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畜牧养殖小区废弃物污染空气的主要形式 1.1畜禽粪便分解产生恶臭气体 新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胺类、吲哚、乙醛和硫醇类物质,具有臭味。排出后的粪便如果在有氧状态下分解,则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含氮化合物产生硝酸盐类,产生的臭气少;如果排出后的粪便在厌氧环境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则糖类分解产生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带有酸臭味。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氨、硫酸、乙烯醇等,产生的臭气多,尿排出体外后主要进行氧化分解,释放氨,形成臭味。  相似文献   

2.
一蛋鸡场鸡粪的产生及危害 据测定,1只产蛋鸡日排粪量为0.10千克,每年排泄量为36千克,以全国蛋鸡13-14亿只计,每年产生的鸡粪数量巨大。鸡粪(以干物质计算)中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4%,这些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最终产物为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可分解为氨、乙烯酸、二甲基硫醇、硫化氢、甲胺和三甲胺等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3.
1 有害气体的来源、种类、影响因素 养殖场中的有害气体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像垫草、粪尿等排泄物。研究表明,垫草及排泄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在放置过程中要发生降解,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醇类及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略带臭味和酸味,含氮化合物会转化生成氨、硫酸、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三甲胺等,这些气体有的具有腐败洋葱味,有的有腐败的蛋臭味、鱼臭味等。畜禽养殖场散发的恶臭及有害气体成分很多,主要有氨、硫化氢、硫醇类、粪臭素等。  相似文献   

4.
1猪场恶臭产生的影响猪场恶臭是养猪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猪场及周围空气,影响猪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2成分引起猪场恶臭的物质经鉴定有160种以上化合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酸类、醇类、醛类、碳酰类、酯类、胺类、硫化物、硫醇、氨、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以及含氮杂环类物质。其中主要有四大类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酚类化合物,吲哚,沼气。养猪场中的恶臭是由许多单一的臭气物质复合作用生成的。3猪场恶臭的来源猪体的体味及栏舍上的气味与粪便污染是养猪场恶臭的最初来源。猪粪中散发的气体…  相似文献   

5.
恶臭气味是由多种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杂形成。恶臭气味来源有家畜呼吸进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酸、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其具有糜烂洋葱臭、糜烂的蛋  相似文献   

6.
鸡舍内的氨是由舍内的含氮有机物分解而来。饲料、垫草,粪尿都含有含氮物质,在缺氧的条件下都会分解产生氨。  相似文献   

7.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这里主要是指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二缩脲和氨盐等。这些含氮化合物均可被瘤胃细菌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原料,其中以尿素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素通常在进入瘤胃后经过2小时,即几乎完全被水解成氨。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太快,而微生物来不及吸收,一部分游离的氨则进入血液,很容易造成氨中毒。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养猪场生猪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含氮化合物,这些含氮化合物被微生物作用后生成氨.  相似文献   

9.
尿素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可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的补充饲料。近年来,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奶牛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奶牛有能力将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在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前提下,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质生产它们自身的菌体蛋白质.而这种菌体蛋白对奶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加工领域,非蛋白氮(NPN)是指饲料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又称非蛋白态氮。包括游离氨基酸、酰胺类(amide)、蛋白质降解的含氮化合物、氨以及铵盐等简单含氮化合物。而非蛋白氮饲料是指尿  相似文献   

11.
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即不具有氨基酸肽腱结构的含氮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氨、酰胺、氨基酸、尿素、缩二脲、磷酸脲、脂肪酸脲、液氨、硫酸铵和铵盐。在畜牧业上以尿素为常用,还有酸氢  相似文献   

12.
“蛋白精”是以三聚氰胺废料、羟甲基羧基氮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类似蛋白饲料。主要成分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属于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恶臭气味是多种恶臭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合形成的。它们有家畜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酸、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有腐烂洋葱臭、腐败的蛋臭、鱼腥臭等各自特有的臭味。恶臭气味对家畜有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高浓度的恶臭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等疾病。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和影响正常的机体代谢,严重时会引起家畜死亡。同时恶臭气味对饲养员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还…  相似文献   

14.
尿素是含氮化合物的一种,是反刍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非蛋白氮.因其成本低,来源广,符合作为饲料资源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反刍动物的良好氮源被广泛的利用. 1 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机理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和原生动物.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可以将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生成氨和酮酸等物质,其中氨和酮酸在微生物酶又可以结合生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进入真胃后,可继续水解,变成可以被反刍动物用的肽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畜舍内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NH3)、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恶臭物质等。1氨(NH3)1.1理化特性和来源NH3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相对分子质量17.03,密度0.593g/cm^3,在标准状态下,每升的质量为0.771g,每毫克的容积为1.316ml。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NH3;0℃时,1L水可溶解907gNH3。在畜舍内,NH3大多由含氮有机物(粪、尿、饲料和垫料等)分解而来。如鸡的消化道较短,消化率低,通常情况下粪便中有20%~25%的营养物质未被有机体消化吸收,这些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气。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加快现代畜牧业步伐,实施标准化养殖棚圈建设,实行舍饲圈养,提高养殖标准来增加效益。封闭式圈养必然造成空气难以流通的现象,使圈舍产生恶臭气味。恶臭气味是多种恶臭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合形成的。它们有家畜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对家畜有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高浓度的恶臭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等疾病,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影响正常的机体代谢,严重时会引起家畜死亡。为此,本人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降低畜舍恶臭气味的浓度,确保畜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适用范围:鱼粉、肉粉、肉骨粉、豆粕、玉米蛋白粉、饲料酵母。原理解说: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是指尿素或由尿素化学缩合反应合成的“含氮蛋白质”,它对单胃动物如猪、鸡、鸭有害,特别是对仔猪、乳猪、产蛋鸡、雏鸡、雏鸭致害作用敏  相似文献   

18.
非蛋白氮指的是除蛋白质,肽和氨基酸以外的有机或无机的含氮化合物,它可以代替蛋白质饲料饲喂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吃了蛋白质或非蛋白氮后,在胃中都经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微生物把氨和碳水化合物生成的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再合成菌体蛋白质。最后微生物被消化,以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蛋白和非蛋白氮(NPN)等,它们主要来源于饲料、微生物蛋白(MCP)、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循环进入瘤胃的尿素。  相似文献   

20.
非蛋白氮(NPN)是非蛋白质含氮物的简称。非蛋白氮是指尿素,缩二脲,磷酸铵,碳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氨基酸等一类非蛋白氮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