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展示了典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分析了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从政策机制、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及学生7个层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提升双创水平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和涉农院校扩招范围不断增大,许多涉农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如期望值过高,就业能力不强,社会需求的改变,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就业方向人数在减少等等。如何结合涉农专业特点来提升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重点及实现涉农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就职突破口,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涉农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和应用生物科学近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分析,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渠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提出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通过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宣传,提高涉农专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实现;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到整个大学生涯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转变经济结构,释放经济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文章以广西涉农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从个人背景、教育环境、政策环境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普遍较高,但创业意愿到创业实践的转化率较低。进而从加强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的实用性,构建高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等方面提出提高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践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对华中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200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主要受到选择专业的缘由、专业课程设置、实习次数、学习兴趣、专业的社会重要性判断、就业前景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提出对涉农学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双证型"学生以及搭建多途径、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3个方面来促进涉农大学生创业工作。同时从教师的参与、平台的建设以及加强教学研究3个方面对涉农大学生创业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对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力扶持,但起色不大;同时,所培养的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出现就业与农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在分析矛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全方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对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力扶持,但起色不大;同时,所培养的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出现就业与农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在分析矛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全方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对高等教育学校提出全新的教育要求,要求高校在教授大学生专业技能时要培养其创新创业素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创新教育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现阶段社会的创业方向。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在大城市进行长远的发展,因此在"互联网+"与农业的基础上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使其能够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改革全新的种植或养殖模式,以此来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对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此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农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是当前我国向农业输入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加速,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涉农专业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自主创业成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探讨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双创视域下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媒介"创业和就业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然后从学业和创业冲突、创业精神、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学生运用"互联网+"模式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提高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模式创业就业策略,以期达到有效利用"互联网+媒介"创业提高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与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号召,大学生将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本文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与养护为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有助于园林专业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创业大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先行背景下,为全面掌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往年定向生输送质量、铜仁市基层乡镇对涉农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对铜仁市乡村振兴涉农人才需求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和培养对策探究,提出重启涉农专业定向班招生计划,针对性培养政府订单生;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涉农专业的反哺、保护和优化;以项目和活动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返乡创业等建议。为涉农高职院校合理设置涉农教学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为社会、特别是本地区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产品多样化,现代农业对涉农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涉农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然突出,文中分析了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为涉农专业的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6.
涉农专业对口就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获得的支持度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对环境阻碍因素的感知越强,对口就业的意愿越强烈。针对研究结论,对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农村也将产生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险峻,农村大学生较之于其他学生更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互联网是当代创新创业的新工具,与不同传统行业结合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呈爆炸式增长,农林高校若能发挥好创业教育育人功能,鼓励引导农村大学生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帮助大学生探索合适的"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可同时达到减缓农村大学生就业压力、振兴农村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悖论"问题,在相关文献述评基础上,尝试从供给角度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悖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从供给侧改革下政府对人才供给的宏观管理、高校自身办学约束和专业设置的优化机制,以及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悖论"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千家万户关心的热点。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多,就业形式变得越来越严峻。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下,"互联网+"社会新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需要广大"懂知识、会管理、善经营"的专门人才来担任实施主体,而目前农业院校培养的农科大学生涉农就业依然存在着"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胆尝试,牵头成立"政校企"合作联盟,联合打造农科大学生就业支撑体系,为农科大学生涉农就业寻找技术路径和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