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汉江洲滩平地夏玉米(Zea mays L.)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现状,科学推荐夏玉米氮、磷和钾肥的施用量,按照"3414"部分方案实施了氮、磷和钾肥效用试验。结果表明,洲滩平地中等以下肥力田块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7.49%、6.29%、3.15%。肥料行端(边)边际效应对肥料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此类田块氮、磷、钾肥行端(边)边际效应幅度为-5.37%~5.97%。夏玉米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推荐配方施肥(OPT)为2 471 mg/株,氮素对增加子粒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氮素钾素磷素;茎叶氮、磷、钾养分吸收量OPT为7 502 mg/株,钾素对增加茎叶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钾素氮素磷素。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表现为土壤肥力越低其吸收量和利用率越高,OPT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8.84 kg,其中N 4.25 kg、P2O50.73 kg、K2O 3.86 kg;氮、磷、钾肥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65.43%、14.49%、27.74%;OPT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63.85%,当地常规施肥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48.66%,表明推荐施肥量N 204 kg/hm~2、 P2O572 kg/hm~2、K2O 72 kg/hm~2为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氮、磷、钾肥最佳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投入量间的数量关系及土壤养分的供应潜力。结果初步建立了高、中、低肥力土壤上的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求其最佳施肥量:高肥力.N 58.4 kg/hm~2.P_2O_5 194.3 kg/hm~2,K_2O 200.4 kg/hm~2;中肥力,N 187.9 kg/hm~2,P_2O_5 170.3 kg/hm~2.K_2O 173.2 kg/hm~2;低肥力,N 293.4 kg/hm~2,P_2O_5 214.8 kg/hm~2.K_2O 183.2 kg/hm~2。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5.
山地黄壤玉米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腾胜  冯廷玺  吴征贵 《农技服务》2009,26(10):29-30,92
2006~2008年在黄平县山地黄壤进行玉米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探索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黄壤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63.5kg/hm2,磷肥(P2O5)105kg/hm2,钾肥(K2O)127.5kg/hm2,其产量为7873.5kg/hm2,氮、磷、钾最适配比分别为:1:0.6:0.8;生产100kg玉米籽粒平均需吸收氮为2.0kg,磷为0.9kg,钾为2.1kg;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9.9%、磷肥为19.8%、钾肥为35.1%。  相似文献   

6.
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谷子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68.53 kg/hm2、P2O5160.62 kg/hm2、K2O 8.96 kg/hm2。因此,济谷16生产中应重视磷肥,适配氮、钾肥。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施对番红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番红花仔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探明番红花高效、优质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对提高番红花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开花后番红花球茎为试材,采用氮、磷、钾3因素"3414"二次回归肥料设计进行小区试验,以氮、磷、钾施肥量为变量因子,番红花的品质和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回归数据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对番红花仔球的品质和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均表现为:钾肥施用量影响最大,氮肥和磷肥施用量次之。获得最佳品质的施肥量为:氮肥246. 64 kg/hm~2,磷肥152. 30 kg/hm~2,钾肥92. 31 kg/hm~2;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氮肥249. 85 kg/hm~2,磷肥138. 97 kg/hm~2,钾肥127. 77 kg/hm~2。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3414"实验设计,研究长春地区氮、磷、钾肥对田间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有一定幅度增产,增产率在0.92%~138.03%之间,其中,施氮肥增产率在1.09%~24.21%,施磷肥增产率在57.39%~135.86%,施钾肥增产率在20.44%~62.61%。缺磷、缺钾、缺氮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37.53%、54.69%、71.58%,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的丰缺状况依次为极缺、中等和丰富。根据肥料效应函数得出,氮(N)、磷(P205)和钾肥(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9.32 kg/hm~2、103.92 kg/hm~2和34.56 kg/hm~2。  相似文献   

