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腺疫(Adenitis Eguorum)是马、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别是幼驹容易感染,此病常发生在秋末春初气候潮湿多变季节。一九七七年秋末至一九七八年初春,我县西溪、林泉、野坝、绿化等公社先后发生马腺疫流行,蔓延时间达三个多月,据统计,发病马占50%以上。为了及时防止马腺疫的传染,减少马匹的死亡,促进农牧业生产和运输业的发展,我站自配处方,试制复方千里光注射液共四万八千五百多毫升,我们与上述四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协作,对马腺疫进行了治疗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共治疗病马253匹,(死亡3匹,有34匹中途配用其他药物治愈未计入疗效)治愈216匹,治愈率达85.3%。现将治疗情况介绍于  相似文献   

2.
对出疆马、驴鼻疽病检疫的同时,也常发现马腺疫的疫畜。经检疫1100匹马时鼻疽阳性马6匹,腺疫阳性马19匹,检疫4000匹驴时,鼻疽阳性驴16匹,腺疫阳性驴3匹。鼻疽和腺疫是马、骡、驴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某些症状既有相似处,亦有不同处,现就马鼻疽与马腺浸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浅叙如下。1马鼻腔鼻疽临床症状颌下淋巴结肿胀,如果是一侧的鼻腔发病则表现为同侧的颌下淋巴结肿胀。肿胀程度达核桃大和鸡蛋大,不移动,很少出现化脓或破溃。严重的鼻腔界疽可发生鼻中隔穿孔,导致病畜衰竭死亡。鼻腔内流出脓性分…  相似文献   

3.
1 发病情况 本镇地处边远山区,是我国铅锌矿主要开采区,马、骡是山区及开矿区的主要运输工具.用于山村村民生产和生活所需而饲养的马匹达2 473匹,用于矿石运输马匹达2 738匹.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元月初,我县举行赛马会时发生马流感。由于马匹集中、分散、流动,本病随即传播到全县农牧业各公社,共发病1,135匹。州县及公社机关乘马因流感继发急性结肠炎36匹,死亡33匹。尕德农业队役用马继发2匹,死亡2匹,牧区放牧马未发现继发病。以州县机关舍饲、骑乘或赛跑、喂精料过多的马继发急性结肠炎死亡最为严重,就  相似文献   

5.
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良性腺疫的治愈率是很高的。然而,一旦发生恶性腺疫,往往给治疗上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引起死亡。以往虽然用磺胺类药或抗菌素等一般方法治好恶性腺疫病马,但病程都比较长,而且死亡的也不少。1964年底,某马场的几个初离乳的舍饲幼驹群曾大批发生腺疫。共中一个幼驹群的68匹幼驹先后发生病驹49匹。在改善饲养护理、加强消毒卫生的前提下,45匹良性腺疫病驹经磺胺类药或水西  相似文献   

6.
马腺疫(俗称槽结)是马、骡、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主要是马腺疫链球菌。该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及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各种年龄马都可发病,以1岁左右的幼驹最易感染,传播快,发病率高。该病多发于秋冬初春,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相似文献   

7.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本病一旦流行,幼驹最易感染发病,而且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2011年7月,吉林省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自治乡李某同厩饲养的5匹马(成年母马3匹,2岁母马1匹,1岁公马1匹)和1头成年母骡先后发生口疮病。2岁母马首先发病,在不到4天的时间内,所有马、骡相继全部发病。发病初期,患畜体温升高至39.5℃以上,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食欲不振,采食时唇部动作不灵活而轻缓,吃草减少,往往有近槽欲食而又却步站息的"缩槽"表现。患畜上、下唇肿胀,其口周围及鼻孔附  相似文献   

9.
<正> 据县志记载,靖西饲养马匹历史已达千年以上,每年都有马匹外销,在党和政府重视下,马匹生产也有了较大增大,如1961年全县存栏马(驴、骡)2079匹,1980年发展到6617匹,每年增加238.8匹,马是我  相似文献   

10.
前些年,由于马媾疫的流行,礼县马骡数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危害着马类家畜的发展。马媾疫病的主要危害是不孕、流产、逐年消瘦和使疫力降低。1985年,礼县畜牧兽医站组织130名兽医深入36个乡镇进行调查,受检母马14731匹,检出患畜3124匹,检出率为21.2%。据此推算,母马每年少产驹4169匹,母驴少产4096头,合计损失289万多  相似文献   

