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0.5%氰虫胺碱可溶液剂(蚜虫专用)喷雾防治黄瓜蚜虫危害,防治效果与氰虫胺碱用量成正相关关系。药后7d每667m2用量30ml、40ml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18%、94.28%,与对照药剂防效94.35%相差不大,能够较好的控制黄瓜蚜虫的危害。每667 m2用0.5%氰虫胺碱可溶液剂30~40ml兑水45kg 均匀喷雾是防治黄瓜蚜虫经济有效的措施,且对黄瓜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韭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灰霉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采用铺沙法,化学药剂用75%百菌清WP300~650倍液喷雾防治。小拱棚667m^2用45%菌清FU200~250g、15%腐霉利(速克灵)FU350~700g熏蒸。病害盛发期用40%嘧霉胺SC(施佳乐)1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菜韭蛆防治与其他蔬菜(包括葱、蒜)轮作3年以上,根际覆土,灌水灭虫,露地韭菜韭蛆严重为害期顺垄开沟条施或撒施草木灰15~20kg/667m^2进行防治,小拱棚韭菜采割后667m^2可用48%的毒死蜱乳油进行灌根。方法是将400-500ml药液稀释。顺垄琳浇防治幼虫。春、秋季成虫集中发生为害严重期,也可用40%果乳油800倍液灌根或用48%的毒死蜱乳油500~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成虫。  相似文献   

3.
2020年山东泰安蒜蛆发生危害严重。为探索大蒜根蛆药剂防治技术,选择了20%噻虫胺悬浮剂、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90.0%敌敌畏可溶液剂3种药剂分别进行灌根处理,比较各处理对大蒜根蛆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后对大蒜根蛆均具明显的防控作用,药后21 d存活虫口调查,20%噻虫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6.27%,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3.46%,90.0%敌敌畏可溶液剂防治效果为90.43%;安全性观察发现,3种药剂均未出现药害。因此建议在大蒜生产中使用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90.0%敌敌畏可溶液剂防治根蛆。  相似文献   

4.
48%地蛆灵乳油防治韭蛆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室内测定了毒死蜱、辛硫磷及其不同比例混用对韭蛆的增效作用 ,并以其最佳配比 (1∶3)配制成48%地蛆灵乳油 ,在韭蛆发生危害期 ,6 6 6 .7m2 用制剂量 30 0g ,兑水 5 0 0kg ,顺垅浇灌 ,防效达 94%以上 ,持效期30天以上 ,可有效防治韭蛆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 1 翻晒土壤 春天韭菜萌发前,起出韭畦的表土翻晒,并晒根5~6天,可将幼虫干死;覆土前,沟施草木灰,既可治蛆又能丰产。 2 药剂灌根 灌冻水和早春灌水时加入适量乐斯本,可消灭韭蛆的幼虫和蛹。一般按亩用乐斯本400~500毫升,随水流大水漫灌即可;也可按亩用乐斯本150~200毫升加水500~800公斤顺垄灌根除治。此方法还可用于大蒜、大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1%苦参碱可溶液剂、2.5%鱼藤酮乳油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上述3种生物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1 800 m L/hm~2、2.5%鱼藤酮乳油3 750 m L/hm~2或5%阿维菌素乳油375 m 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且各种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通过2a 3次试验比较了不同药剂对韭菜迟延蕈蚊幼虫(韭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目前韭菜无公害生产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0.3%苦参碱水剂或40%辛硫磷乳油防治韭蛆,药剂使用浓度一般为600倍;早秋温度较高时比晚秋温度低时防治效果好。为了适应韭菜无公害生产中韭蛆高效控制的需求,尚需进一步开发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河北省深州市安庄马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露地韭菜基地进行,选择生产上常用的0.5%苦参碱、25%噻虫嗪、50%灭蝇胺、4.5%高效氯氰菊酯四种药剂作为防治韭蛆的试验药剂,与0.3%印楝素配合使用,研究不同药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印楝素和苦参碱均属于植物源杀虫剂,二者配合使用来防治韭蛆,能够达到平稳效果,可以作为绿色食品韭菜的优选方案;噻虫嗪、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与印楝素配合使用来防治韭蛆,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韭菜日常生产中防治韭蛆的选择方案,但需严格控制使用时期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1.韭蛆①成虫。韭蛆每年发生5~6代,春秋季发生为害最重,可于春、秋季成虫羽化盛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农药。②幼虫。毒土撒根:每667平方米用10%丙线磷颗粒剂3~4千克,或5%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加10倍土(砂),拌匀后撒于韭菜根际。药剂灌根:每667平方米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500毫升,稀释成100倍液,根部浇灌,  相似文献   

