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园林设计初步"课是园林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是学习园林专业课如园林设计、绿地规划设计等课程的必备基础.如何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园林设计的思维领域,热爱园林事业,努力学习,以至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作为启蒙教学的园林设计初步课来讲,是最重要的问题.本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参考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设计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等,从"形态构成"的角度入手,整个教学阶段循序渐进,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设计技能和分析及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2.
园林设计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未来想要从事园林设计师行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今我国高校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形式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所以,对于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是当前园林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园林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园林设计是整个园林行业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及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园林设计教学应顺应其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本文从行业需求出发,分析了高职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并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土壤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设计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园林专业对土壤学的需求,将土壤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调整优化。主要包括:重点加强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养分循环与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相关章节的讲解;授课过程应当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通过探讨和改革,使土壤学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园林专业,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吸收和课后应用。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48-150
培养创新型人才既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需要,又是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根据学生爱好分模块培养的方式,指出大庆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4个主要的创新方向,即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工程造价、园林植物方向;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同时需要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为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城乡规划、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休闲农业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实现园林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为例,将工作过程的理念引入《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建设全过程,重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和典型任务,形成了"五真实、三融合、八环节"的教学模式,完善了"自主学习、交互教学"的课程平台以及"过程控制、注重效果"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改革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并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以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应用型学科的专业定位,自2016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立项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工具及资源库和考核方式5个方面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其他院校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和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是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大学生最先接触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具有先导性,本文分析了在园林设计基础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育目的意义,探索了园林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主张为人师表教育育人,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并且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达到提高高校育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改革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本从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出入,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时间的安排和实验课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这些改革对提高专业实验课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京燕  项缨  徐森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55-16957,16960
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是高职园林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主要方向,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漏,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笔者提出“五化”项目驱动法园林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崔丹 《农业与技术》2010,30(5):139-140
为了配合园林设计专业的特色,其园林美术课程理应拥有一套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深入研究园林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是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实验课缺乏严格的考试和管理,导致许多学生轻视实验课学习,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强化实验教学管理.2003年以来,资源环境系通过实验考试改革,提高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学生普遍重视了实验课的学习,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是安徽师范大学园艺专业的基础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笔者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改革,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理论联系实际,使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将园林模型制作作为园林设计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园林设计空间的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艳  张志  刘敏  祁宏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67-14468
从目前各类院校设置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及园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针对目前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理论讲述内容过多,实践实训学时少,多媒体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等现象,对《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方法与实训内容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衡水学院2021级生物科学、 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学性思维,通过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严谨的科学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提升了大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类课程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正确表达设计意图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并从经典案例选择、课堂组织、作品点评与课堂小结的角度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园林制图与园林设计课程相贯通的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园林专业园林制图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图纸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制图不规范,图面艺术表现差等,并分析了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关于将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相贯通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16,(8):334-336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针对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重要课题。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生物化学实验课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举措。通过改革,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热情大大被激发,实验动手能力逐步增强。所进行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园林设计初步》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针对目前《园林设计初步》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定位及特点,围绕制图基础、设计基础及设计入门三大教学内容,从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提出当前形势下《园林设计初步》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