11.
鹤庆素有马匹之乡之称,笔者从事马匹人工授精工作20年,据1988~1997年lO年的统计,累计配种7724匹,受胎6619匹,受胎率85.69%,产驹5216匹,成活4950匹,成活率94.90%。死亡265匹,其中幼骡驹溶血130匹,占死亡的49.05%。随着马匹存栏数量的减少,骡价的不断提高,饲养户由原来的养马转向养骡,因而要求配驴产骡驹者越来越多,故幼骡驹溶血的发生比例加大,给饲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987年以来,采用凝集反应测定初乳和血清抗体效价可提示幼骡驹溶血病可能发生,从而采取措施预防,挽救幼驹生命,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马媾疫是由锥虫属的马媾疫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生殖器官而引起的慢性原虫病。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该病一般是在马匹交配时生殖器黏膜上感染马媾疫锥虫引起的,患有该病的马匹不仅会影响繁殖性能,还会在无法及时治疗的情况下衰竭而死,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铜骡铁驴纸糊马".马属动物肠便秘,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天气聚变、使役不当引起,年老体弱动物的发病率高于青壮年动物,马的发病率高于骡、驴.笔者收治一匹22岁因肠积砂引发剧烈疝痛的母骡,畜主诉说,该骡因年岁大,不能干重活,此次在田里拉运花生,同行另外2匹骡处于壮年.  相似文献   

14.
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产生的炎症,又称浆液性关节炎,常发于马属动物,特别是骑乘马。病马关节腔滑膜充血、肿胀,其腔内蓄积多量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患马关节疼痛、敏感、肿胀,运动功能受限。1 发病原因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如附关节长期负重,马匹肢蹄结构不良,附关节反复受压迫、摩擦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某些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流感、马传贫、马腺疫、布病及急性风湿病等也可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5.
用马制备抗毒素血清,用于人体,要求马匹无任何传染病。我们使用的马匹来自国内各地,检疫工作特别重要。到目前为止,共检疫马、骡4629匹,三十年来未发生一例传染病。现将检疫的结果和防疫措施介绍如下。一、检疫我们按照生物制品规程所列的疫病进行检疫,检查方法是按操作细则施行,诊断制剂为成都兽医生物药械厂出品。  相似文献   

16.
兴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水草丰茂,饲料资源较丰富,适宜发展草食家畜。马、骡年存栏数在一万匹左右,约占牛、猪、马总数的11%。马匹饲养分散,一般疾病较少。唯马疝痛——广大群众所称的“发水”病,时有发生,约占门诊马、骡疾病的80%以上,危害较大。是我县马匹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7.
马腺疫病的诊疗姜山(四川省宝兴县畜牧局,625700)1发病情况1995年8月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泽根村马匹发生疫情,之后疫情迅速蔓延到全乡4个村,15个组,半岁至4岁马最易感。据统计,在1241匹马中发病868匹,发病率70%,死亡7匹,死亡率0.8%...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2014年4月16日,农安县农安镇榛柴村李某从外地引进23匹马,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有2匹马精神沉郁,食量减少。经仔细观察,发现颌下有鸡蛋大肿块,按压咽部有痛感,于是来我站就诊,从临床症状上看初步确诊为马腺疫。马对腺疫最易感,骡、驴次之,由6月龄到5岁的马易感性最强,哺乳动物和5岁以上的马易感性较低。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原菌随患畜的鼻汁和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当健康畜吞食  相似文献   

19.
齐嫩全区饲养马量达30余万匹,疫病防制受到当地部门的重视。自1974年以来的20年内,马流行性感冒曾在该地区的马属动物中流行3次。但是,由于病毒毒型以及疫情发生季节不同,每次疫情都显示了一定的特征,现报道如下:1三次疫情病毒的毒型 1974年为流感甲1型。1989年、1993年均为甲2型病毒所引起。2马流感疫情简况2. 11974年冬至 1975年 1月,全区所辖 11个县和齐齐哈尔市属7个区18个人民公社的马匹发生马流感。疫情首先由北部县开始,逐渐向南部扩散蔓延。市内所有马相继发病,马、骡、驴普遍…  相似文献   

20.
1976年8月、10月两个月内,北安、德都两县三个生产队曾发生马匹霉草中毒事例三起,总计发病约30余头,大部份死亡。我们对德都县团结公社永发六队第一生产组的马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该生产组共有马25匹,其中役马21匹,全部舍饲,2岁以下幼驹4匹,全部散放。于1976年10月21日,役马全部中毒发病,至10月30日已死亡11匹,其余有6匹处于重症,4匹处于濒死状态。中毒的发生经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