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263-264
<正>近年来,襄阳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的重要举措,围绕"产、村、人、文"四位一体,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分类实施,通过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3全市先后有3个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镇入选"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91个村入选"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0个村入选"湖北省美丽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乐县三堡镇库陀村、任官村为例,阐述了三堡镇"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全省"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于日前揭晓,通化县13个村荣获吉林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近年来,通化县新农村建设坚持用规划的理念塑形、用文化的理念铸魂、用经营的理念提质、用宣传的理念闻名,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不断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充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实现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党在农村工作的各项举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美丽乡村是促"三农"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文章回顾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和成绩,以其中典型村为样本,阐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促进"三农"转型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和总结出该县以美丽乡村促"三农"转型发展的经验,以期对其他县区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正这次培训班主要任务是推进全省春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治理农村"脏、乱、差",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奠定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同时,对抓好今年项目建设、做好整县美化、创建美丽乡村等工作做出安排。一、全力以赴做好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今年全省要整村推进200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  相似文献   

6.
<正>抚松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认真谋划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改善农村环境,为旅游业打好基础。今年以来,该县本着"以点带面、重点突出、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建设一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仙人桥镇大青川村,建设中心街村、仁义村等24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全县12个乡镇80个村打造800个美丽庭院和1900户干净人家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  相似文献   

7.
方毅 《新农村》2014,(3):7-8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个体系"建设,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和"规划科学布局美、村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一村一品”发展动态变化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郊区"一村一品"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北京郊区"一村一品"持续蓬勃发展,分析了2010—2014年5年间北京市"一村一品"动态变化及特点,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主营产品收入贡献率降低、生产型专业村收入有待提高、服务型专业村发展较为缓慢、农产品专业市场带动能力亟需提升等。提出应加强专业村建设,将"一村一品"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新三起来"、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麻江县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重点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通过对京冀14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研究,分析其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出"城乡互动、三产联动、文化引领、创意小镇"四种典型模式,凝练其建设思路及启示,提出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在传承创新上弘扬乡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推进等推动四川省"四个好"美丽幸福新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是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为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途径,在对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用制度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用文化扮靓美丽乡村建设、用村民自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闵行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强"软件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伴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吉林省的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着眼于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当前要下大力气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方面取得更多成绩。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是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公共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公共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汕头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在汕头市"百村示范"整治规划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以濠江区广澳街道三遼社区为例,挖掘社区发展潜力和特色示范要素,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性社区,为特色乡村的规划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美丽乡村"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举措,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浙江省安吉县吟诗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总结其成功的建设经验及其不足与教训,阐述"美丽乡村"视角下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具体内容如下:针对乡村特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真正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推进农村绿色科技,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农村生态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这些对策与建议对其他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战略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省从2016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启动新一轮新农村410个重点村建设,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和样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现制定重点村选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1,(9)
正近几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培育了一批产业精美、环境优美、生活富美、乡风和美的美丽乡村。全市农民、低收入农户、村集体经济"三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经济稳中有进,农村环境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全面深化,为"十四五"开局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始终牵动着省政协领导的心。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战略部署。2014年8月,省政协主席黄燕明亲自带队到前郭县了解帮扶村地震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2015,(6):4-5
<正>2015年我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的要求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重点抓好10项工作:高标准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2015年41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重点配套建设项目达到"六通、六改、六建、三化"等标准要求,即:实现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以来,通化县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把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的主要抓手,同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一、提升理念,高位推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魂"树起来理念决定高度。提升理念,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原来单纯的"物"的建设提升到"人"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有农村的实际,做事不能跨越阶段,不宜超越现实。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把握好"生态宜居"这个标准至关重要。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了不少急事难事,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提升,深得民心,备受称赞。农房改造、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污染整治、垃圾处理……在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