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Cuenther,1876)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是近几年才得到公认的。东北林蛙俗称哈什蚂(满语译音)、雪蛤等,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是集食补、美容、药用为一体的名贵蛙种。然而,由于乱捕乱杀和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东北林蛙的数量越来越少。雌性东北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闻名海内外。林蛙油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滋阴补  相似文献   

2.
林蛙亦称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rid)属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Rana)。林蛙肉富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等;蛙油(雌性输卵管)因含蛋白质、雌二醇、孕酮、睾酮等成为名贵天然滋补品,销售价格高。林蛙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了解东北地区野生蛙类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情况,采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及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的肝脏、肾脏以及肌肉组织,使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铬(Cr)、铜(Cu)、镉(Cd)和铅(Pb)4种元素含量,对照两栖类等水产品中铬、铜、镉和铅的限量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雄性东北林蛙、雌性东北林蛙及雌性黑龙江林蛙肝脏中的铜含量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雄性东北林蛙及雌性东北林蛙肝脏中的镉含量和肾脏中的镉含量均处于重度污染状态;雄性黑龙江林蛙及雌性黑龙江林蛙肾脏中的镉含量同样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所检测的东北林蛙体内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要高于黑龙江林蛙。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种子总蛋白和赖氨酸含量都提高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构建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flr)的植物表达载体pAHC25-Cflr,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扬麦158,通过PCR、RT-PCR和半定量PCR对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T1代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种子总蛋白含量与结合态系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0和T1代基因组中,并在小麦不同转基因株系的T1代中获得了表达,但不同株系的表达丰度不同。在检测的12株转基因株系中,有11个株系籽粒蛋白质的含量与其受体品种有显著差异,其中有6个株系的增幅在10%以上,最高的增加了22.6%;有10个株系种子干重的结合态赖氨酸含量有明显提高,8个株系与受体品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高的Y1-2增幅达39.5%;从种子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来看,有9个株系较受体品种有显著提高,其中4个株系与受体品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幅最高的Y1-12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受体品种提高了22.9%。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尤以长白山区的个大、肉肥、油多而著称。林蛙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林蛙油"又是珍贵的壮体健身的滋补品,因此,当春、秋做客到山区能有林蛙上桌,那当属贵客、稀客的待遇了。林蛙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酱油焖林蛙。做法是:将3年生以上的鲜活的雌蛙(母抱的),如母抱少,也可以加些雄蛙(公狗的),其美味增加,洗净后用开水烫死,放入由适量酱油和调料爆锅的大勺或炒锅里,再加入少许水盖严焖锅,待酱油干后就可盛出食用了;二是取用"林蛙油"(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泡制蛤什蟆羹食用,更有滋补、强身、壮体功效;三是用木碳烧食,味美可口,更有一番返祖归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83年同一环境条件下正季栽培的55个早籼品种和4个籼型杂交稻组合,以及1982年收集的52个品种的各种氨基酸含量(除色氨酸外),其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的结果是。(1)早籼品种和籼型杂交稻组合的赖氨酸与苏氨酸含量存在品种(组合)间差异;(2)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表现一定波动;(3)稻米每克样品中所含赖氨酸和苏氨酸的毫克数与其蛋白质含量星正相关,而100克蛋白质中所含赖氨酸克数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4)供试品种(组合)中除极个别品种不缺乏苏氨酸外,几乎都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且赖氨酸为所有品种(组合)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人工圈养条件对林蛙输卵管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利用成年野生林蛙(Rana dyowskii)和成年圈养林蛙按传统剥油法获取输卵管并进行脂肪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蛙油与圈养蛙油中C18:0和C18:1的质量分数不同(野生蛙油分别为8.14%和12.85%,圈养蛙油则为10.12%和10.84%),野生蛙油中4种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比圈养蛙油的高3.51%;3种亚油酸的总质量分数为野生蛙油24.01%,圈养蛙油23.0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将1 000只供试中国林蛙随机分成饥饿0(CK),3,6,9,12d5组,每组200只,饥饿结束后恢复投喂饵料,试验时间均为22d,比较各组中国林蛙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的粗蛋白、脂肪、糖原含量以及体质量和摄食率的变化,并对中国林蛙补偿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饥饿不同时间后,各饥饿组中国林蛙肌肉中的糖原、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糖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各饥饿组中国林蛙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饥饿12d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但饥饿6,9d组的脂肪含量与3d组相比不降反升。试验结束后,中国林蛙各饥饿组的体质量均接近对照组,且差异不显著,呈现出完全补偿生长现象;中国林蛙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均有所升高,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除饥饿6d组林蛙的糖原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饥饿组林蛙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除饥饿6d组林蛙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极显著下降外,其他各组林蛙的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升高。【结论】中国林蛙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其补偿生长效应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的。补偿生长过程中中国林蛙的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肌糖原,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即饥饿时中国林蛙首先动用糖原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9.
