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门塔尔种牛纯繁场录隶属于云南省种畜场,种畜实行全 d放牧管理.在2002年3~5月产犊高峰期间出生的西门塔尔犊牛中,先后有33头犊牛相继发病,死亡7头发病,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0~30 d之间.该病的病程短、发病急、病死率高,从观察到开始发病到死亡的最短时间的只有2 d.临床表现主要以犊牛发热、腹泄、咳喘为主.将其中两头病死犊牛的病料分别送到云南省种猪场的实验室和云南省兽医总站进行实验室诊断,分离鉴定出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因其它犊牛的发病表现与这两病例相似,且发病的犊牛的日龄较小,所以称为新生犊牛的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2005年7月,格球山农场第四管理区养牛户王某家2头5月龄犊牛先后出现便血现象,经链霉素、环丙沙星、黄连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未见效.其中1头犊牛于发病后9 d死亡,经剖检和综合诊断为牛球虫病;另1头犊牛应用抗球虫药物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底,新疆兵团农五师八二二团从辽宁伊通地区引进6~8月龄的西门塔尔、夏洛来犊牛52头。由于长途运输及饲养环境条件的改变,牛自身抵抗力降低,再加上牛到达目的地后,在未经隔离、观察、补注疫苗的情况下,即在该地区草场放牧。14天后有5头犊牛发病;3头猝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5月29日,52头犊牛运到牧场。6月13日晚有一头猝死。6月14日早晨,又发现两头有病,中午死亡。随后又有2头发病。采病料送兽医站进行检验。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化验,确诊为牛气肿疽。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5月底至 6月中旬 ,在疏勒县以阿拉力为中心的相邻的 4个镇十几个村农民饲养的牛接连发病 47头 ,死亡 5头。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在上述 4个乡镇于 5月 2 0日 ,补注了“口蹄疫灭活苗”后 ,从 5月 2 8日起犊牛陆续发病 ,到 6月 10日共有 2 5~ 15 0日龄西门塔尔犊牛 3 8头 ;5~ 12月龄架子牛 5头 ;2~ 3岁牛 4头发病 ,死亡的 5头均为犊牛。笔者于 6月 4日在接到报告后随即前往会诊。2 临床症状病犊体膘中等 ,体温 40 5~ 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反刍明显减少 ;脉搏 81~ 10 3次 /min ,快而弱 ;呼…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底,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从辽宁伊通地区引进6~8月龄的西门塔尔、夏洛来犊牛52头。由于长途运输及饲养环境条件的改变,牛自身抵抗力降低,再加上牛到达目的地后,在未经隔离、观察、补注疫苗的情况下,即在该地区草场放牧。14d后有5头犊牛发病,3头猝死,造成1.8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现将诊疗及综合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6月龄断奶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出生日期接近、体重在(51.72±3.15) kg的健康牦牛犊牛,随机分为舍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5头。舍饲组犊牛饲粮精粗比为65∶35,放牧组犊牛08:30放牧、17:30归牧,不进行补饲。预试期10 d,正试期21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牦牛犊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2)舍饲组牦牛犊牛瘤胃液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微生物蛋白和乙酸浓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pH、乙酸/丙酸值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3)2组中检测到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为5 154个,舍饲组和放牧组特有OTU数分别为1 089和898个,分别占OTU总数的21.13%和17.42%;放牧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或P<0.01)。4)在门水平上,2组牦牛犊牛瘤胃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  相似文献   

7.
