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 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 ,并与 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 ,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 ,抗性倍数为 0 .3~ 6 .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 ;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 ,抗性倍数达 118.2 ;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 ;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 ,抗性倍数上升至 15 .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高 (L D5 0 =0 .2 7ng·头 - 1 )。  相似文献   

2.
陕西棉蚜抗药性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铲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8种杀虫剂对陕西棉蚜的毒力,并与1994,1995年测定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陕西棉蚜对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发展很快抗性倍数已达884.19的极高抗水平,对有机磷农药的抗药性发展比较平缓,抗性倍数为0.83 ̄11.36,处于中低水平;对灭多威的抗经性发展呈下降趋势,抗性倍数为16.60,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高,LD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8种杀虫剂对陕西棉蚜的毒力,并与1994,1995年测定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陕西棉蚜对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发展很快,抗性倍数已达884.19的极高抗水平;对有机磷农药的抗药性发展比较平缓,抗性倍数为0.83~11.36,处于中低水平;对灭多威的抗药性发展呈下降趋势,抗性倍数为16.60;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高,LD50=1.043ng/头。  相似文献   

4.
2004—2007年间,测定了氧化乐果、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等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毒力。与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地棉蚜对灭多威的抗药性始终处于中、高抗水平,抗性倍数最高达94.04倍;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发展较快,但基本仍处于中、低抗水平,其抗性倍数为2.15~20.76;河北省各地棉蚜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药性差异波动较大,对啶虫脒的差异最大可达25.83倍。  相似文献   

5.
用溴氰菊酯、久效磷、灭多威及硫丹4种杀虫剂以浸渍法分别累代处理敏感棉蚜,选育至16代,棉蚜对溴氯菊酯的抗性倍数达6719倍,对灭多威,久效磷及硫丹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9.9、10.7和8.5倍。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棉蚜对4种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若用上述4种药剂连续选育32代,则棉蚜对溴氰菊酯、灭多威,主效磷及硫丹的抗药性将分别达60721.7、279.3、16.90及69.2倍。  相似文献   

6.
甘肃敦煌棉蚜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4-1995年,采用浸渍法建立了22种杀虫剂对甘肃敦煌棉蚜的毒力回归线,可作为今后用浸渍法监测棉蚜抗药性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与国内敏感棉蚜种群的毒力基线比较,1994年敦煌棉蚜对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处于敏感性水平,对氰化乐果和久效磷达到中抗水平(31.42和27.45倍),对溴氰菊酯达极高抗水平(274.39倍);对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显示出早期抗性的迹象。1995年棉蚜对  相似文献   

