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给文冠果优良单株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引进的24个文冠果种源为材料,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对文冠果生长结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种源中,生长指标地径变异系数最大(21.9%),叶长变异系数最小(13.1%),结实性状中总果数变异最大(74.3%),种子纵径变异最小(14.3%)。单株产量与总果数、干果质量、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鲜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小叶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在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05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参试的24个种源分为5类。第1类为G-9种源,属于产量最高等级;第2类为坤156种源,处于较高产量水平;第3类为Q-2等种源,处于中等产量等级;第4类为G-23和建2种源,位于较低产量水平;第5类为BD-7等种源,位于最低产量水平。24个文冠果种源中以产量水平最低的第5类居多,产量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5个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了解引种文冠果种源的性状变异情况,从而为文冠果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引种的5个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并对其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的11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种源内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文冠果果实和种子11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0.49%~25.70%,说明其表型性状的变异比较丰富;其中的单果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单果籽粒数是文冠果果实和种子的6个重要经济性状指标,这6个性状指标与其他性状指标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文冠果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其优良品系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收集保存的山西野生文冠果初选优良品系和部分文冠1号实生苗定植的单株共25个品系为试材,对其果实的6个表型性状指标和种子的3种功能成分进行了测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品系间的分化变异现象和果实表型性状与种子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在品系间的分化差异十分显著,表现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单果种子粒数和出仁率、种子百粒质量和种仁百粒质量之间都表现出比果实大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分化程度更大更显著的品系间的分化差异;25个初选品系的种仁含油率为49.23%~60.53%,其变异系数为5.32%,粗蛋白含量为24.13~30.59 mg/g,类黄酮含量仅为12.64~20.57 mg/g,且种仁各功能成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LX01-1、G17、A034、YP06、A092这5个品系的综合表现均较好且均有文冠果普遍具有的优良特征。【结论】文冠果种仁各功能成分含量与种子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出仁率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对于以高油脂、高蛋白等为目标的良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冠果的良种选育中,种子性状可以作为最易选择的表型性状,建议优良单株选择的参考标准为:种子百粒质量≥90 g,种仁百粒质量≥50 g,出仁率≥48%。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文冠果种子和果实性状的变异规律,连续3 a对内蒙古翁牛特旗390株文冠果进行种实采集并测定相关性状,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12个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以及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进行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1)参试单株产量性状变异较大,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种子含油率变异系数较小。2)12个种实性状构成4个主因子,F_1为产量因子,F_2为含油率因子。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高产型、高油型、高产高油型优良单株,WD-375、WD-385、WD-390等9株文冠果在每种选优类型排名都在前10;利用3种方法选择复合型优良单株,总体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的表型性状调查,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探讨毛叶木姜子的表型特征,为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西地区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6株毛叶木姜子实生单株,对果实、叶片、种子等13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结果](1)从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内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变异幅度大。其中,果实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5.93%;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1%。(2)在相关分析中,各性状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3)主成分分析显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百粒质量、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百粒质量是影响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结论]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程度各不相同;表型性状间具有协调发育的特点;果实纵径等6个性状是影响其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对东方红林业局采集的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果实形态特征变异规律及其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果实性状在不同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0个单株总体变异最大的是种子单粒质量,变异系数为10.94%,其次是种长宽比、果长径比、种长、果长、果径和种宽,变异系数分别为5.71%、5.49%、5.34%、4.91%、4.74%和4.58%。单果质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02%。单粒种子质量与果长、果径、单果质量、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单果质量和果径间均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单果质量与果长、果径、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果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以根据单果质量对种子质量进行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给黄栀子的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对引种栽培的各类型黄栀子的树高、冠幅、叶片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以及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黄栀子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主要经济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LH黄栀子多数农艺性状均优于其它类型黄栀子。在果实纵横径、单株果数以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尤为明显。黄栀子单果鲜质量及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9和0.929;果实纵横径、树高及冠幅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萼长及叶片相关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杜仲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材料。[方法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区)331份杜仲种质资源,针对杜仲果实19个主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果实性状变异状况,评价并筛选优良种质。[结果 ]杜仲果实性状变异系数为4.64%~25.79%,平均变异系数为12.65%,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25.79%)、种仁百粒质量(22.32%)、种仁体积指数(22.02%)、果实体积指数(19.53%),变异系数较小的为亚麻酸(4.64%)、油酸(5.78%)、果型指数(8.04%)。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657 2~2.094 7,平均为2.023 4。果实百粒质量与果实体积指数、种仁百粒质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杜仲橡胶含量与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果实侧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仁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杜仲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类群Ⅱ为中型果类群,类群Ⅲ为大果型类群,初步明确杜仲种质果实不同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169%,表明这7个主成分代表了杜仲果实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针对油用、橡胶用和综合利用等不同用途进行评价,分别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结论 ]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以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等产量指标变异最大,为杜仲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可能,针对不同用途筛选的杜仲最优种质,为我国杜仲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优异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筛选出香花油茶优良家系群体,为香花油茶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香花油茶11个家系群体植株为研究对象,每个家系群体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单株30株,连续3年测定其叶片、果实的表型性状指标,取3年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家系间重要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提取影响香花油茶果实性状的主要因子,并对各家系果实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片和果实性状在各家系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叶质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5.81%、69.20%,稳定性较差。叶绿素值和干籽总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3.00%、11.56%,稳定性较好。除叶柄长与叶片厚、叶片宽无显著相关性及叶片厚、叶片宽与叶绿素值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他叶片表型性状指标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果实大部分性状间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果皮厚、籽粒数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叶周长与果高、果径、种长极显著负相关。从10个果实表型性状中共抽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3.793%。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家系依次为F-1、A-3、F-10、F-2、D-2、G-7、F-4、G-8、...  相似文献   

11.
