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人民大众的环保意识是当务之急.而环境教育则能提高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环境教育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呼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增长模式,其主要内容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要求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要保护环境。然而,就在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治理意识的进步与环境恶化的速度相比,是很不相称的。因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发展,农业机械在广大农村已经普及,但随着农业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农业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不断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可以预见开发研制环保节能型产品是今后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鉴于此,本文就机械材料的选用与设计、所要遵循的要点和所需考虑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增强环保意识落实这一国策贾理悦,徐长生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环境,人们无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阳光和煦、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幽静天地;莫不讨厌那些噪声喧嚣,气味污浊遍地垃圾的空间.西方发达国家,若干年前已把环保知识纳人于中小学课本中。社会经...  相似文献   

5.
叶俭 《现代农业》2004,(9):36-37
“人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健康意识的驱使下,食品状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多样化,而且普遍追求营养丰富、优质、有安全保证、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对这一新型消费观的追求,使得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6.
银杏——园林绿化的优良乡土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周围生存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园林绿化工作者不断创出师法于自然,而妙造于自然的人类生活空间,在绿化工作中树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银杏树的树形优美、叶色鲜艳、树龄长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树叶和果实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是非常适合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实的情况是大气、水质、土壤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臭氧层被破坏,有害辐射增多,地球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氢气逃逸地球,地表氧化严重,地球上许多地方干旱无雨,我国北方地区许多地方井水干涸,不得不花高价深挖。因此,改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大气质量,是改变人居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人  相似文献   

8.
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是规律实现的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途径、方法、条件,规律表现的个别载休以及规律问相互作用的结合形态又是多样的,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又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目标进行选择。这就为人们在实践中发挥能动性,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0.
品饮艺术的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波韵 《农业考古》2000,(2):153-156
茶在我心中的位置超出我对它的理解。 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它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应照人的灵魂,强化生命的意识,它给人激发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精神空间,使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更令人神往的是它可将所有的一切协调得如神境般浑然一体,明亮透彻而又生机勃勃。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茶的本性和茶的文化内涵,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千余年来,茶人不断在茶事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艺”也…  相似文献   

11.
超越知识的智慧更是能够使人的思想与行为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达到奥妙的平衡 ,以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 ,超越现实的理想 ,则使人类永葆自我超越的活力去追求对人类来说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人类的超越意识所构成的五彩缤纷的人的精神世界。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人类关于自身的理想对象化 ,才能将人类自我超越的价值转化为每个人现实的行动基础。可见 ,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创造 ,教育使学生获得了解放 ,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和环境与人类、人类与环境成为一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矛盾。居住区生态系统平衡是通过规划,调节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状态。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生态园林要尊重自然过程,尊重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处于随时爆发的边缘。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方,环境的恶劣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今,环境的维护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点,社会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另外,造林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在环境维护中的合理运用,为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众所周知,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虽然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的产最,但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目益增加,如土壤酸化、板结、肥力下降,蔬菜、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标,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安全、环保、健康的食品。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便应运而生,使用有机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确保饲料质量安全,节约饲料资源,确保动物、环境和人类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各种饲料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密切联系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技推动人类进步重要性的认识,物理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环境问题上,“人”是最大的污染源,也是防治污染、拯救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能否成功地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是否能达到共识。要使人们树立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环境保护教育肩负重任。而生态环境观念的深入人心,必须通过各级教育渠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程度已经倍受关注,人类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认真思考,选择了正确的发展现——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发展战略,新的产业结构,文明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新世纪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20世纪产生的许多重大的环境问题并没有消失。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三者依然存在很多矛盾。城市作为发展的先驱,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本文以理论为指导拟对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环境状况。城市中人们面临的污染以及提出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教学水平论析S.S.CHAUHAN著王佐书译一、自主水平的教与学这个水平的教学是以人类生来是活跃的这一教育心理理论为基础的,无疑人本身会产生各种思想,教育不应是外部强加而应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通过造就适宜的环境促使学生提高直觉意识,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  相似文献   

20.
简·斯迈利的小说《一千英亩》蕴涵多种文学伦理内涵,其中隐性的毒物描写可以将该作品归入后自然小说之列。本文以环境文学之毒物描写为切入点,从环境伦理思考、环境伦理话语、环境伦理诉求三方面分析《一千英亩》的环境伦理主题,指出《一千英亩》等后自然小说中的毒物描写源于作者的毒物意识,是毒物危机背景下人类关于环境末世的环境伦理思考;潜隐在土地之争、父女矛盾等传统伦理话语下,小说揭露人类滥用化学毒物以提高土地产量, 忽视毒物对环境和女性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危害, 表面先进繁荣的农场暗藏着人与土地的生态危机,构成环境危机背景下典型的环境伦理话语;基于毒物描写的环境伦理主题反映了后自然小说的环境伦理诉求,表现出文学创作对特定历史阶段各种伦理观念和伦理道德的独特表达与作家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