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基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追求的重要选种目标。关于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遗传研究已有若干报道、,但涉及高粱籽粒蛋白质品质方面基因效应的研究报道并不多。组成高粱籽粒总蛋白的4种组分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谷蛋白)的含量比率决定蛋白质的品质,其中赖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是第一限制因子,研究其遗传规律对高粱籽粒蛋白质改良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88~1990年应用 Hayman 模型对高粱籽粒总蛋白及其4种组分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基因效应研究,本文是有关赖氨酸含量部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sis)俗称哈士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辽宁省以新宾、清原、岫岩、开原和西丰等10多个县分布较多. 中国林蛙是东北的特产经济动物,雌蛙输卵管干燥后制得的哈士蟆油是贵重的药材和滋补强壮剂.哈士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林蛙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适于半人工养殖.养殖中国林蛙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林蛙也称哈士蚂,是辽宁东部山区价值较高的经济蛙种。它集食用、药用、保健于一体,尤其林蛙油是早已驰名中外的最佳滋补强壮剂,每公斤达2000多元,而且供不应求。新宾是清王朝发源地,山水优异,所产林蛙个大、体肥、油多、品质好。因此新宾满族自治县于1995年被国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转染载体体外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自制硅纳米颗粒并用多聚赖氨酸修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pEGFP-C1)结合后体外转染HepG2细胞,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计算转染效率。结果制备出大小均匀、粒径30 nm、稳定性及分散性好的球形硅纳米,硅纳米表面经多聚赖氨酸修饰后作为基因转染载体,能有效地转染pEGFP-C1进入HepG2细胞,转染效率为30%~40%。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多聚赖氨酸-硅纳米,该纳米颗粒在体外可作为基因载体,有效转染质粒pEGFP-C1。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赖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华  印遇龙 《饲料博览》1993,5(1):22-24
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基本氨基酸的组成,而且与赖氨酸的有效性即能否被动物吸收和利用有关。饲料蛋白中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贮存或加工过程中,其δ-NH_2与还原性糖等发生的Maillard 反应,将降低其营养价值,通常把蛋白质中赖氨酸ε-NH_2以游离形式存在的称为有效赖氨酸,只有它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因此在饲料氨基酸研究中,有效赖氨酸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又以 Carpenter 提出的分析方法使用最广,它利用2,4-二硝基氟苯(FDNB)在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16日~6月22日,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1个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 Ye,Fei et Matsui,1995)。标本现保存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选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组合,分别在河南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分析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以及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赖氨酸含量以GCA效应为主;自交系E28、8085和Mo17的赖氨酸含量以及GCA效应均较高,是高赖氨酸育种的重要资源,尤其是E28,其赖氨酸含量和GCA效应分别达0.42%、0.502,有更大利用潜力;赖氨酸含量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并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052),而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80),表明对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的难度远大于对单一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它是热量和蛋白质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玉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赖氨酸和色氨酸)不高。与常规玉米相比,具有opaque-2基因及相关修饰的优质蛋白玉米(QPM)其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提高1倍,而亮氨酸的含量减少了30%。玉米醇溶蛋白含量的减少进一步提高了QPM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胃肠道消化酶的活力,为其科学人工养殖提供参考,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黑龙江林蛙的胃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和温度与3种消化酶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蛋白酶的活力胃部高于肠道,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1.5和7.2,最适温度均为50℃;脂肪酶的活力肠道高于胃部,胃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3.2和6.2,最适温度均为40℃;淀粉酶的活力肠道高于胃部,胃淀粉酶和肠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2,最适温度均为40℃。基于上述数据,建议配制黑龙江林蛙饲料时,将蛋白质成分分布在饲料颗粒外围,脂类和淀粉成分在饲料颗粒中心,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环境温度较高时,饲料中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成分,减少脂类和淀粉成分的配比。  相似文献   

18.
以普通玉米和o2玉米为材料,对茚三酮显色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2-氯-3,5-二硝基吡啶(CDNP)法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等4种化学分析方法,从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样品赖氨酸含量测定的结果、工作原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氯-3,5-二硝基吡啶法是一种相对准确和精确、操作较易、费用适中且耗时较少的赖氨酸含量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特别是带有修饰基因者)组配的分离群体家系种子的赖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中文名中国林蛙,又称雪蛤,哈什蚂(哈士蟆)。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是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东北部山区特产,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我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又以长白山区产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两用的珍贵两栖类动物。林蛙油具有滋阴补肾,强身益精之功效,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此林蛙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正确的林蛙油的加工方法是取得优质林蛙油的保证。笔者就见闻及结合实际研究,探讨林蛙油的合理加工技术,供有关人士参考。一、林蛙的采收季节适宜的采收季节是取得优质林蛙油的重要因素。林蛙的捕捞在秋季和冬季均可进行。1秋季捕捞:从9月下旬至11月末,约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期林蛙处于散居冬眠期,可在河流及两岸设法捕捉,此时的林蛙油质量好,林蛙肥胖,经济价值很高,捕捞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