普通油茶优良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油茶品系单株的10个主要性状(树高、冠幅、分枝级数、果形指数、单果重、出籽率、花蕾直径、雄蕊数、雌蕊长度、产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52%确定了4个反映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采用优良性状打分评优法科学、简便;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油茶品种的选择比传统的人为打分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以后油茶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茶F1代试验林树高、冠幅、产果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良好树形结构的设定及产量预测提供参考,根据2003~2005年闽侯桐口林场的油茶杂交F1代试验林连续3a的生长量调查数据,对49个处理的树高、冠幅、单株产果量的平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冠幅与单株产果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两者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到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进一步了解两者间的相关性,同时作出产果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给蓖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淄蓖5号’为材料,测定蓖麻枝叶形态特征指标(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收获时分枝直径)和蒴果性状指标(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穗长、穗宽),分析蓖麻枝叶形态特征对蒴果性状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蓖麻枝叶形态特征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各蒴果性状指标依次为果球质量、每穗果球数、种子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穗长、穗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31%、37%;开花时叶面积对每穗果球数、每果球种子数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53%、51%;灌浆期叶面积对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51%;开花时叶面积、灌浆期叶面积和收获时分枝直径对每穗果球数、果球质量、每果球种子数、种子质量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67%、68%、76%、79%。修枝时保留粗壮枝条有利于获得更多果球、更大果球质量,开花时保持较大的叶片面积是获得更多果球和种子的重要保障,保持灌浆期较大叶面积利于获得饱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A farmers’ participatory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mid-hill and plain (Terai) regions of Nepal to assess the diversity,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fruit quality and potential for selection of elite pomelo clones. A wide vari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ree, fruit, leaf and seed was identified from information gathered and from laboratory analysi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data produced five discrete group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 plants from different agro-ecological regions and soil types. The group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yield efficiency, fruit shape and size, pulp, juice, total soluble solids and acid content, seed number, leaf shape and size. Some fruit characters, such as yield, size and acid content were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 and genotype, whereas others, such as fruit shape, pulp colour, seed number, bitterness were not affected by environment. Leaf shape and petiole wing shape were also not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Farmers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to aspects of yield. Six superior type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6.
评价野生花卉植物的耐阴性并揭示其耐阴机制,有助于该类植物有效的引种栽培和合理的开发利用。采用遮阳网对峨眉山野生观赏花卉红雉凤仙花(Impatiens oxyanthera)进行遮荫处理,相对光强为(26.242±1.029)%,以全光照作为对照,遮荫约4个月后,测定植株形态和气体交换特征,并计算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遮荫促进红雉凤仙花生长,所测定的形态指标(株高、基径、分枝数、冠幅、单叶面积、叶长和叶宽)均显著增加。与全光照条件下相比,遮荫使红雉凤仙花的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显著下降,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P_n)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_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影响不显著。同时,遮荫使红雉凤仙花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增大69.841%。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该植物耐阴综合平均值为0.407。红雉凤仙花通过增加单叶面积,以弥补遮荫引起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增大表观量子效率,提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以促进其生长,较强的耐阴性使得该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和建筑物遮荫区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处理后14个主要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长白落叶松母树多个性状造成了显著影响。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法将存在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的9个性状可分成4类,分别代表了树冠性状、单株结实量、公顷结实量和出种率性状。通过这4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比较表明,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12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