7.
陕西棉蚜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0 ̄1995年测定了陕西棉花伏蚜对1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陕西棉蚜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产生了极高水平抗药性;除对久效磷产生5.2 ̄9.8倍的低水平抗性外,对其它供试的有机磷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防治橘小实蝇的应急防控药剂,并探讨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毒力,同时评估了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对7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各供试药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噻虫胺>氰戊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田间种群抗性对比结果显示,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已达到极高抗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噻虫胺、啶虫脒的抗性达到中抗水平,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到低抗水平,对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尚处于敏感水平。【结论】明确了7种杀虫剂对郑州地区橘小实蝇的毒力效果和种群抗性水平,建议防控时首选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比较缓慢,有些地区抗性水平仍处于敏感或敏感度降低阶段,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抗性倍数大多在40倍以下,处于低至中抗水平,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发展极快,已产生极高水平抗性,菊酯类杀虫剂已失去了对棉蚜的实际防治作用。棉蚜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涉及到靶标敏感度下降,体内解毒酶系活力升高等多种机理。对棉蚜的抗药性治理主要采用合理用药,结合农业和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临汾市麦区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现状,田间采集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3个小麦主产区麦长管蚜种群,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其对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6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临汾麦区麦长管蚜种群对抗蚜威已经产生高抗,抗性倍数为65.67~101.17,以尧都区抗性倍数最高;对毒死蜱产生中抗,抗性倍数为12.41~21.87,襄汾种群抗性水平最高;对吡虫啉处于相对敏感水平或者已经产生低抗,抗性倍数为1.56~5.08,尚处于抗性发展阶段;3个种群对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均比较敏感或无抗性。建议在该地区禁用抗蚜威和毒死蜱,交替使用吡虫啉,延缓麦蚜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山西境内大同、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五个地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5个地区温室白粉虱成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3、24.8、24.8、33.7、27.6倍,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晋中、临汾、运城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5.7、11.6和16.9倍,达中抗水平;晋中地区白粉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为15.7倍,达到中抗水平;其余均为低抗或无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12.
山西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三地区苹果黄蚜 (AphispomiDeGeer)对 7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用药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忻州种群为相对敏感种群 ,晋中苹果黄蚜对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菊酯、溴氰菊酯、百树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1 10倍、 1 0 2倍、 3 0 6倍、 1 11倍、 0 6 7倍、 0 87倍、 1 35倍 ;运城苹果黄蚜对上述 7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6 76倍、 13 17倍、 13 87倍、 11 32倍、 5 2 5 2倍、 9 76倍、 15 92倍。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低到高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贵州烟区烟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浸渍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烟蚜敏感品系的毒力,确定敏感基线。结果表明:第3、第4年测得该品系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吡虫啉、乐果、啶虫脒、灭多威。第5年测得6种杀虫剂的LC_(50)由小到大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乐果、灭多威。说明该敏感基线可用于烟蚜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主要烟区烟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贵州省9个地区34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抗药性。结果表明,9个地区的烟蚜对吡虫啉的平均抗性倍数在2.03~9.29之间;铜仁和毕节2个地区烟蚜对吡虫啉的平均抗性达到低抗水平,安顺、遵义、六盘水、黔西南和黔南5个地区的烟蚜对该药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黔东南和贵阳2个地区烟蚜的平均抗性仍处于敏感水平;34个县市中,烟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布在1.61~12.77之间,铜仁地区的松桃县、毕节地区的赫章县和威宁县的烟蚜种群对吡虫啉达到中抗水平,德江、石阡、思南、金沙、黔西、西秀、凤冈、安龙、贵定和凯里10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吡虫啉达到低抗水平,其余县市的烟蚜处于敏感或敏感下降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宁夏地区麦蚜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2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宁夏地区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种麦蚜对灭多威、吡虫啉、丁硫克百威敏感性高,而对敌敌畏、氯氰菊酯、氧化乐果和烟碱敏感性较低.比较不同地区麦蚜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各地区麦长管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灭多威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对其它供试药剂的敏感度差异相对较小.抗药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区麦长管蚜已对氧化乐果产生了8.3~22.0倍的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敌敌畏、氯氰菊酯仍处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任勇 《基层农技推广》2023,(12):139-142
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胡杨河市棉蚜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现状,明确治理策略,减药控害。试验表明,通过浸叶法对新疆兵团第七师131团8连周边采集的棉蚜种群进行了拟除虫菊酯抗性评价,结合室内敏感群体比较,棉蚜对氯氰菊酯、甲氰菊酯、苯丙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均表现较高,但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明显低于其他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抗性较低表明溴氰菊酯不受现有抗性机制的影响,可用于棉蚜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使用杀虫剂并为贵州主要烟区烟蚜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贵州9个地区34个烟蚜种群对灭多威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9个地区的烟蚜对2种药剂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在2.53~5.13和3.15~4.44;六盘水地区烟蚜对灭多威的平均抗性达到低抗水平,毕节、黔南、安顺、铜仁、黔东南和遵义地区的烟蚜对该药处于敏感性下降水平;9个地区的烟蚜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抗性均处于敏感性下降水平。34个县市中,水城、毕节、金沙、长顺、贵定、紫云、德江7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灭多威达到低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20~8.56;紫云、盘县、兴义、镇远4个县市的烟蚜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达到低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39~5.82;其余县市的烟蚜对2种药剂处于敏感或敏感性下降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沿江棉区棉铃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进才  曹长结  吴江霞  蒋末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24-1624,1677
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安徽省望江棉区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性水平。监测结果表明:望江县棉区棉铃虫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的抗性都已达到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0.54和10.93倍,其LD50和LC50分别为0.0622μg/头和1070.7794mg/ml。  相似文献   

19.
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最高,为42倍,达到高抗水平;对三唑磷和硫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抗性倍数最高仅为7.5和8.8倍。  相似文献   

20.
棉蚜对几种杀虫剂抗性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1995年系统监测了河北省广平、冀县、献县、辛集和定兴棉蚜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5年内,各地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在1100~17000倍的超高抗范围内波动;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和呋喃丹的抗性多在10~40的中抗范围,个别年份及个别地区为低抗或高抵。5年内,棉蚜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性无明显发展。对另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涕灭威,各地棉蚜仍基本上敏感。不同地区棉蚜的抗药性水平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