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群众对此办法是否有所了解,认知、认同程度如何,该文通过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基层群众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看法,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在施行农村税费改革时,为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取消"村提留"和"两工",探索建立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2010年,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豫政[2010]36号),迄今已施行了8年。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情况自2010年河南省被列入全国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兴办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意。提出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的八点建议,以期促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财政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在筹资筹劳限额和财政奖补资金上限内,按照农民实际筹资筹劳额一定的比例予以奖补的一项惠民政策。福清市从2009年开始,作为全省16个试点之一,开展"一事一议"工作,解决了农村一些老大难的问题,激发农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自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1月起,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村内开展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作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作为税费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对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起了—定的积极作用。一是减轻了农民负担。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生产,进行公益事业,其筹资项目、筹资标准等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未经讨论通过,而任意向农民收取费用,农民有权拒绝缴纳,有效扼制了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使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二是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自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一议     
《农家致富》2012,(19):53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程序江苏省阜宁县罗桥镇读者黄某来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对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发挥了较大作用。请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程序如何?答:农业部近期出台《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的意见》,意见规定筹资筹劳议事范围为建制村的,筹资筹劳项目方案可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由1/10以上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出;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对筹资筹劳项目方案进行评议。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7,(5)
<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的一种方式,通过财政奖励或补助的方式,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元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创新投入机制,对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从2007年开始实行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以来,农民筹资金额从当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7年1月起,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豫政[2010]36号)的文件规定,长葛市于2011年开始实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市农监办规范程序,严格管理,使长葛市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一、基本情况(一)2011年,全市有176个行政村(占全市总行政村的48.7%)申报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得到了批复,其中村内道路修建项目94个,农田水利建设项目23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村提留和农村"两工",农村公益事业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和劳务问题。为推动村民筹资筹劳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建议从六个方面加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促进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强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中县总面积2765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拥有75公里海岸线,87万亩耕地,160万株果树。水果、蔬菜、水产品、畜产品产量位居葫芦岛地区前列。2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76元。201年10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一个扩权改革试点县,享受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绥中县在开展村级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面,取得良好经验。1.基本情况绥中县从2011年开始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奖补政策,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县共计13个行政村(占总行政村数的58%)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共计完成173个"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9358万元,农民自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不断扩大,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尚无明确规定,本文结合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计核算,就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资金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提出如下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丽娜 《现代农业》2006,(10):66-67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普遍建立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用来兴办村内道路,农田水利等公益事业,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进行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的主渠道。这项制度符合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减轻了农牧民负担,意义重大,深受农牧民欢迎。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不是“有事不议、个人说了算”就是“有事难议或议后事难办”。分析其原因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重视不够,村干部主观意识没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只限于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能否让广大农民群众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落实效果。要用好用活这个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必须搞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2,(20):53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读者吴某来电: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内兴办生产和公益事业,应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民筹集资金和劳务。请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额度是多少?答: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上限控制。以村为单位全年筹资总额人均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1月起,农业部出台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对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乏,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