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蒙城县王集乡小麦秸秆的生产现状、焚烧情况、焚烧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了控制焚烧小麦秸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由秸秆露天焚烧而带来的大气污染使机场关闭、高速公路交通受阻现象时有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秸秆问题已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3月初,《中国农资》记者刚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就被空气中弥漫的黑烟笼罩着。放眼望去,田里黑压压一片,到处都是焚烧秸秆后留下的灰烬。东北春耕在即,秸秆处理却成了老百姓的"老大难"问题。现状一秸秆处理成了"老大难"据了解,双鸭山市人民政府于年初便发布了《关于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公告》。该公告明确指出,在2019年3月10日至2019年5月15日,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对  相似文献   

15.
小麦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午季小麦秸秆焚烧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阐述了宿州市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和病虫草害发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及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秸秆沼气创造新型能源为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同时为沼气发展拓宽渠道,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江苏、山东等12个省区(局)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的试点建设工作。该工作不仅有利于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且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一、小麦的矮秆优势1.生态优势。21世纪是生态农业的绿色世纪。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条件下,现有小麦品种秸秆多,影响秋播,存在焚烧隐患。而矮秆型品种,可使麦秸减少33%~40%,无焚烧隐患,符合秸秆返田养田的“生态禁烧”要求,是实现小麦秸秆零焚烧的最佳选择。2.降本优势。农民种小  相似文献   

19.
<正>澜沧县富邦乡每年冬春季种植小麦8400 hm~2左右,是澜沧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每年小麦收获后有大量的秸秆遗留在地块里,群众以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焚烧秸秆时有火灾发生。为了改变群众焚烧秸秆的习惯,科学利用小麦秸秆,富邦乡农业技术员引导群众采用秸秆还田,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1小麦秸秆还田的作用每年小麦收获后有大量的秸秆遗留在地块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20年西丰县农作物秸秆产量为依据,分析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进一步提高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结合西丰县实际,开展西丰县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研究,加快解决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不力的问题,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