选取2~6月龄健康荷斯坦犊牛2 500头,免疫牛溶血曼氏杆菌灭活疫苗,监测免疫后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犊牛免疫后3d内采食量下降12%,随后恢复;免疫后5d内,约有65%的牛出现体温一过性升高,95%的犊牛出现注射部位皮下肿胀,免疫后2周内自行消退。2月龄犊牛二免后14d抗体水平最高,合格率及阳性率达100%,随后开始下降,免疫后6个月抗体滴度低于临界值。免疫后6个月内犊牛肺炎发病及死亡牛只溶血曼氏杆菌未检出。溶血曼氏杆菌灭活疫苗A1型M164株临床应用安全,2月龄犊牛二免后5个月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 驻马店市确山县王某,饲养肉牛100头,日龄从2-24月龄不等,饲养方式以山上放牧为主。2014年6月22日,有2头犊牛出现高烧、精神沉郁和食欲减退的症状,养殖户采取抗生素治疗,烧退。但是第二天又发烧,用抗生素药物治疗5天后效果不明显,同时发病数量和死亡数量逐天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底,新疆兵团农五师某团从辽宁某地引进6~8月龄的西门塔尔、夏洛来犊牛52头。由于长途运输及饲养环境条件的改变,牛自身抵抗力降低。再加上牛到达目的地后,在未经隔离、观察、补注疫苗的情况下,即在该地区草场放牧。14天后有5头犊牛发病,3头猝死,造成1.8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现将诊疗及综合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旨在为甘南州尕力巴犊牛的育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牦尕力巴犊牛、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为素材,对0~6月龄犊牛分5个阶段进行放牧兼舍饲育肥,[结果]表明:牦尕力巴犊牛与普通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体重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1月龄~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牦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普通黄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普通黄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0~6月龄育肥效果好于牦尕力巴犊牛,而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育肥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2006年9月,本县某养畜户天然放牧的牦牛52头,有13头相继发病,症状相同;在7d内死亡4头,其中周岁犊牛2头,成年母牛2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5日某牛场为降低饲养成本,把胚移安格斯母牛群(共27头)赶至牧场放牧,7月23日有2头母牛发病,其它牛也相继出现症状。少数发病者病程持续3~5d,多者持续8~10d。27头牛中先后有22头发病,总发病率81.5%。发病一直持续到8月20日前后才陆续停止。其间该病还传至从未放牧的公牛群和犊牛群,引起1头公牛、2头犊牛发病。场内饲养的本地黄牛无1头发病。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犊牛白痢在我区呈地方性流行。去年l~6月,我区4350头犊牛发病达1200头,占总犊牛群的27%。从发病日龄上看,7日龄内的发病较少,仅发病1-35头,8~10日龄的178头,11~15日龄的230头,16~30日龄的579头,30日龄以上的188头。虽然发病头数多,但很少死亡,至6月底,全区只死亡12头,占发病头数的卫%。但有个别犊牛病程较长,经过十多天的治疗,腹泻仍不止,对这部分犊牛,我们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即用亚硒酸钠配合乌梅散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第1头试验牛病程已达11d后,试用下面方法治疗,第Zd即停止腹泻,第3d开始吃奶…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某猪场外购100头2.5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5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3d发现有发病猪,第5d发病高达400头,到第8d死亡100头,至第1Od这两栋猪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某猪场外购100头2.5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5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3d发现有发病猪,第5d发病高达400头,到第8d死亡100头,至第1Od这两栋猪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7.
2017年5月至10月对湖南临武县某肉牛饲养场放养本地湘南黄牛、西门塔尔牛牛蜱虫继发感染牛焦虫病进行了防治研究,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了观察,发现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感染牛焦虫发病率最高为26.66%;育肥牛为20%;湘南黄牛放牧母牛、产犊母牛和1~6月龄犊牛感染牛焦虫病发病率为0%。在牛蜱流行期间放牧牛被牛蜱虫侵袭后,饲养员和兽医对蜱虫认识不够,发病前期未能及时驱蜱虫和治疗,最后导致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死亡2头,育肥牛亡1头,母牛流产5头,给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经5个月防治经验总结,只要发现放牧牛群体表有牛蜱就应用双甲脒进行全群体表驱虫,还能使牛舍内苍蝇、蚊子等吸血虫昆虫显著减少。对感染发病的牛采取体内外驱虫结合抗生素综合防治方法,取得较好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1.放牧加补饲育肥法:杂交犊牛1~3月龄随母哺乳,此时要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每日每头母牛补1公斤精料,保证犊牛吃足奶;4~6月龄,除哺乳外,每日补饲0.25公斤精料,自由采食牧草,同时喂给25克土霉素粉,到6月龄末强制断奶;7~12月龄半放牧半补饲,白天放牧,晚间8点进行一次补饲,补饲量为每日0.5公斤玉米,20克生长素,25克人工盐,25克尿素;13~15月龄只放牧不补饲;16~18月龄驱虫后开始短期快速育肥,全天放牧,日分3次补饲青草以及1.5公斤玉米,50克尿素,40克生长素,喂25天停25天,每日补饲人工盐25克,经过快速育肥,18月龄体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07,(8):21-21
<正>犊牛腹泻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年龄一般是5月龄以前的犊牛,1月龄犊牛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衰竭而死。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对犊牛腹泻进行观察肛门的颜色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犊牛体增重、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月龄牦牛犊牛28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头(公母各7头),试验组牦牛犊牛归牧后补饲精料0.4kg/d·头,预饲期7d,试验期90d.结果表明,补饲组牦牛犊牛平均日增重达184.44g/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