10.
48%毒·辛乳油对韭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48%毒.辛乳油防治韭菜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韭蛆发生期,用48%毒.辛乳油以1 440~2 160g.a.i./hm2剂量顺垄根部喷淋防治,药后3d的防治效果为85.3%~92.9%,药后7~14d的防治效果为83.1%~98.9%,等于或略好于对照农药48%乐斯本乳油1 440g.a.i./hm2,40%辛硫磷乳油3 000g.a.i./hm2和80%敌敌畏乳油2 400g.a.i./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可达14d。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辣椒根腐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设施栽培辣椒根腐病进行土壤消毒和药剂灌根试验,结果表明:氰胺化钙加申嗪植白金、氰胺化钙单独使用进行土壤消毒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5.64%和89.71%;药剂灌根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咪鲜胺加百菌清、咪鲜胺加叶枯唑、咪鲜胺加农用链霉素及枯草芽孢杆菌加申嗪植白金灌根防治效果为47.91%~65.36%。生产上防治辣椒根腐病推荐每667 m2使用40%氰胺化钙50 kg加申嗪植白金1.2 kg或单独使用40%氰胺化钙50 kg进行土壤消毒。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闽粤栲食叶害虫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14年在福建省沙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闽粤栲林标准样地,采用不同处理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其食叶害虫进行防治,其中不同浓度的1.2%烟碱·苦参碱乳油、5%桉油精可溶液剂、碧绿1%苦参碱采用喷烟技术,不同用药量的1.1%苦参碱粉剂采用喷粉技术,防治黄刺蛾、栎黄掌舟蛾、扁刺蛾、褐边绿刺蛾、毒蛾的幼虫。结果表明:用药3 d后,4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其中2种苦参碱类药剂1∶9为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5%桉油精可溶液剂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50;22.5 kg/hm2为1.1%苦参碱粉剂生产中最佳林间药剂用量,供试的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闽粤栲的无公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3.
在甘谷县磐安镇三十铺村大棚韭菜基地内进行不同药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0%噻虫胺悬浮剂、7.5%氯氟·吡虫啉、25%灭幼脲悬浮剂均可作为防治韭蛆的有效药剂,生产中推广使用时需注意交叉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以此提高防治效果。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速效性较弱,2%苦参碱水剂处理后第七天效果较好,药效平稳。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牛羊粪以及棕榈粕、花椒粕、蓖麻粕进行混合发酵(以下简称籽粕防治法),防治韭蛆,韭菜被害株率由14.8%~22.6%降为2.0%~3.4%,防治效果达84%以上,防效与毒死蜱灌根相同,但产量明显高于毒死蜱灌根,证明粕籽防治法可以替代毒死蜱灌根,进而提高韭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3.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不得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1韭蛆的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顺垄撒施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撒施2.0~2.6千克;或在9:00—11:00间,喷洒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辛.毒乳油12L/hm2、50%辛硫磷乳油9L/hm2、48%乐斯本乳油3.75L/hm2、1.8%阿维菌素乳油3L/hm2灌根防治韭蛆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较长,药后21d防效仍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韭菜迟眼孽蚊的幼虫俗称为韭蛆,是韭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韭菜迟眼孽蚊在露地一年发生3~4代,4~10月是为害期;在保护地内一年发生2~3代。韭蛆头部漆黑有光泽,身体为白色,虫体细,长度为6~9毫米。主要在韭菜地下根茎部钻蛀危害,轻者造成叶片枯黄,重者使得韭菜全株枯死,不能再发新芽。药剂灌根是防治韭蛆的一项有效措施,有些地区使用3911(甲拌磷)、1605(对硫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灌根防治韭蛆,常造成环境污染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国家已禁止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和停止生产部分高毒农药。因此,在灌根防治韭蛆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应用20%毒·辛乳油进行防治韭菜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采取20%毒·辛乳油三个不同用量,并用200g/L毒死蜱乳油和20%高渗辛硫磷乳油做对比。对保株效果和对韭蛆的防效分别调查,结果表明:20%毒·辛乳油对韭菜韭蛆具有良好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600g/667m2,且防效均高于200g/L毒死蜱乳油和20%高渗辛硫磷乳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韭蛆的防控效果及使用安全性,采用韭菜根际撒施毒土的施药方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1次用药对韭蛆的持效期和防控效果,并对韭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韭菜萌芽或收割后2~3 d用吡虫啉或噻虫嗪630 g/hm~2撒施于韭菜根际处,对韭菜保株和防治效果分别为80.54%~95.83%和91.57%~96.36%,持效期在88 d以上,韭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低于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我国尚未对噻虫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与常规药剂毒死蜱2 250 g/hm~2相比较,减少用药次数2~3次。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韭菜扣棚前以630 g/hm~2施用吡虫啉1次,可有效控制棚中2~3茬韭菜上韭蛆危害,保株效果为81.27%~92.40%;小拱棚制种田以630 g/hm~2施用吡虫啉或噻虫嗪2次即可防控韭蛆周年危害,保株效果为87.63%~97.28%。由此可见,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是替代有机磷药剂防治韭蛆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