9.
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此类中等肥力中位砂底灰正土适宜种植玉米,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能高度拟合成三元二次方程,且氮、磷、钾协同作用效应明显。综合分析可得出,目标产量为11 000~13 000 kg/hm~2,推荐纯N的施肥量240~300 kg/hm~2,P_2O_5的施肥量75~90 kg/hm~2,K2O的施肥量75~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荞麦产量的影响,并获得在该土壤肥力条件下的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4.06 kg/hm~2、9.75 kg/hm~2,获得最佳经济产量分别为2 140.78 kg/hm~2、2 090.02 kg/hm~2;氮、磷、钾对荞麦的增产作用为磷钾,而氮肥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北省夏玉米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现状,对河北省2005—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2 794个"3414"夏玉米试验进行分析,明确氮、磷、钾肥对河北省夏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夏玉米不施化肥产量为5.65 t/hm~2,配方施肥提升产量至8.46 t/hm~2,在其他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氮、磷、钾肥分别增产1.81(29.2%)、1.17(17.5%)、0.99 t/hm~2(14.4%)。施肥对河北省夏玉米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9.3%,氮、磷、钾肥的贡献率分别为21.2%、14.0%、11.8%。河北省夏玉米化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7.5 kg/kg,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9.6、17.4、9.3 kg/kg。河北省夏玉米化肥偏生产力平均为22.6 kg/kg,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5.6、125.0、81.4 kg/kg。河北省夏玉米肥料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壤培肥、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养分资源管理水平,实现玉米产量与养分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阳谷县小麦生产中对氮、磷、钾肥料的需求情况,特开展了"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2018年试验的条件下,施肥量为纯氮225. 0kg/hm~2、纯磷135. 0kg/hm~2、纯钾90. 0kg/hm~2的处理下小麦的产量最高,达到6605. 1kg/hm~2,纯收入最高,为10125. 2元/hm~2;纯氮225. 0kg/hm~2、纯磷135. 0kg/hm~2、纯钾0kg/hm~2的处理产投比最高,纯氮0kg/hm~2、纯磷135. 0kg/hm~2、纯钾90. 0kg/hm~2的处理产投比最低;氮素在本试验过程中当年利用率不高,缺氮的相对产量较低,不到20%,缺磷、缺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65. 8%、91. 3%,表明了缺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而缺磷、钾的影响比较小,由此可知生产中要确保氮肥的施入量,适当控制磷肥、钾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供氮量为136.8kg/hm2、供磷量为37.8kg/hm2、供钾量为145.6kg/hm2;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8.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9.0%;玉米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0.8%;纯氮的利用率为36.28%,纯磷的利用率为13.31%,纯钾的利用率为4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半干旱地区绿豆氮、磷、钾施用量,筛选出绿豆高产、优质施肥模型。[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法,分析氮、磷、钾产量效应,比较氮、磷、钾肥交互作用对绿豆产量效应,建立氮、磷和钾肥与产量的效应方程,确定绿豆最佳施肥量。[结果]氮肥、磷肥、钾肥的平衡施用能明显提高绿豆产量,3种肥料对绿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磷肥钾肥氮肥。氮肥、磷肥、钾肥的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25.63、77.42和33.36 kg/hm~2。[结论]"绿丰5号"最佳经济施肥比例为N∶P_2O_5∶K_2O=1∶3.03∶1.3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开展青贮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青贮玉米氮、磷、钾肥施肥效应,确定合理施肥量,指导农牧民科学施肥。试验表明:对青贮玉米增产作用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最小的是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0.5%~41.0%、16.2%~35.4%和9.6%~30.0%。不同产量水平地块,肥料的增产效应有较大差异,随着地力产量水平的提高,肥料增产效应呈降低趋势。当青贮玉米产量60 000kg/hm~2时,每公斤肥料增产效果最大。通过施肥模型的建立,制定了不同土壤养分丰缺程度下氮、磷(P_2O_5)、钾(K_2O)肥的经济合理施肥量,其变幅范围分别为:69~219kg/hm~2、31.5~144.0kg/hm~2和24.0~97.5kg/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德美亚1号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三江地区的土壤供氮量为153.02kg/hm2,供磷量为41.25kg/hm2,供钾量为160.51kg/hm2。形成100kg玉米经济产量所需氮量为2.27kg,需磷量为0.50kg,需钾量为1.65kg。氮肥的利用率为22.14%,磷肥的利用率为7.55%,钾肥的利用率为26.60%。  相似文献   

17.
寿县水稻“3414”完全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方法]以杂交中籼深两优5814为水稻供试品种,在安徽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进行了"3414"试验,共设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了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455.5kg/hm~2,该处理的纯收入也最高,达23 324.10元/hm~2,其次为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0 kg/hm~2处理,纯收入为20 837.85元/hm~2。获得肥料效数应函方程Y=338.401+15.085X_1+108.066X_2-8.747X_3+0.182X_12~+2.100X_2~2-6.420X32-1.00X_1X_2-11.402X_1X_3-0.779X_2X_3,由该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4.50、51.00、34.50 kg/hm~2。[结论]各处理中以氮肥180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结合生产实际,推荐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72.50、75.00、135.00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玉米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开展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桦甸地区土壤状况下,种植玉米先玉335,确保实际收获密度为5.64万株/hm~2,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80、70、80 kg/hm~2,玉米生产能够达到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科学》2016,(6):31-35
以松玉419为试验材料,通过氮、磷、钾肥料量级田间试验,建立不同肥料施用量与玉米产量关系,获得玉米最佳施肥量以及最高理论产量,并通过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进一步确定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制定春玉米高产施肥策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公顷施纯氮202 kg、P_2O_597.5kg、K_2O 58 kg,产量最高为12 243 kg/hm~2。黑土区玉米连作下松玉419施肥原则为稳氮、增磷、减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配比对多叶型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WL343HQ多叶型紫花苜蓿品种在新疆推广种植,采用测土配方"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苜蓿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磷、钾量对苜蓿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施纯N 30 kg/hm~2水平上,随着氮肥量的增加苜蓿增产幅度呈递减趋势;磷肥对苜蓿产量的增产效应是非常明显,在施P2O_5135 kg/hm~2水平时对应的苜蓿产量开始下降;钾肥对苜蓿产量的增产效应不是非常明显。N、P、K配比施用,影响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最佳施肥量为纯N 49.3kg/hm~2、P_2O_583.4 kg/hm~2、K_20 33.4 kg/hm~2,产量达到20 641.2 kg/hm~2,氮肥、磷肥、钾肥的最佳施用比例为0.56∶1∶0.34;施肥对苜蓿品质的改善均有积极的影响。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的处理为施纯N 3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20 kg/hm~2,产投比为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